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改良定位结构的门窗连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5127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改良定位结构的门窗连杆装置,其为:一滑轨座,其中滑设有一第一滑座与一第二滑座,一连杆组枢接于该第一滑座与该第二滑座上,该第二滑座设有一按压件,而该第一滑座设有一弹片,该弹片具有一凸部,其受滑轨座的一挡部挡止而定位该第一滑座于滑轨座中,该第二滑座的按压件与第一滑座的一第一凹部于抵顶后,通过其一顶推部向上顶推该第一滑座的弹片,使其凸部脱离该挡部阻挡,使第一滑座可于该滑轨座内向第二滑座方向滑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具有改良定位结构的门窗连杆装置,尤指一种于滑 轨座中设置滑座,且于滑座上枢接与门窗相接合的连杆组的装置。
技术介绍
如图7 8所示,为公知的门窗连杆装置,其于一滑轨座9 l中设有一 于通常时为定位状态的第一滑座9 2,而于开闭窗时与门窗的结合杆9 3连 结的第二滑座9 4,其中,该第一滑座92于一端设有一挡止部921于定 位状态时抵顶于滑轨座9 1的本体上,而于滑动时必须通过按压一按压件92 2而将该挡止部9 2 1向滑轨座9 1的本体内按压才能脱离挡止,而使第 一滑座9 2能于滑轨座9 1内向第二滑座9 4方向滑移。由图中可见,滑轨座9 1于门窗开启时即可见该第一滑座9 2上的挡止 部9 2 l抵挡结构,而门窗连杆装置通常开关的次数频繁,因此于第一滑座9 2上的挡止部9 2 1抵挡结构即可能因长久的使用下产生抵挡不稳定的情 况,换而言之,即可能于门窗开启时,不慎按压该按压件9 2 2而造成第一 滑座9 2脱离挡止,在非刻意开启的情况下产生位移,造成危险发生的风险,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即为本技术的重点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改良定位结 构的门窗连杆装置,而在欲将滑轨座内的第一滑座滑移定位处时,须先将按 压件向上顶推位于第一滑座的弹片,使其凸部脱离阻挡,且须将该按压件的 两侧翼由本体的第二凹部移出本体外,才能将第一滑座向第二滑座方向移动, 由此使第一滑座不致于因不慎碰触即脱离阻挡而位移。为达前述的目的,本技术包括一滑轨座,其具有一两端透空的本体,于本体顶端面具有一与本体内相 通的开口,此开口与本体等长且宽度小于本体宽度;一第一滑座,其两侧大于滑轨座的开口而滑设于该滑轨座内,此第一滑座设有一第一结合部,相对于第一结合部的另一端具有一第一凹部,该第一 结合部与第一凹部间设有一穿孔,该第一结合部、第一凹部以及穿孔都通过 滑轨座的开口而与滑轨座外相通;一弹片,其具有一叠设于该第一滑座的第一结合部顶端的第二结合部,此弹片相对于第二结合部的另一端具有一位于第一滑座的第一凹部上方的第 一开孔,于该第二结合部与第一开孔间具有一置入于第一滑座穿孔的下凹段, 于下凹段底部具有一凸部,于滑轨座内的本体相对于该弹片的凸部位置具有 一于第一滑座定位处阻挡该凸部的挡部;一盖板,其宽度大于该滑轨座的开口,其于滑轨座的开口上方与该第一 滑座的第一结合部及该弹片的第二结合部对应叠合,此盖板于一端具有一与 弹片的第一开孔相连通的第二开孔;一第二滑座,其两侧大于滑轨座的开口而滑设于该滑轨座内,此第二滑 座具有一经滑轨座的开口而与滑轨座外相通的第三结合部,且相对该第一滑 座的一端于端部设有一第一枢接部,该第一枢接部与第三结合部间具有一第 二凹部,该第三结合部与该第二凹部于连接处具有一向上延伸出滑轨座的开 口外的挡止部,此挡止部的顶、底端皆向第二凹部的方向凸伸,于两端间形 成凹入状;一按压件,其于一端具有一按压部,另端具有一顶推部,于两端间具有 一与该第二滑座的第一枢接部于滑轨座的滑槽内枢接的第二枢接部;按压件 于该按压部与第二枢接部间是置于该第二滑座一端的第二凹部且凸出于该滑 轨座的开口外,该按压部末端受该第二滑座的挡止部顶端与底端抵顶定位; 该顶推部于端部向上凸设一延伸部,且由顶推部向第二枢接部方向于按压件 两侧凸设二置于滑轨座内的侧翼,顶推部的宽度小于按压件宽度,而侧翼的 宽度大于按压件的宽度,由顶推部向两侧的侧翼间宽度渐增而相接;按压件 于第二枢接部向两端厚度渐缩,且第二枢接部位置相对低于该按压件的两端; 滑轨座的本体于该顶推部于抵顶该第一滑座一端的第一凹部的位置处分别向 开口的两侧设有一第三凹部,二第三凹部间的空间大于该按压件的两侧翼的宽度;一带动门窗开与关的连杆组,其分别枢设于第一滑座与第二滑座。 本技术的具有改良定位结构的门窗连杆装置,其中该连杆组可具有 一与门窗结合的结合连杆,该结合连杆与设于滑轨座内的第二滑座间连接一位移连杆,该结合连杆与该位移连杆分别与该第一滑座间连接一辅助连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具有改良定位结构的门窗连杆装置可避免 于非刻意的情形下,不慎滑移滑轨座内的第一滑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组合图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剖面示意图一图5为本技术的局部剖面示意图二图6为本技术的第一滑座位移示意图图7为公知的门窗连杆装置结构图图8为公知的门窗连杆装置位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6,图中所示者为本技术所选用的实施例结构,此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种结构的限制。