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机组自动卸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7836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9 2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机组自动卸料装置,包括传输箱体和动力箱体,所述传输箱体的顶部设置有传输箱体盖,所述传输箱体盖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管,所述进料口管的顶端内部设置有接料口管,所述动力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动力箱体底座且动力箱体与动力箱体底座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动力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动力电机,所述传输箱体的侧面设置有卸料控制管且传输箱体与卸料控制管通过螺栓固定,在出口管外壁安装的小型震动电机可以使粘附在出口管内壁的粉状物体顺利下落,避免出现粘附过多影响粉状物体的传输的情况;而卸料装置的接料口内部设置的内卡接料管可以对准混合机的出料口,避免造成粉状物体外泄。

An Automatic Discharging Device for Mixed Uni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unloading device for a mixing unit, which comprises a transmission box body and a power box body. The top of the transmission box body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transmission box body cover. The top of the transmission box body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feed and discharge pipe. The top of the feed and discharge pipe is internally provided with a feed and discharge pipe. The bottom of the power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ower box body base and the power box body and the power box body. The base is an integral structure, the power box is internally equipped with a power motor, the side of the transmission box is equipped with a discharge control pipe, and the transmission box and the discharge control pipe are fixed by bolts. The small vibration motor install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exit pipe can make the powder objects adhering to the inner wall of the exit pipe fall smoothly, so as to avoid excessive adhesion affecting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powder objects. In addition, the inner clamp nozzle inside the discharge port of the unloading device can align the discharge port of the mixer to avoid the leakage of powder obj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机组自动卸料装置
本技术属于混合机
,具体涉及一种混合机组自动卸料装置。
技术介绍
混合机是利用机械力和重力等,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物料均匀混合起来的机械设备。在混合的过程中,还可以增加物料接触表面积,以促进化学反应;还能够加速物理变化,气体和低粘度液体混合器特点是结构简单,且无转动部件,维护检修量小,能耗低。这类混合机械又分为气流搅拌、管道混合、射流混合和强制循环混合等四种,而自动卸料装置是混合机组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自动传输卸下混合完成的物品。现有的混合机组自动卸料装置传输箱体与底部动力箱体通过螺栓固定,一旦需要分离运输不容易进行拆卸分离;而在卸料时粉状物体从出口管经过时,粉状物体容易粘附在出口管内壁,一旦粘附过多会影响粉状物体的传输;而卸料装置的接料口无法对准混合机的出料口,容易造成粉状物体外泄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机组自动卸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混合机组自动卸料装置传输箱体与底部动力箱体通过螺栓固定,一旦需要分离运输不容易进行拆卸分离;而在卸料时粉状物体从出口管经过时,粉状物体容易粘附在出口管内壁,一旦粘附过多会影响粉状物体的传输;而卸料装置的接料口无法对准混合机的出料口,容易造成粉状物体外泄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合机组自动卸料装置,包括传输箱体和动力箱体,所述传输箱体的顶部设置有传输箱体盖,所述传输箱体盖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管,所述进料口管的一侧设置有通气筒,所述传输箱体3的侧表面设置有液压杆,所述进料口管的顶端内部设置有接料口管,所述动力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动力箱体底座且动力箱体与动力箱体底座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动力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动力电机,所述传输箱体的侧面设置有卸料控制管且传输箱体与卸料控制管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动力箱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外卡管,所述卸料控制管的侧面设置有连接线柱,所述卸料控制管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管,所述传输箱体的底部设置有传输箱体底凸且传输箱体与传输箱体底凸通过焊接固定,所述传输箱体底凸的底部设置有吸合磁凸且传输箱体底凸与吸合磁凸通过强胶粘合固定,所述出料口管的侧面设置有小型震动电机,所述小型震动电机的底部设置有震动电机固定底座且小型震动电机与震动电机固定底座通过螺栓固定,所述接料口管的底端侧面设置有第二固定螺孔,所述进料口管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固定螺孔对应第二固定螺孔。优选的,所述震动电机固定底座与出料口管通过螺栓固定。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螺孔与第二固定螺孔的半径相同。优选的,所述传输箱体与动力箱体通过传输箱体底凸与外卡管卡合固定。