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塑门窗内凹滑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4220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钢塑门窗内凹滑轮,包括有轮架(1),调整架(2),一个或两个内凹滚轮(3或3,3′),芯轴(4),和调节螺钉(5),螺母(6),一个或两个内凹滚轮3或3,3′被装置在调整架(2)里面,调整架再套入到轮架(1)的前、后面板(1-1,1-1′)之间,芯轴(4)垂直穿过该两块前后面板,并穿过构成调整架(2)的两块前、后面板(2-1,2-1′)上面所开设的空心斜槽(2-2,2-2′),并可在该斜槽里相互移动,芯轴的两端再固定于轮架(1)的前后面板上,其特征在于,切割轮架(1)顶面面板上一小段并向下弯折,作为轮架的调节面板(7),其上开有螺钉孔(7-1);在调整架一端的前、后面板(2-1,2-1′)上分别开设有垂直布置的条形空槽(2-3,2-3′),螺母(6)的两端套入到该空槽(2-3,2-3′)里,并可沿着该空槽上下移动,调节螺钉(5)则穿过上述轮架的调节面板(7)上的螺钉孔(7-1),与处于条形空槽里的螺母(6)相套,从而将轮架(1)与调整架(2)在其侧端作活动式的连接。(*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门窗滑轮,特别是一种应用于钢塑门窗上的门窗内凹滑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门窗滑轮,基本上都是铝合金门窗滑轮,其顶面直接与由铝合金型材制成的门窗边框的底平面连接。这种滑轮的顶面均是一个矩形平面,其宽度与门窗边框的宽度一致,门窗的重量整个儿支承于此矩形面上,并通过包括此平面的外壳,传递到连结在外壳的滑轮上。这种铝合金门窗滑轮,由于其厚度可以做得与门窗的厚度一样,自然,作为门窗滑轮主要部件的滚轮,也可做得较厚,门窗滑轮的长宽比例较小,一般在1.5∶1至2∶1之间,设计也较为简单,所受的限制会较少。而对应用于钢塑门窗的门窗滑轮,由于其外壳需穿透钢塑型材的塑料层,伸入到包覆有型钢的内腔里,并与该层钢塑型材底面直接接触,使门窗的重量通过型钢而直接支承于此外壳上,从而减轻塑料型材的负荷。但实际上,镶嵌有钢材的塑料型材,其横断面的形状各异,变化多端,这就要求与其配套的门窗滑轮,首先就是要较薄,最厚不应超过16mm,因而其长宽比例较大,甚至可高达10∶1;其次,要求滑轮的安装高度可调,并易于调整,以适应各种不同的门窗型材,待其嵌入到不同宽度的空腔里,都能与壁面贴紧,亦即适应性广,适应各种各样的变化,姑且称之为“可变通”性。这种适用于钢塑门窗的“可变通”的门窗滑轮尚未见报导。中国专利00208812.6号“双轮的门窗滑轮”,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铝合金门窗的双轮滑轮。那是由外壳、内壳及装在内壳里的双滑轮,连接销轴、调节螺钉和螺母所组成。外壳和内壳除具有前后两块面板外,在其一侧的端面上还设有端面板;调节螺钉穿过外壳、内壳端面板上的长条形孔,在内壳里旋上螺母,将外壳内壳的端面以活动连接的方式连结起来。另外,在内壳的前后面板上开设有孔或槽;连接销轴包含有活动销轴和固定销轴。销轴穿过外壳内壳的面板,销轴并沿着孔或槽的边缘而相对移动。通过内壳在外壳里位置的变化,和端面上调节螺钉的调节,最终将内壳外壳的相对位置固定下来。无论是上述专利或是于此前公开的各种可调高度的铝合金门窗滑轮,内、外壳侧端均有与前后面板连成一体的端面板,在调节外壳和内壳相对位置时,均是利用调节螺钉穿过外壳和内壳的端面板来实现的。这不仅结构复杂,增加材料消耗,还使得调节高度时,会遇到摩擦阻力,不够灵便,乃至出现双轮不平衡的问题。当然,如前所述,此类滑轮仅能应用于铝合金门窗,无法“变通”,适应性不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适用于钢塑门窗,可调整安装高度,结构较为简单,适应性广、可“变通”的门窗滑轮。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本技术钢塑门窗内凹滑轮,包括有轮架、调整架、一个或两个内凹滚轮、芯轴和调节螺钉、螺母;轮架和调整架分别由前、后两块面板及较窄的顶面面板所构成,其横截面呈∏型。轮架的厚度与长度的比例在1∶5到1∶10之间。各个滚轮均通过其轴承支承于各自的轮轴上,滚轮的外沿部分由工程塑料制成,中间向内凹陷,以便于与导轨接触,滚动自如。