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横梁防脱落端板及前横梁防脱落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车身
,尤其是涉及前横梁防脱落端板及前横梁防脱落结构。
技术介绍
某车型在50公里正面碰撞过程中,左右纵梁发生外八变形,前横梁总成出现整体脱落的现象,分析主要原因为以下几方面:其一,前横梁总成端板与纵梁前端连接处焊点工艺不满足要求,强度未达标;其二,纵梁前端结构较强,中后段结构较弱,导致碰撞时,前端未压溃变形,纵梁后端提早发生弯折变形;其三,散热器模块Y向安装,在正面碰撞过程中,端板处受到的散热器模块的Y向力较大,导致端板与纵梁前端脱开,前横梁本体发生脱落。因此,正面碰撞过程中,由于纵梁结构设计不合理,前端强度较强,后段结构较弱,端板与纵梁前端的结构焊点数量较少,导致正碰过程中,前横梁总成整体脱落。鉴于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在正面碰撞过程中造成的前横梁脱落的问题。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横梁防脱落端板,缓解在碰撞过程中,前横梁整体脱落的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横梁防脱落端板(101),其特征在于,包括回字型连接本体(1011),所述回字型连接本体(1011)一侧面的边缘位置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012)和第二连接部(1013);所述第一连接部(1012)相对所述回字型连接本体(1011)向外延伸;所述第二连接部(1013)相对所述回字型连接本体(1011)向外延伸;所述第一连接部(1012)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013)分别位于所述回字型连接本体(1011)的其中一个侧边的两个边角处;所述第二连接部(1013)的延伸面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Y向孔边缘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013)的边缘距离贴近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1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横梁防脱落端板(101),其特征在于,包括回字型连接本体(1011),所述回字型连接本体(1011)一侧面的边缘位置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012)和第二连接部(1013);所述第一连接部(1012)相对所述回字型连接本体(1011)向外延伸;所述第二连接部(1013)相对所述回字型连接本体(1011)向外延伸;所述第一连接部(1012)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013)分别位于所述回字型连接本体(1011)的其中一个侧边的两个边角处;所述第二连接部(1013)的延伸面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Y向孔边缘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013)的边缘距离贴近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1012)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013)分别与散热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横梁防脱落端板(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字型连接本体(1011)的另一侧面上向外延伸设置有第一边沿(1014),所述第一边沿(1014)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013)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边沿(1014)为实体片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横梁防脱落端板(101),其特征在于,所述Y向孔为腰形孔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横梁防脱落端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军,
申请(专利权)人: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