优选的,所述接料口管与进料口管通过螺栓卡入第一固定螺孔与第二固定螺孔进行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混合机组自动卸料装置传输箱体与底部动力箱体通过卡合吸引固定,一旦需要分离运输可以非常方便进行拆卸分离;在出口管外壁安装的小型震动电机可以使粘附在出口管内壁的粉状物体顺利下落,避免出现粘附过多影响粉状物体的传输的情况;而卸料装置的接料口内部设置的内卡接料管可以对准混合机的出料口,避免造成粉状物体外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卸料装置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传输箱体固定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震动电机固定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连接管固定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料口管、2-传输箱体盖、3-传输箱体、4-动力箱体、5-动力箱体底座、6-动力电机、7-出料口管、8-连接线柱、9-卸料控制管、10-外卡管、11-接料口管、12-传输箱体底凸、13-吸合磁凸、14-小型震动电机、15-震动电机固定底座、16-第一固定螺孔、17-第二固定螺孔、18-液压杆、19-通气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混合机组自动卸料装置,包括传输箱体3和动力箱体4,传输箱体3的顶部设置有传输箱体盖2,传输箱体盖2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管1,所述进料口管1的一侧设置有通气筒19,所述传输箱体3的侧表面设置有液压杆18,进料口管1的顶端内部设置有接料口管11,动力箱体4的底部设置有动力箱体底座5且动力箱体4与动力箱体底座5为一体式结构,动力箱体4的内部设置有动力电机6,传输箱体3的侧面设置有卸料控制管9且传输箱体3与卸料控制管9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动力箱体4的上表面设置有外卡管10,卸料控制管9的侧面设置有连接线柱8,卸料控制管9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管7,传输箱体3的底部设置有传输箱体底凸12且传输箱体3与传输箱体底凸12通过焊接固定,传输箱体底凸12的底部设置有吸合磁凸13且传输箱体底凸12与吸合磁凸13通过强胶粘合固定,出料口管7的侧面设置有小型震动电机14,小型震动电机14的底部设置有震动电机固定底座15且小型震动电机14与震动电机固定底座15通过螺栓固定,接料口管11的底端侧面设置有第二固定螺孔17,进料口管1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固定螺孔16对应第二固定螺孔17。为了使震动电机固定底座15固定牢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震动电机固定底座15与出料口管7通过螺栓固定。为了方便螺栓卡入第一固定螺孔16与第二固定螺孔17,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固定螺孔16与第二固定螺孔17的半径相同。为了使传输箱体3与动力箱体4固定牢固且容易拆离,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传输箱体3与动力箱体4通过传输箱体底凸12与外卡管10卡合固定。为了使接料口管11与进料口管1固定牢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接料口管11与进料口管1通过螺栓卡入第一固定螺孔16与第二固定螺孔17进行固定。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技术安装好以后,可以使接料口管11对准混合机的出料口,而动力电机6为传输箱体3内部的传输装置提供动力,这样使混合完成的粉状物体顺利进入传输箱体3内部进行输送,直至移动到出料口管7位置,在出料口管7外表面固定的小型震动电机14震动带动出料口管7轻微震动,从而使粘附在出料口管7内壁的粉状物体震落顺利下落,在需要对卸料装置进行移动时,可以使传输箱体3向上移动,在外力的作用下吸合在动力箱体4上表面的吸合磁凸13与传输箱体底凸12沿着外卡管10内侧向上移动,直至脱离,然后分开运输移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机组自动卸料装置,包括传输箱体(3)和动力箱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箱体(3)的顶部设置有传输箱体盖(2),所述传输箱体盖(2)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管(1),所述进料口管(1)的一侧设置有通气筒(19),所述传输箱体(3)的侧表面设置有液压杆(18),所述进料口管(1)的顶端内部设置有接料口管(11),所述动力箱体(4)的底部设置有动力箱体底座(5)且动力箱体(4)与动力箱体底座(5)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动力箱体(4)的内部设置有动力电机(6),所述传输箱体(3)的侧面设置有卸料控制管(9)且传输箱体(3)与卸料控制管(9)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动力箱体(4)的上表面设置有外卡管(10),所述卸料控制管(9)的侧面设置有连接线柱(8),所述卸料控制管(9)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管(7),所述传输箱体(3)的底部设置有传输箱体底凸(12)且传输箱体(3)与传输箱体底凸(12)通过焊接固定,所述传输箱体底凸(12)的底部设置有吸合磁凸(13)且传输箱体底凸(12)与吸合磁凸(13)通过强胶粘合固定,所述出料口管(7)的侧面设置有小型震动电机(14),所述小型震动电机(14)的底部设置有震动电机固定底座(15)且小型震动电机(14)与震动电机固定底座(15)通过螺栓固定,所述接料口管(11)的底端侧面设置有第二固定螺孔(17),所述进料口管(1)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固定螺孔(16)对应第二固定螺孔(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机组自动卸料装置,包括传输箱体(3)和动力箱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箱体(3)的顶部设置有传输箱体盖(2),所述传输箱体盖(2)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管(1),所述进料口管(1)的一侧设置有通气筒(19),所述传输箱体(3)的侧表面设置有液压杆(18),所述进料口管(1)的顶端内部设置有接料口管(11),所述动力箱体(4)的底部设置有动力箱体底座(5)且动力箱体(4)与动力箱体底座(5)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动力箱体(4)的内部设置有动力电机(6),所述传输箱体(3)的侧面设置有卸料控制管(9)且传输箱体(3)与卸料控制管(9)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动力箱体(4)的上表面设置有外卡管(10),所述卸料控制管(9)的侧面设置有连接线柱(8),所述卸料控制管(9)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管(7),所述传输箱体(3)的底部设置有传输箱体底凸(12)且传输箱体(3)与传输箱体底凸(12)通过焊接固定,所述传输箱体底凸(12)的底部设置有吸合磁凸(13)且传输箱体底凸(12)与吸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俊超陶永辉罗平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有色金源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