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自福专利>正文

一出六穴三款进胶省料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8313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0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出六穴三款进胶省料模具,属于塑胶模具领域,包括上模、主浇孔、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第三流道、模芯、下模、模棒、进料嘴、成品料、固定栓和下模水口料顶针,模芯设置在上模和下模之间,模棒设置在模芯的内部,上模的中心处设置有主浇孔,主浇孔的四周环绕设置有固定栓,主浇孔分别通过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与进料嘴相连接,进料嘴设置在成品料的底部,下模水口料顶针设置在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的底部。有益效果在于:1、从底部进行浇注,避免原料液满溢,减少了浪费;2、一次浇注,两次成型,生产效率更高,速度更快;3、使用灵活、方便。

One out of six holes and three injection and material saving di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ubber feeding and material saving die with six holes,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plastic mould, which includes upper die, main pouring hole, first runner, second runner, third runner, core, lower die, die rod, feed nozzle, finished material, fixed bolt and ejector pin. The die cor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upper die and the lower die, the die rod is arranged inside the die core, and the center of the upper die is provided with a die pin. The main pouring hole is surrounded by a fixed bolt. The main pouring ho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eeding nozzle through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runners respectively. The feeding nozzle is loc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finished material, and the ejector pin of the lower die nozzle is loc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runner, the second runner and the third runner. Beneficial effects are as follows: 1. pouring from the bottom to avoid overflow of raw material liquid and reduce waste; 2. pouring once and forming twic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higher and the speed is faster; 3. flexible and convenient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出六穴三款进胶省料模具
本技术涉及塑胶模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出六穴三款进胶省料模具。
技术介绍
塑胶模具是一种用于压塑、挤塑、注射、吹塑和低发泡成型的组合式模具的简称。模具凸、凹模及辅助成型系统的协调变化,可以加工出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一系列塑件,塑胶模具是工业之母,为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模具注胶过程中,由于进料位置相对于模具的不同,也会导致模具对于胶料的浪费情况不一,而对于最佳进料位置的研究也一直是省料的重要方向之一,传统的生产模具为单个料嘴装配于模具上,胶料从模具料嘴流出,必须走模棒绕道至所有穴位,整个流道行程长,浪费水口料头较多,为此我们设计了一款新型的省料模具,解决了传统的模具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出六穴三款进胶省料模具,本技术使用方便灵活、可控性强、节省胶料效果明显。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出六穴三款进胶省料模具,包括上模、主浇孔、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第三流道、模芯、下模、模棒、进料嘴、成品料、固定栓和下模水口料顶针,模芯设置在上模和下模之间,模棒设置在模芯的内部,上模的中心处设置有主浇孔,主浇孔的四周环绕设置有固定栓,主浇孔分别通过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与进料嘴相连接,进料嘴设置在成品料的底部,下模水口料顶针设置在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的底部。作为优选,所述的上模与固定栓通过螺纹装配连接,所述的固定栓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的固定栓分别阵列在上模的四角处,这样设置便于通过固定栓将本技术固定到所需位置,便于后续的浇注成型。作为优选,所述的主浇孔与第一流道连通,所述的主浇孔与第二流道连通,所述的主浇孔与第三流道连通,这样设置便于通过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将主浇孔浇入的原料导入特定位置。