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缝平带复合机及其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缝平带复合机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工业纺织品、汽车内钸、过滤材料、特种服装、航空材料、医疗防护等行业中,对无纺制品、蜂窝板、海绵、热熔膜、胶网等材料二层或二层以上材料的复合时,多通过用胶水在辊筒式复合机上进行上胶、压合、烘干、冷却定型的工艺进行复合,对于无胶复合、不同材料之间无胶复合、片材与片材、片材与卷材的无胶复合、多层软材料复合板材等特殊复合,辊筒式复合机上采用的工艺并不适用。而对一些片材、小批量、上下层复合要求相当高的材料加工也非常麻烦,不仅机器体积庞大,热能损耗大,而且造成材料的上下复合层牢度不一样,非常影响复合品质。本公司之前申请的公告号为“CN106113885A”的专利披露了一种平带式复合工艺及设备,采用上下特氟隆平带均匀的间隙和精确的间隙调节,保证了表面复合材料平整无褶皱。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特氟隆平带围绕整个上架体或下架体,由于上架体、下架体两侧均安装有回转电机等,特氟隆平带需要由一长段材料首尾焊接成环状,而焊接部分的接头在回转时,会对材料造成压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缝平带复合机,包括上特氟隆平带(1)、上加热板(2)、加热区间隙调整升降机(3)、导向轴(4)、上压辊(5)、上冷却板(6)、平带上架体(7)、输送带导向辊(8)、上带主动辊(9)、下带主动辊(10)、上主动辊伺服电机(11)、下主动辊伺服电机(12)、下冷却板(13)、下压辊(14)、压辊间隙调整电机、平带下架体(16)、下加热板(17)、上带被动辊(18)、下特氟隆平带(19)、下带被动辊(21)、冷却区间隙调整升降机(22),所述平带下架体(16)上层从左到右顺时针方向安装着所述下带被动辊(21)、下加热板(17)、下压辊(14)、下冷却板(13)、下带主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缝平带复合机,包括上特氟隆平带(1)、上加热板(2)、加热区间隙调整升降机(3)、导向轴(4)、上压辊(5)、上冷却板(6)、平带上架体(7)、输送带导向辊(8)、上带主动辊(9)、下带主动辊(10)、上主动辊伺服电机(11)、下主动辊伺服电机(12)、下冷却板(13)、下压辊(14)、压辊间隙调整电机、平带下架体(16)、下加热板(17)、上带被动辊(18)、下特氟隆平带(19)、下带被动辊(21)、冷却区间隙调整升降机(22),所述平带下架体(16)上层从左到右顺时针方向安装着所述下带被动辊(21)、下加热板(17)、下压辊(14)、下冷却板(13)、下带主动辊(10)和输送带导向辊(8),下层从左到右安装有加热区间隙调整电机、冷却区间隙调整电机和压辊间隙调整电机;平带上架体(7)上从左到右逆时针方向安装着上带被动辊(18)、上加热板(2)、上压辊(5)、上冷却板(6)、上带主动辊(9)和输送带导向辊(8);平带上架体(7)和平带下架体(16)在左边的加热区前外侧安装着两个加热区间隙调整升降机(3),两个所述加热区间隙调整升降机(3)中间位置安装着一根所述导向轴(4),右边的冷却区前外侧安装着两个冷却区间隙调整升降机(22),两个所述冷却区间隙调整升降机(22)中间位置安装着一根所述导向轴(4),所述平带上架体(7)和平带下架体(16)在后外侧加热区和冷却区与前侧相对应的位置安装着两个所述加热区间隙调整升降机(3)、两个所述冷却区间隙调整升降机(22)和两根所述导向轴(4);加热区间隙调整电机通过万向轴连接着加热区四个所述加热区间隙调整升降机(3),所述冷却区间隙调整电机通过万向轴连接着冷却区四个所述间隙调整升降机,所述压辊间隙调整电机连接着上压辊(5);上特氟隆平带(1)从左到右逆时针包裹着上带被动辊(18)、上加热板(2)、上压辊(5)、上冷却板(6)、上带主动辊(9)和输送带导向辊(8),下特氟隆平带(19)从左到右顺时针包裹着下带被动辊(21)、下加热板(17)、下压辊(14)、下冷却板(13)、下带主动辊(10)和输送带导向辊(8);上加热板(2)、上冷却板(6)、下加热板(17)和下冷却板(13)分别通过板簧安装在平带上架体(7)和平带下架体(16)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特氟隆平带(1)、下特氟隆平带(19)均为整体成形的无缝环状平带,所述无缝平带复合机与输送带导向辊(8)垂直的两个侧面分为换带侧和固定侧,所述上主动辊伺服电机(11)、下主动辊伺服电机(12)、压辊间隙调整电机、加热区间隙调整升降机(3)、加热区间隙调整电机靠近固定侧,所述固定侧的平带上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还伟海,徐汉东,张乃扣,卞书祥,朱中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闳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