一个或两个内凹滚轮以其轮轴被装置在调整架里面,调整架再套入到轮架的两块前后面板之间。轮架的前后面板上开出有供芯轴穿过的圆孔,调整架前后面板上的相应位置开设有条形空心斜槽,槽宽至仅供芯轴穿过,在有两个内凹滚轮的情况下,上述圆孔和空心斜槽处于两个滚轮之间。芯轴从该圆孔垂直穿过轮架的前后面板,并穿过调整架前后面板上所开设的该空心斜槽,并可在该斜槽里相互移动,芯轴的两端再铆定于轮架的前后面板上,而轮架的侧端与调整架作活动连接的方式,其一是在远离芯轴的一侧,将轮架顶面面板上、长度等于或少于轮架高度的一段,切割开并向下弯折90度,使其固定,作为轮架的调节面板,其上开出螺钉孔;其二是在调整架前后面板调节的一端,分别开设出垂直布置的条形空槽,其宽度与螺母的厚度一致,螺母的两端套入到该空槽里,并可沿着此空槽上下移动而不会脱出。调节螺钉则穿过轮架一侧调节面板上的螺钉孔,与处于该空槽里的螺母相套,旋动调节螺钉,便可从横向上调节调整架在轮架里的相对位置;而另一方面,由于芯轴在空心斜槽里的相对位移,亦可从纵向上使调整架在轮架里上下移动,从而达到调整门窗滑轮高度的技术效果。为适应不同形状的钢塑门窗型材,需要在较大范围内调整门窗滑轮的安装高度,可采取在门窗滑轮的顶面上嵌接上一块垫块或两块或多块垫块的方式。这些垫块可由塑料注塑而成,在每块垫块的底面上有两个凸台,向下突出于底面的水平面之外,相应地,在轮架的顶面上、在与两个凸台位置对应的地方,开挖有两个凸字形的孔,将垫块的凸台套入到该凸字形孔里,并向窄孔部位的方向平移,使垫块在该顶面上被套牢。不同垫块之间的组合采取同样的方式相互套接,即在每块垫块的底面突出有两个凸台,而在其顶面上开设有对应的两个凸字形孔,上面一块垫块上的凸台套到下面一块垫块上的凸字形孔里。根据不同的需要而组成不同高度的垫块组合,使得门窗滑轮嵌入到钢塑门窗型材里的空腔时,便于调整安装高度,适应不同形状型材的需要。钢塑门窗中的型材空腔,其形状是多变的,不仅滑轮嵌入其中的深度有变化,空腔宽度亦有不同的变化。为适应不同型号型材的不同需要,本技术门窗滑轮,在滑轮轮架两端的面板两外侧,分别设置有具有一定弹性,向两侧张开的对称翅翼,以便该双翅翼能紧贴到型材空腔的内壁上,与钢塑型材接触更为紧贴,不因空腔宽度不同而受影响。实际上,也就是对滑轮的宽度进行了调节。与铝合金门窗滑轮不同,钢塑门窗滑轮的轮架,会部分嵌入到钢塑型材的空腔里,因而与门窗框架的连接部位,不是在轮架的顶面,有些需在较低部位进行连接。本技术门窗滑轮,除了可以在轮架顶面与门窗框架连接以外,还可以在轮架两端设置连接耳座,设置在纵向上轮架的中部,即在轮架高度的中部,设置有向两端平伸出去的耳座。本技术钢塑门窗内凹滑轮,具有如下优点1.适应性广泛。本技术是为配套钢塑门窗而设计的,解决了普通铝合金门窗不适用于钢塑门窗的问题。反之,本技术滑轮却可适用于铝合金门窗。2.可调节范围扩大。本技术滑轮,既可微调滚轮与门窗导轨之间的间隙,并解决滚轮制作上误差所致的不平衡;也可在较大范围内调节滑轮的安装高度,用4种不同尺寸的垫块组合,可得出十多种不同高度的尺寸组合,适用于空腔形状各异的钢塑门窗。并且可以减低金属壳体的高度。3.结构简单,节省材料。除了使用垫块可节省金属材料外,本技术采用将顶面板的一小段弯折成为端面板,以及采用螺母在空槽里滑动的方式,轮架和调整架均无需有其侧面板,简化了结构,亦节省材料。调节时也减少了螺母与面板之间的摩擦阻力。4.稳定性增加。轮架两端向外侧张开的双翼,使滑轮与门窗之间的结合更为紧密,滑轮的装配稳定性也增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A型双轮滑轮的纵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B型双轮滑轮的纵剖视图;图3是上述滑轮A-A剖视图;图4是上述滑轮B-B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种C型双轮滑轮的纵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一种D型单轮滑轮的纵剖视图;图7是上述滑轮的C-C剖视图;图8是上述滑轮的D-D剖视图;图9是本技术的一种E型单轮滑轮的纵剖视图;图10是上述滑轮的俯视图;图11是上述滑轮的E-E剖视图;图12是本技术滑轮的轮架的纵剖视图;图13是上述轮架的F-F剖视图;图14是上述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伟雄郑大名秦少平薄渝
申请(专利权)人:高明市威利坚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