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和反应釜内物料双层过滤循环使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设备,尤其是一种中和反应釜内物料双层过滤循环使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企业普遍使用单一的反应釜,没有隔离盘装置,对单一的反应釜内酸性物质进行加固碱中合时,很难把握固碱的加入当量,若加入过量,固碱过多,转料时容易堵管,而且固碱损失较大,原料消耗过多,生产成本较高。怎样把握固碱的加入当量避免固碱堵塞反应釜底部的管道,避免固碱腐蚀反应釜底部缩短反应釜的使用寿命,成为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鉴于上述原因,现有的反应釜的结构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中和反应釜内物料双层过滤循环使用装置,能够对没有反应完全的碱性物质进行回收再利用,这样,大大降低了投料成本,避免了经常对堵塞管道清理的问题,大大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和反应釜内物料双层过滤循环使用装置,是由:反应釜、固定块、渗漏罩、凸缘、箅子、转轴、换向器、轴头、螺旋桨、轴承、手摇把手构成;反应釜上方设置进液口,反应釜下方设置出液口,反应釜内壁下部同一水平面均匀分布至少四个固定块,固定块为半圆形,反应釜内设置渗漏罩,渗漏罩为蒸锅形状,渗漏罩底面中心向上鼓起呈半球面,渗漏罩底面及侧壁均匀分布渗漏孔,渗漏罩内壁上部设置环形凸缘,渗漏罩内上方设置箅子,箅子中心设置圆孔,圆孔的直径与底面鼓起的半球面直径相等,箅子内周圆孔边缘向上翘起,箅子截面内周边缘呈八字形,箅子外周边缘向外翻,箅子截面外周边缘呈倒八字形,箅子外周边缘位于凸缘上表面,箅子外周边缘的直径与凸缘外周边缘的直径相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和反应釜内物料双层过滤循环使用装置,是由:反应釜(1)、固定块(1‑1)、渗漏罩(2)、凸缘(2‑1)、箅子(3)、转轴(4)、换向器(5)、轴头(6)、螺旋桨(7)、轴承(8)、手摇把手(9)构成;其特征在于:反应釜(1)上方设置进液口,反应釜(1)下方设置出液口,反应釜(1)内壁下部同一水平面均匀分布至少四个固定块(1‑1),固定块(1‑1)为半圆形,反应釜(1)内设置渗漏罩(2),渗漏罩(2)为蒸锅形状,渗漏罩(2)底面中心向上鼓起呈半球面,渗漏罩(2)底面及侧壁均匀分布渗漏孔,渗漏罩(2)内壁上部设置环形凸缘(2‑1),渗漏罩(2)内上方设置箅子(3),箅子(3)中心设置圆孔,圆孔的直径与底面鼓起的半球面直径相等,箅子(3)内周圆孔边缘向上翘起,箅子(3)截面内周边缘呈八字形,箅子(3)外周边缘向外翻,箅子(3)截面外周边缘呈倒八字形,箅子(3)外周边缘位于凸缘(2‑1)上表面,箅子(3)外周边缘的直径与凸缘(2‑1)外周边缘的直径相等,渗漏罩(2)外周边缘通过紧固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块(1‑1)上方,反应釜(1)内下方设置横向转轴(4),横向转轴(4)位于箅子(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和反应釜内物料双层过滤循环使用装置,是由:反应釜(1)、固定块(1-1)、渗漏罩(2)、凸缘(2-1)、箅子(3)、转轴(4)、换向器(5)、轴头(6)、螺旋桨(7)、轴承(8)、手摇把手(9)构成;其特征在于:反应釜(1)上方设置进液口,反应釜(1)下方设置出液口,反应釜(1)内壁下部同一水平面均匀分布至少四个固定块(1-1),固定块(1-1)为半圆形,反应釜(1)内设置渗漏罩(2),渗漏罩(2)为蒸锅形状,渗漏罩(2)底面中心向上鼓起呈半球面,渗漏罩(2)底面及侧壁均匀分布渗漏孔,渗漏罩(2)内壁上部设置环形凸缘(2-1),渗漏罩(2)内上方设置箅子(3),箅子(3)中心设置圆孔,圆孔的直径与底面鼓起的半球面直径相等,箅子(3)内周圆孔边缘向上翘起,箅子(3)截面内周边缘呈八字形,箅子(3)外周边缘向外翻,箅子(3)截面外周边缘呈倒八字形,箅子(3)外周边缘位于凸缘(2-1)上表面,箅子(3)外周边缘的直径与凸缘(2-1)外周边缘的直径相等,渗漏罩(2)外周边缘通过紧固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块(1-1)上方,反应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兵,贾建强,许林鹏,袁现章,赵小青,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市华工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