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铝合金冲压双腔拉伸整形复合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4309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铝合金冲压双腔拉伸整形复合模,包括上模座、上模压料芯、上模整形镶块、下模座、下模托料芯和下模拉伸镶块,上模座设置在下模座的上方,上模压料芯卡置在上模座的中部空腔内,上模整形镶块设置在上模座和上模压料芯上中间部位;下模托料芯设置在下模座的中部空腔内,下模拉伸镶块设置在下模座的中部空腔两侧边上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下模结合拉伸镶块、整形镶块,实现一次性完成拉伸、整形工序,既能保证相对位置和加工精度,提高产品合格率和加工稳定性,又能减少劳动力和设备占用率,降低了能耗,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汽车铝合金冲压双腔拉伸整形复合模
本技术属于冲压加工模具领域,尤其是一种新能源汽车铝合金冲压双腔拉伸整形复合模。
技术介绍
拉伸模通常指各种拉制金属的模具,不可展曲面工件的料片在拉深过程中,局部被拉伸或拉延。整形模是指使毛坯的平面部分或曲面部分的边缘沿一定曲线翻起竖立直边的成形模。在现有的模具中,通常是拉伸加工和整形加工分别先后进行,这样就需要多次移动、对准、固定,造成相对位置偏差较大,产品加工精度因此降低,导致产品合格率低,加工稳定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铝合金冲压双腔拉伸整形复合模,通过上下模结合拉伸镶块、整形镶块,实现一次性完成拉伸、整形工序,既能保证相对位置和拉伸、整形效果,又能减少劳动力和设备占用率。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新能源汽车铝合金冲压双腔拉伸整形复合模,包括上模座、上模压料芯、上模整形镶块、下模座、下模托料芯和下模拉伸镶块,上模座设置在下模座的上方,上模压料芯卡置在上模座的中部空腔内,上模整形镶块设置在上模座和上模压料芯上中间部位;下模托料芯设置在下模座的中部空腔内,下模拉伸镶块设置在下模座的中部空腔两侧边上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能源汽车铝合金冲压双腔拉伸整形复合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101)、上模压料芯(102)、上模整形镶块(103)、下模座(201)、下模托料芯(202)和下模拉伸镶块(203),上模座(101)设置在下模座(201)的上方,上模压料芯(102)卡置在上模座(101)的中部空腔内,上模整形镶块(103)设置在上模座(101)和上模压料芯(102)上中间部位;下模托料芯(202)设置在下模座(201)的中部空腔内,下模拉伸镶块(203)设置在下模座(201)的中部空腔两侧边上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新能源汽车铝合金冲压双腔拉伸整形复合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101)、上模压料芯(102)、上模整形镶块(103)、下模座(201)、下模托料芯(202)和下模拉伸镶块(203),上模座(101)设置在下模座(201)的上方,上模压料芯(102)卡置在上模座(101)的中部空腔内,上模整形镶块(103)设置在上模座(101)和上模压料芯(102)上中间部位;下模托料芯(202)设置在下模座(201)的中部空腔内,下模拉伸镶块(203)设置在下模座(201)的中部空腔两侧边上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铝合金冲压双腔拉伸整形复合模,其特征在于,上模座(101)还设置有第二侧销(326)、氮气弹簧(323)、第二墩死块(322)、外导板(303)、第一内导板(320)、第二内导板(321)和铸入式螺纹套(302),其中,第二侧销(326)分别贯穿上模座(101)的前、后侧面并用于固定上模座(101)和上模压料芯(102),氮气弹簧(323)和第二墩死块(322)均安装在上模座(101)前、后外侧面底部,第一内导板(320)安装在上模座(101)左、右侧面内表面,第二内导板(321)安装在上模座(101)前、后侧面内表面的左、右两端,外导板(303)安装在上模座(101)前、后侧面外表面的左、右两端,铸入式螺纹套(302)分别贯穿安装在上模座(101)前、后侧面中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铝合金冲压双腔拉伸整形复合模,其特征在于,氮气弹簧(323)顶部设有氮气弹簧顶板(325),底部设有氮气弹簧固定板(324)。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生林王保平王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天河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