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改良定位结构的门窗连杆装置,其包括 一滑轨座l,其具有一本体l 1,此本体l l于两端透空,且于顶端面具有一与本体1 1内相通的开口 111,此开口 1 1 1与本体1 1等长,且宽度小于本体11宽度。一第一滑座2,其两侧大于滑轨座1的开口11l而滑设于该滑轨座l 内,此第一滑座2设有一第一结合部2 1,相对于第一结合部2 l的另一端具 有一第一凹部2 2,该第一结合部2 l与第一凹部2 2间设有一穿孔2 3,该 第一结合部2 1 、第一凹部2 2以及穿孔2 3都通过滑轨座1的开口 1 1 1而 与滑轨座1外相通。一弹片3,其具有一第二结合部3 1,此第二结合部3 l叠设于该第一 滑座2的第一结合部2 l顶端,此弹片3相对于第二结合部3 l的另一端具 有一第一开孔3 2 ,此第一开孔3 2位于第一滑座2的第一凹部2 2上方, 于该第二结合部3 1与第一开孔3 2间具有一下凹段3 3 ,此下凹段3 3置 入于第一滑座2的穿孔2 3 ,于下凹段3 3底部具有一凸部3 3 1,于滑轨座l内的本体l l相对于该弹片3的凸部3 3 l位置具有一挡部l 1 2,此 挡部1 1 2于第一滑座2定位处阻挡该凸部3 3 1。一盖板4,其宽度大于该滑轨座1的开口 1 1 1,其于滑轨座l的开口 11l上方与该第一滑座2的第一结合部21及该弹片3的第二结合部31 对应叠合,此盖板4于一端具有一第二开孔4 1,此第二开孔4 l与弹片3 的第一开孔3 2相连通。一第二滑座5,其两侧大于滑轨座1的开口 1 1 l而滑设于该滑轨座l 内,此第二滑座5具有一第三结合部5 1,此第三结合部5 l经滑轨座l的 开口l 1 l而与滑轨座l外相通。第二滑座5于相对该第一滑座2的一端设 有一第一枢接部5 2于端部,该第一枢接部5 2与第三结合部5 l间具有一 第二凹部5 3,该第三结合部5 l与该第二凹部5 3于连接处具有一挡止部 5 4 ,此挡止部5 4向上延伸出滑轨座1的开口 1 1 1夕卜,且于顶、底端都 向第二凹部5 3的方向凸伸,于两端间形成凹入状(请参阅图4 5的剖示 图)。一按压件6,其于一端具有一按压部6 1,另端具有一顶推部6 2,于 两端间具有一第二枢接部6 3,此第二枢接部6 3与该第二滑座5的第一枢 接部5 2于滑轨座1内枢接。按压件6于该按压部6 1与第二枢接部6 3间 是置于该第二滑座5—端的第二凹部53且凸出于该滑轨座1的开口111 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改良定位结构的门窗连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滑轨座,其具有一两端透空的本体,于本体顶端面具有一与本体内相通的开口,此开口与本体等长且宽度小于本体宽度;    一第一滑座,其两侧大于滑轨座的开口而滑设于该滑轨座内,此第一滑座设有一第一结合部,相对于第一结合部的另一端具有一第一凹部,该第一结合部与第一凹部间设有一穿孔,该第一结合部、第一凹部以及穿孔都通过滑轨座的开口而与滑轨座外相通;    一弹片,其具有一叠设于该第一滑座的第一结合部顶端的第二结合部,此弹片相对于第二结合部的另一端具有一位于第一滑座的第一凹部上方的第一开孔,于该第二结合部与第一开孔间具有一置入于第一滑座穿孔的下凹段,于下凹段底部具有一凸部,于滑轨座内的本体相对于该弹片的凸部位置具有一于第一滑座定位处阻挡该凸部的挡部;    一盖板,其宽度大于该滑轨座的开口,其于滑轨座的开口上方与该第一滑座的第一结合部及该弹片的第二结合部对应叠合,此盖板于一端具有一与弹片的第一开孔相连通的第二开孔;    一第二滑座,其两侧大于滑轨座的开口而滑设于该滑轨座内,此第二滑座具有一经滑轨座的开口而与滑轨座外相通的第三结合部,且相对该第一滑座的一端于端部设有一第一枢接部,该第一枢接部与第三结合部间具有一第二凹部,该第三结合部与该第二凹部于连接处具有一向上延伸出滑轨座的开口外的挡止部,此挡止部的顶、底端皆向第二凹部的方向凸伸,于两端间形成凹入状;    一按压件,其于一端具有一按压部,另端具有一顶推部,于两端间具有一与该第二滑座的第一枢接部于滑轨座的滑槽内枢接的第二枢接部;按压件于该按压部与第二枢接部间是置于该第二滑座一端的第二凹部且凸出于该滑轨座的开口外,该按压部末端受该第二滑座的挡止部顶端与底端抵顶定位;该顶推部于端部向上凸设一延伸部,且由顶推部向第二枢接部方向于按压件两侧凸设二置于滑轨座内的侧翼,顶推部的宽度小于按压件宽度,而侧翼的宽度大于按压件的宽度,由顶推部向两侧的侧翼间宽度渐增而相接;按压件于第二枢接部向两端厚度渐缩,且第二枢接部位置相对低于该按压件的两端;滑轨座的本体于该顶推部于抵顶该第一滑座一端的第一凹部的位置处分别向开口的两侧设有一第三凹部,二第三凹部间的空间大于该按压件的两侧翼的宽度;    一带动门窗开与关的连杆组,其分别枢设于第一滑座与第二滑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妙雪
申请(专利权)人:印比雅亚洲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HK[中国|香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