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仰卧起坐锻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7330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9 20:19
一种新型仰卧起坐锻炼装置,包括支撑柱、支撑板、底柱、连接装置和配重装置,支撑板右部下方设置调节环和一对导轮,底柱转动安装在支撑板右部下方、并设置定位销,配重装置包括配重箱、传动绳、滚轮Ⅰ、滚轮Ⅱ和连接装置;滚轮Ⅰ和滚轮Ⅱ通过绕设其外部的传动绳连接,传动绳一端与连接装置连接、另一端与套装在配重组块内的牵引棒连接;连接装置包括拉环,连接块、牵引绳Ⅰ和牵引绳Ⅱ;牵引绳Ⅰ和牵引绳Ⅱ一端分别通过螺柱Ⅰ、螺柱Ⅱ与连接块连接、另一端与设置在支撑板上的一对拉环连接。本新型仰卧起坐锻炼装置,结构简单灵活,不仅实现支撑板角度的调整,而且通过连接装置和配重装置实现不同人群的锻炼,锻炼效果明显。

A New Type of Sit-Up Exercise Device

A new type of supine sit-up exercise device consists of a supporting column, a supporting plate, a bottom column, a connecting device and a counterweight device. A regulating ring and a pair of guide wheels are arranged below the right part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The bottom column is rotated and installed under the right part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and a positioning pin is arranged. The counterweight device includes a counterweight box, a transmission rope, a roller I, a roller II and a connecting device; the roller I and a roller II are wound outside the supporting plate. One end of the transmission ro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device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traction rod in the assembly block. The connecting device includes a pull ring, a connecting block, a traction rope I and a traction rope II. One end of the traction rope I and a traction rope II are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block through a stud I, a stud II, and a pair of pull ring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ing plate. The new supine sit-up exercise device has simple and flexible structure. It not only realizes the adjustment of the angle of the support plate, but also realizes the exercise of different groups through the connecting device and the weight matching device. The exercise effect is obvio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仰卧起坐锻炼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仰卧起坐器材,具体涉及新型仰卧起坐锻炼装置,属于健身器材领域。
技术介绍
