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机末端电磁搅拌装置安装导向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4064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连铸机末端电磁搅拌装置安装导向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导轨,所述导轨成对设置于连铸机末端固定段的两侧,所述导轨的顶端设置导轨开口;位于连铸机末端固定段同一侧的相邻两个所述导轨之间设置拉杆结构,各所述拉杆结构与连铸机末端固定段的保温罩能拆卸地连接;所述连铸机末端电磁搅拌装置安装导向结构还包括能设置于末端电磁搅拌装置上的导轮组结构,所述导轮组结构包括能沿所述导轨移动的第一导轮组,所述第一导轮组的上方设置能下移终止于导轨开口处的第二导轮组。该结构能方便准确的对末端电磁搅拌装置进行安装引导,减少了拆装的时间,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铸机末端电磁搅拌装置安装导向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冶金
,尤其涉及一种连铸机末端电磁搅拌装置安装导向结构。
技术介绍
连铸电磁搅拌的实质在于借助电磁力的作用来强化铸坯中末凝固钢液的运动,从而改变钢水凝固过程中的流动、传热和迁移过程,能有效地改善连铸坯内部的组织结构,减少中心偏析及中心缩孔,大大增加等轴晶率,己成为连铸、特别是品种钢连铸必不可少的一种工艺手段。目前,连铸机末端的固定段上设置末端电磁搅拌装置,根据浇铸钢坯断面和钢种的不同,末端电磁搅拌装置需要在安装在固定段的若干个位置。现有技术中,末端电磁搅拌装置在线就位时,都是通过斜拉歪拽的办法固定到固定段上,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由此,本专利技术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连铸机末端电磁搅拌装置安装导向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铸机末端电磁搅拌装置安装导向结构,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末端电磁搅拌装置安装困难、费时费力的问题,该结构能方便准确的对末端电磁搅拌装置进行安装引导,减少了拆装的时间,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利于推广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连铸机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铸机末端电磁搅拌装置安装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导轨,所述导轨成对设置于连铸机末端固定段的两侧,所述导轨的顶端设置导轨开口;位于连铸机末端固定段同一侧的相邻两个所述导轨之间设置拉杆结构,各所述拉杆结构与连铸机末端固定段的保温罩能拆卸地连接;所述连铸机末端电磁搅拌装置安装导向结构还包括能设置于末端电磁搅拌装置上的导轮组结构,所述导轮组结构包括能沿所述导轨移动的第一导轮组,所述第一导轮组的上方设置能下移终止于导轨开口处的第二导轮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铸机末端电磁搅拌装置安装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导轨,所述导轨成对设置于连铸机末端固定段的两侧,所述导轨的顶端设置导轨开口;位于连铸机末端固定段同一侧的相邻两个所述导轨之间设置拉杆结构,各所述拉杆结构与连铸机末端固定段的保温罩能拆卸地连接;所述连铸机末端电磁搅拌装置安装导向结构还包括能设置于末端电磁搅拌装置上的导轮组结构,所述导轮组结构包括能沿所述导轨移动的第一导轮组,所述第一导轮组的上方设置能下移终止于导轨开口处的第二导轮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机末端电磁搅拌装置安装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导轨包括能连接于连铸机末端固定段的两侧的导轨柱,各所述导轨柱上靠近连铸机末端固定段辊列的一侧贯通设置导轨槽,所述导轨槽的一侧壁上自导轨开口向下设置导轨缺口,成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导轨的导轨缺口位于导轨槽的同一侧,所述第二导轮组能下移终止于所述导轨缺口处,所述导轨缺口用于泄除拆除末端电磁搅拌装置时对所述导轨柱产生的吊装力。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铸机末端电磁搅拌装置安装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柱的顶端呈倾斜设置。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铸机末端电磁搅拌装置安装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柱的横截面呈H型设置。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铸机末端电磁搅拌装置安装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柱的底部设置能连接于连铸机末端固定段上的托架。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铸机末端电磁搅拌装置安装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轮组包括两个分别铰接于末端电磁搅拌装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王德宽吕士金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