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底盘冲压件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4301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底盘冲压件模具,包括上模座板,上模退料板,下模座板,上模压块A,凹模,压料导杆和氮气弹簧;所述上模座板的底侧依通过螺栓固定有上模垫板、上模固定板,所述上模固定板的下侧还连接有上模退料板,所述下模座板的上部通过螺栓连接有下模垫板,且上模垫板的顶部两端分别安装有型块A与型块B,所述型块A与型块B中间的空隙中镶嵌有凹模垫块,且凹模垫块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凹模,所述上模压块A与上模压块B分别焊接有在上模退料板底部两端,且上模压块A与上模压块B分别位于凹模的两端侧。采用一套模具双工位,实现一次冲压完成两道工序,降低了模具开发成本,车间模具拆卸时间减少,降低了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底盘冲压件模具
本技术属于汽车底盘异形件冲压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底盘冲压件模具。
技术介绍
汽车冲压件,顾名思义,就是构成汽车零部件的金属冲压件。在汽车冲压件中,一部分经冲压后直接成为汽车零部件,另一部分经冲压后还需经过焊接、或机械加工、或油漆等工艺加工后才能成为汽车零部件。而汽车底盘冲压件,一般都是大件产品,需要吨位大的压力机,双人操作才能实现,结构复杂,装配孔多,品种繁多对孔位要求严格。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汽车底盘冲压时,通常采用一套模具只能冲裁一个平面的孔,底盘件很多产品装配孔位在异面或有夹角,不能一次冲压;同一个产品需要开多套模具才能实现,增加模具开发费用,频繁的拆装模具浪费人力和时间。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汽车底盘冲压件模具,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底盘冲压件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同一个产品需要开多套模具才能实现,增加模具开发费用,频繁的拆装模具浪费人力和时间问题。本技术汽车底盘冲压件模具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底盘冲压件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汽车底盘冲压件模具包括上模座板(1),导套(2),上模垫板(3),上模退料板(4),下模垫板(5),导柱(6),下模座板(7),上模压块A(8),工作定位销A(9),销座A(10),上模压块B(11),工作定位销B(12),凹模垫块(13),凹模(14),销座B(15),冲头A(16),冲头B(17),上模固定板(18),高度限位块A(19),型块A(20),型块B(21),高度限位块B(22),限位块垫块(23),压料导杆(24)和氮气弹簧(25);所述上模座板(1)的底侧通过螺栓依次固定有上模垫板(3)、上模固定板(18),所述上模固定板(18)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底盘冲压件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汽车底盘冲压件模具包括上模座板(1),导套(2),上模垫板(3),上模退料板(4),下模垫板(5),导柱(6),下模座板(7),上模压块A(8),工作定位销A(9),销座A(10),上模压块B(11),工作定位销B(12),凹模垫块(13),凹模(14),销座B(15),冲头A(16),冲头B(17),上模固定板(18),高度限位块A(19),型块A(20),型块B(21),高度限位块B(22),限位块垫块(23),压料导杆(24)和氮气弹簧(25);所述上模座板(1)的底侧通过螺栓依次固定有上模垫板(3)、上模固定板(18),所述上模固定板(18)的下侧还连接有上模退料板(4),所述下模座板(7)的上部通过螺栓连接有下模垫板(5),且下模垫板(5)的顶部两端分别安装有型块A(20)与型块B(21),所述型块A(20)上端的直角槽内通过工作定位销B(12)固定有销座B(15),且型块B(21)上端的直角槽内通过工作定位销A(9)固定有销座A(10),所述型块A(20)与型块B(21)中间的空隙中镶嵌有凹模垫块(13),且凹模垫块(13)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凹模(14),所述上模压块A(8)与上模压块B(11)分别焊接在上模退料板(4)底部两端,且上模压块A(8)与上模压块B(11)分别位于凹模(14)的两端侧,所述上模座板(1)上还设有压料导杆(24),且上模座板(1)的底部安装有冲头A(16)与冲头B(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高翔张贵华李坤朱军章付金周辉瞿伟王选和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皓凡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