仰卧起坐是一种难度低、老少皆宜、随时可进行健身运动。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去健身房锻炼身体,而仰卧起坐是人们锻炼腹部和腰部等位置重要的器械之一,而针对不同人群,体能存在差异,对于体能较差的锻炼者,传统的仰卧起坐装置即可满足锻炼要求;而随着体能的提高,传统的仰卧起坐已经无法满足锻炼要求,即对于体能较好的锻炼者,传统仰卧起坐装置没有负重装置,锻炼者需要进行多组、多数量仰卧起坐达到锻炼的目的,而少组和少数量的对其锻炼没有多大效果,这样不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且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仰卧起坐锻炼装置,结构简单灵活,不仅实现支撑板角度的调整,而且通过配重装置将配重组块与拉环连接,实现不同人群的锻炼,适用范围更广,锻炼效果明显。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新型仰卧起坐锻炼装置,包括支撑柱、支撑板、底柱、连接装置和配重装置,所述支撑柱套装在支撑板左部,并位于垫板左方,所述支撑板左部设置垫板;支撑板右部下方设置调节环、右端下方前后设置一对导轮,所述调节环上设置通孔,所述底柱转动安装在支撑板右部下方、并与调节环相邻,所述底柱上设置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穿过调节环上的通孔进行定位;所述配重装置包括配重箱、传动绳、滚轮Ⅰ、滚轮Ⅱ和连接装置;所述滚轮Ⅰ转动安装在配重箱内、并位于配重箱左下方,所述滚轮Ⅱ转动安装在配重箱内、并位于配重箱右上方,所述滚轮Ⅰ和滚轮Ⅱ通过绕设在滚轮Ⅰ下端和绕设在滚轮Ⅱ上端的传动绳连接,所述传动绳一端与连接装置连接、另一端与牵引棒连接,所述牵引棒通过限位销套装在配重组块内;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拉环,连接块、牵引绳Ⅰ和牵引绳Ⅱ;所述拉环为一对、并与一对导轮对应设置在支撑板上,所述传动绳一端与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安装在连接块一端,所述牵引绳Ⅰ一端连接螺柱Ⅰ、另一端绕设在后边导轮上并穿过支撑板与后边拉环连接,所述螺柱Ⅰ与连接块另一端连接,所述牵引绳Ⅱ一端连接螺柱Ⅱ、另一端绕设在前边导轮上并穿过支撑板与前边拉环连接,所述螺柱Ⅱ与连接块另一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螺柱Ⅰ和螺柱Ⅱ与连接块另一端均采用螺纹连接,传动轴与连接块一端采用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环上的通孔数量为2~6个,并均匀分布在调节环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型仰卧起坐锻炼装置由于设置调节环,通过底柱上的定位销对调节环上的通孔进行锁紧固定,因此当调节环上设置多个通孔时,通过定位销的锁紧实现对底柱倾斜角度的调整,方便不同人群的锻炼;由于设置配重装置,通过配重组块与传动绳连接,传动绳通过连接装置与一对拉环连接,因此实现锻炼者通过双手拉环带动配重组块,不仅增加仰卧起坐负重,而且针对不同体能锻炼者效果更加明显,另外,连接装置中的螺柱Ⅰ和螺柱Ⅱ与连接块均采用螺纹连接,传动轴与连接块采用螺纹连接,因此通过螺纹连接方便调节,避免牵引绳Ⅰ和牵引绳Ⅱ变形导致长短不一,避免传动绳长时间拉拽造成变形的情况,结构更加可靠;本装置结构简单灵活,不仅实现支撑板角度的调整,而且通过配重装置将配重组块与拉环连接,实现不同人群的锻炼,适用范围更广,锻炼效果明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正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配重装置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连接装置示意图。图中:1、支撑柱,2、支撑板,21、垫板,22、调节环,23、导轮,3、底柱,31、定位销,4、配重装置,41、拉环,42、传动绳,43、滚轮Ⅰ,44、滚轮Ⅱ,45、配重箱,46、牵引棒,47、配重组块,48、限位销,49、连接装置,491、牵引绳Ⅰ,492、螺柱Ⅰ,493、连接块,494、传动轴,495、螺柱Ⅱ,496、牵引绳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新型仰卧起坐锻炼装置包括支撑柱1、支撑板2、底柱3、连接装置49和配重装置4;所述支撑板2左部设置垫板21、右部下方设置调节环22、右端下方前后设置一对导轮23,所述调节环22上设置通孔,所述支撑柱1套装在支撑板2左部,并位于垫板21左方,所述底柱3转动安装在支撑板2右部下方,并与调节环22相邻,所述底柱3上设置定位销31,所述定位销31穿过调节环22上的通孔进行定位;如图3所示,所述配重装置4包括配重箱45、传动绳42、滚轮Ⅰ43、滚轮Ⅱ44和连接装置49;所述滚轮Ⅰ43转动安装在配重箱45内、并位于配重箱45左下方,所述滚轮Ⅱ44转动安装在配重箱45内、并位于配重箱45右上方,所述滚轮Ⅰ43和滚轮Ⅱ44通过绕设在滚轮Ⅰ43下端和绕设在滚轮Ⅱ44上端的传动绳42连接,所述传动绳42一端与连接装置49连接、另一端与牵引棒46连接,所述牵引棒46通过限位销48套装在配重组块47内,如图4所示,所述连接装置49包括拉环41,连接块493、牵引绳Ⅰ491和牵引绳Ⅱ496;所述拉环41为一对、前后设置在支撑板2上、并与一对导轮23对应,所述传动绳42一端与传动轴494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494安装在连接块493一端,所述牵引绳Ⅰ491一端连接螺柱Ⅰ492、另一端绕设在后边导轮23上并穿过支撑板2与后边拉环41连接,所述螺柱Ⅰ492与连接块493另一端连接,所述牵引绳Ⅱ496一端连接螺柱Ⅱ495、另一端绕设在前边导轮23上并穿过支撑板2与前边拉环41连接,所述螺柱Ⅱ495与连接块493另一端连接。