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料嘴设置在成品料的正下方,这样设置可以通过进料嘴将浇注料注入成品料内,在浇注料的重力作用下,缓慢填充满成品料的空间,节省原料。作为优选,所述的模芯与模棒嵌套装配在一起,所述的模棒凸出模芯外部,这样设置可以通过模棒控制模芯打开,倾倒出成型的模具。作为优选,所述的模芯与下模固定连接,所述的上模与模芯固定连接,这样设置可以通过上模和下模为模芯提供固定保护的作用,保持浇注过程中的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的下模水口料顶针的数量有三个,这样设置可以通过下模水口料顶针进行卸料作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从底部进行浇注,避免原料液满溢,减少了浪费;2、一次浇注,两次成型,生产效率更高,速度更快;3、使用灵活、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出六穴三款进胶省料模具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出六穴三款进胶省料模具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出六穴三款进胶省料模具的立体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一出六穴三款进胶省料模具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一出六穴三款进胶省料模具的实施例二的浇注部分的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一出六穴三款进胶省料模具的实施例三的浇筑部分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上模;2-主浇孔;3-第一流道;4-第二流道;5-第三流道;6-模芯;7-下模;8-模棒;9-进料嘴;10-成品料;11-固定栓;12-下模水口料顶针。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6所示,一出六穴三款进胶省料模具,包括上模1、主浇孔2、第一流道3、第二流道4、第三流道5、模芯6、下模7、模棒8、进料嘴9、成品料10、固定栓11和下模水口料顶针12,模芯6设置在上模1和下模7之间,模棒8设置在模芯6的内部,上模1的中心处设置有主浇孔2,主浇孔2的四周环绕设置有固定栓11,主浇孔2分别通过第一流道3、第二流道4和第三流道5与进料嘴9相连接,进料嘴9设置在成品料10的底部,下模水口料顶针12设置在第一流道3、第二流道4和第三流道5的底部。其中,所述的上模1与固定栓11通过螺纹装配连接,所述的固定栓11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的固定栓11分别阵列在上模1的四角处,这样设置便于通过固定栓11将本技术固定到所需位置,便于后续的浇注成型;所述的主浇孔2与第一流道3连通,所述的主浇孔2与第二流道4连通,所述的主浇孔2与第三流道5连通,这样设置便于通过第一流道3、第二流道4和第三流道5将主浇孔2浇入的原料导入特定位置;所述的进料嘴9设置在成品料10的正下方,这样设置可以通过进料嘴9将浇注料注入成品料10内,在浇注料的重力作用下,缓慢填充满成品料10的空间,节省原料;所述的模芯6与模棒8嵌套装配在一起,所述的模棒8凸出模芯6外部,这样设置可以通过模棒8控制模芯6打开,倾倒出成型的模具;所述的模芯6与下模7固定连接,所述的上模1与模芯6固定连接,这样设置可以通过上模1和下模7为模芯6提供固定保护的作用,保持浇注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的下模水口料顶针12的数量有三个,这样设置可以通过下模水口料顶针12进行卸料作业。实施例二:本实施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进料嘴9设置在成品料10的一个侧边,这样设置好处是可以减少液体重力对进液的阻碍效果。实施例三:本实施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进料嘴9设置在成品料10的两侧,这样设置好处是可以提高浇注速度。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本技术可以通过固定栓11固定在所需位置,并向主浇孔2浇注原料液,在第一流道3、第二流道4和第三流道5的作用下,原料液经过进料嘴9导入成品料10内,由于进料嘴9在成品料10的底部,所以浇注原料液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平稳抬升液面,直至填充满成品料10,完成浇注作业。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出六穴三款进胶省料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主浇孔(2)、第一流道(3)、第二流道(4)、第三流道(5)、模芯(6)、下模(7)、模棒(8)、进料嘴(9)、成品料(10)、固定栓(11)和下模水口料顶针(12),模芯(6)设置在上模(1)和下模(7)之间,模棒(8)设置在模芯(6)的内部,上模(1)的中心处设置有主浇孔(2),主浇孔(2)的四周环绕设置有固定栓(11),主浇孔(2)分别通过第一流道(3)、第二流道(4)和第三流道(5)与进料嘴(9)相连接,进料嘴(9)设置在成品料(10)的底部,下模水口料顶针(12)设置在第一流道(3)、第二流道(4)和第三流道(5)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出六穴三款进胶省料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主浇孔(2)、第一流道(3)、第二流道(4)、第三流道(5)、模芯(6)、下模(7)、模棒(8)、进料嘴(9)、成品料(10)、固定栓(11)和下模水口料顶针(12),模芯(6)设置在上模(1)和下模(7)之间,模棒(8)设置在模芯(6)的内部,上模(1)的中心处设置有主浇孔(2),主浇孔(2)的四周环绕设置有固定栓(11),主浇孔(2)分别通过第一流道(3)、第二流道(4)和第三流道(5)与进料嘴(9)相连接,进料嘴(9)设置在成品料(10)的底部,下模水口料顶针(12)设置在第一流道(3)、第二流道(4)和第三流道(5)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出六穴三款进胶省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1)与固定栓(11)通过螺纹装配连接,所述的固定栓(11)的数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自福
申请(专利权)人:刘自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