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油气井下疏堵增产的同轴脉冲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5490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油气井下疏堵增产的同轴脉冲发生器,包括金属外筒,金属外筒内依次设有储能单元、限流电阻单元、放电开关和放电电极,同轴设置且依次相连,储能单元通过多芯控制电缆与金属外筒外部的充电单元相连,储能单元通过多芯控制电缆实现充电和放电控制,储能单元包括金属弹片和圆柱体电容器,圆柱体电容器的轴心为正极,外壳为负极,其轴向两端设有连接头,连接头通过金属导体与轴心相连,圆柱体电容器通过连接头首尾相连实现并联,其外壳通过金属弹片与金属外筒内壁固定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狭小的油气井内产生爆炸效果,强烈的压力波可以使堵塞在管道孔隙的矿物质剥离,使石油可以顺利进入油井管道,提高油井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油气井下疏堵增产的同轴脉冲发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脉冲发生器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油气井下疏堵增产的同轴脉冲发生器。
技术介绍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井下的地下水、油和各种矿物质的混合物通过油井管道的孔隙流入油井内,通过抽油机将石油抽上地面,然而地下矿物质组成成分复杂,开采过程中会有大量物质粘附在管道渗透孔中,日积月累造成孔隙变小甚至堵死,油井产量降低,甚至无法正常生产,需要对油井管道进行疏堵。油气井深一般达数千米,且井下管道直径只有10cm左右,温度可达到100度左右,以及井下缺氧等因素,这些都将造成人员无法下井处理,所以一般采用物理疏堵或化学疏堵等方法,传统的物理疏堵是将井下的堵塞的管道抽出,在地面进行管道清理,然后再下放到井里,这样周期长,成本高而且造成长期停工影响产能;化学疏堵是将化学材料投入油井,利用化学反应使堵塞物质分解,从而达到解堵的方法,但解堵成本高,有效期短,且对油井有二次腐蚀损伤,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油气井下疏堵增产的同轴脉冲发生器,可以将其导入到狭小的油气井内,依据高压电脉冲通过石油混合物放电形成混合液体气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油气井下疏堵增产的同轴脉冲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外筒(1),所述金属外筒(1)内依次设有储能单元(2)、限流电阻单元(3)、放电开关(4)和放电电极(5),所述储能单元(2)、限流电阻单元(3)、放电开关(4)和放电电极(5)同轴设置,且依次相连,所述储能单元(2)通过多芯控制电缆(6)与金属外筒(1)外部的充电单元相连,该储能单元(2)通过所述多芯控制电缆(6)实现充电和放电控制,所述储能单元(2)包括多个金属弹片(7)以及多个圆柱体电容器(20),所述圆柱体电容器(20)的轴心(21)为正极,外壳(22)为负极,其轴向两端设有连接头(23),所述连接头(23)通过金属导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油气井下疏堵增产的同轴脉冲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外筒(1),所述金属外筒(1)内依次设有储能单元(2)、限流电阻单元(3)、放电开关(4)和放电电极(5),所述储能单元(2)、限流电阻单元(3)、放电开关(4)和放电电极(5)同轴设置,且依次相连,所述储能单元(2)通过多芯控制电缆(6)与金属外筒(1)外部的充电单元相连,该储能单元(2)通过所述多芯控制电缆(6)实现充电和放电控制,所述储能单元(2)包括多个金属弹片(7)以及多个圆柱体电容器(20),所述圆柱体电容器(20)的轴心(21)为正极,外壳(22)为负极,其轴向两端设有连接头(23),所述连接头(23)通过金属导体与轴心(21)相连,多个所述圆柱体电容器(20)通过连接头(23)首尾相连实现并联,且所述圆柱体电容器(20)的外壳(22)通过所述金属弹片(7)与金属外筒(1)内壁固定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油气井下疏堵增产的同轴脉冲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电阻单元(3)包括多个小电感电阻,串联后的多个小电感电阻一端与储能单元(2)输出端电连接,另一端与放电开关(4)高压端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油气井下疏堵增产的同轴脉冲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电感电阻为缠绕式无感电阻、固体实心电阻或厚膜电阻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涛宁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峰极电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