为方便调整,防止因长时间拉拽使得传动绳42、牵引绳Ⅰ491和牵引绳Ⅱ496发生变形,影响锻炼效果,进一步的,所述螺柱Ⅰ492和螺柱Ⅱ495与连接块493另一端均采用螺纹连接,传动轴494与连接块493一端采用螺纹连接;因此通过螺纹连接方便调节,避免牵引绳Ⅰ491和牵引绳Ⅱ496变形导致长短不一的现象。为实现底柱角度调整并锁紧,方便锻炼者根据不同身体条件选择合适的锻炼角度,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环22上的通孔数量为2~6个,并均匀分布在调节环22上;因此通过定位销31实现底柱3在调节环22上的锁紧调整,实现支撑板2倾斜角度调整。本新型仰卧起坐锻炼装置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定位销31对底柱3进行限位,使得支撑板2调整到合适位置或者角度,锻炼者再坐在支撑板2的垫板21上,双腿放置在支撑柱1上进行仰卧起坐锻炼,当需要进行负重锻炼时,通过限位销48对配重组块47进行限位,使得配重组块47和牵引棒46一同运动,然后锻炼者将双手拉住位于支撑板2右端的一对拉环41,使得牵引绳Ⅰ491和牵引绳Ⅱ496在一对导轮23上运动,并在连接装置49的作用下,通过配重装置4实现负重,达到锻炼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仰卧起坐锻炼装置,包括支撑柱(1)、支撑板(2)、底柱(3)、连接装置(49)和配重装置(4),所述支撑柱(1)套装在支撑板(2)左部,并位于垫板(21)左方,所述支撑板(2)左部设置垫板(21),其特征在于,支撑板(2)右部下方设置调节环(22)、右端下方前后设置一对导轮(23),所述调节环(22)上设置通孔,所述底柱(3)转动安装在支撑板(2)右部下方、并与调节环(22)相邻,所述底柱(3)上设置定位销(31),所述定位销(31)穿过调节环(22)上的通孔进行定位;所述配重装置(4)包括配重箱(45)、传动绳(42)、滚轮Ⅰ(43)、滚轮Ⅱ(44)和连接装置(49);所述滚轮Ⅰ(43)转动安装在配重箱(45)内、并位于配重箱(45)左下方,所述滚轮Ⅱ(44)转动安装在配重箱(45)内、并位于配重箱(45)右上方,所述滚轮Ⅰ(43)和滚轮Ⅱ(44)通过绕设在滚轮Ⅰ(43)下端和绕设在滚轮Ⅱ(44)上端的传动绳(42)连接,所述传动绳(42)一端与连接装置(49)连接、另一端与牵引棒(46)连接,所述牵引棒(46)通过限位销(48)套装在配重组块(47)内;所述连接装置(49)包括拉环(41),连接块(493)、牵引绳Ⅰ(491)和牵引绳Ⅱ(496);所述拉环(41)为一对、并与一对导轮(23)对应设置在支撑板(2)上,所述传动绳(42)一端与传动轴(494)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494)安装在连接块(493)一端,所述牵引绳Ⅰ(491)一端连接螺柱Ⅰ(492)、另一端绕设在后边导轮(23)上并穿过支撑板(2)与后边拉环(41)连接,所述螺柱Ⅰ(492)与连接块(493)另一端连接,所述牵引绳Ⅱ(496)一端连接螺柱Ⅱ(495)、另一端绕设在前边导轮(23)上并穿过支撑板(2)与前边拉环(41)连接,所述螺柱Ⅱ(495)与连接块(493)另一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仰卧起坐锻炼装置,包括支撑柱(1)、支撑板(2)、底柱(3)、连接装置(49)和配重装置(4),所述支撑柱(1)套装在支撑板(2)左部,并位于垫板(21)左方,所述支撑板(2)左部设置垫板(21),其特征在于,支撑板(2)右部下方设置调节环(22)、右端下方前后设置一对导轮(23),所述调节环(22)上设置通孔,所述底柱(3)转动安装在支撑板(2)右部下方、并与调节环(22)相邻,所述底柱(3)上设置定位销(31),所述定位销(31)穿过调节环(22)上的通孔进行定位;所述配重装置(4)包括配重箱(45)、传动绳(42)、滚轮Ⅰ(43)、滚轮Ⅱ(44)和连接装置(49);所述滚轮Ⅰ(43)转动安装在配重箱(45)内、并位于配重箱(45)左下方,所述滚轮Ⅱ(44)转动安装在配重箱(45)内、并位于配重箱(45)右上方,所述滚轮Ⅰ(43)和滚轮Ⅱ(44)通过绕设在滚轮Ⅰ(43)下端和绕设在滚轮Ⅱ(44)上端的传动绳(42)连接,所述传动绳(42)一端与连接装置(49)连接、另一端与牵引棒(46)连接,所述牵引棒(46)通过限位销(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允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济善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