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五邑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穿戴式脉搏信息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3657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穿戴式脉搏信息采集装置。所述的穿戴式脉搏信息采集装置包括手套、柔性应力传感器、电路模块;所述的柔性应力传感器与电路模块均设置在手套表面,柔性应力传感器与电路模块电连接;所述的电路模块用于装置供电、原始信号处理以及与数据处理终端通信的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与传统的把脉仪相比,具备柔性化、便携化设计,整体结构为手套式,用于辅助医生诊断患者脉象。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不影响医生的把脉手感的情况下,可以实时采集患者寸、关、尺三个部位的脉搏信息,将医生的触觉信号变为电学信号,实现脉搏信息可视化、数据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戴式脉搏信息采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穿戴式脉搏信息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近年来中医治疗被认同,为了使中医诊断具有明确的科学依据,如何实现中医诊断的可视化、数字化成为中医研究领域中的主要的科学问题。近年来,众多学者发现人体脉搏波中所隐含的健康信息是非常丰富的,从而使脉搏波成为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因此,获得一个明确、精准的脉搏波信息有利于为诊断提供良好的决策信息,进而为实现中医诊断的可视化、数字化提供很好的研究思路。目前市场上的脉搏采集装置主要为体积较大的机械式结构,成本高、不方便移动,使用时需要患者配合采集装置,针对患有特殊疾病或卧床患者无法立即有效获取脉搏信息。一方面,从测试原理上,该类脉搏采集装置强依赖于机械结构进行脉搏信号的采集,忽视了在诊断过程中,医生经验的重要性,使得这种脉搏采集装置存在测试模式较为死板,数据可信度低的问题。另一方面,从设备结构上,由于患者穴位位置各有差异,如果仅仅依赖固定的机械结构,则无法满足信号采集的准确度。此外,所采集的数据无法进行后续的分析,不能有效地与病理形成对应关系。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在人体手指指头处也同样存在脉搏信号。因此,当医生使用自身手指对患者进行脉诊时,所感受的脉搏鼓动有可能是患者的脉搏信号与医生的脉搏信号的叠加。这种被机械式的脉诊仪忽略掉的信息,以及中医诊断方法、诊断依据有差异,就是造成设备诊断不准确的,难以实现标准化的原因。因此,专利技术一种能准确、实时测量且便携的脉搏信息采集装置是中医诊脉可视化、数字化发展的迫切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穿戴式脉搏信息采集装置,可以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来辅助医生诊断患者脉象。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穿戴式脉搏信息采集装置,包括手套、复数个柔性应力传感器、电路模块;所述柔性应力传感器设置在手套的手指指腹位置,所述电路模块设置在手套的手背位置,所述柔性应力传感器与所述电路模块电连接。通过在手套上设置柔性应力传感器和电路模块,采集脉搏信息,使脉搏跳动相关电学信号可视化、数字化,有利于中医辅助诊断领域的病理学分析和科学化发展。进一步地,所述穿戴式脉搏信息采集装置佩戴在医生手上把脉时,脉搏跳动引起所述柔性应力传感器的电学性能改变,将电学信号传输到电路模块。具体地,所述柔性应力传感器有三个,分别位于食指、中指、无名指指腹位置;所述的柔性应力传感器用于医生诊断过程中,采集手指指腹处接收到的患者脉搏信息。采用柔性应力传感器,采集面不再局限于平面,安置在指腹位置不会影响手指诊脉时的灵活度,同时具有优秀的响应灵敏度与穿戴舒适性。进一步地,所述的柔性应力传感器还可以采集医生自身手指指腹处的脉搏信息。进一步地,所述的脉搏信息包括:心肌鼓动引起的寸、关、尺三部分脉搏压力值;手指指腹处脉搏压力值;脉搏波的相位差;所述脉搏压力值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的时间差;基于脉搏压力信息,进一步换算所得的血压信息。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模块包括信号处理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将采集到的脉搏数据信息进行滤波、降噪处理并传输到数据处理终端。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模块包括蓄电池和充电口,所述蓄电池为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和柔性应力传感器供电,所述充电口连接所述蓄电池。进一步地,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食指、中指、无名指三个信号通道,操作时可采集三个信号通道的脉搏信息,或关闭其他信号通道,采集某单个信号通道的脉搏信息。在不影响医生的把脉手感的情况下,可以实时采集患者的脉搏信息,将医生的触觉信号变为电学信号,实现脉搏信息可视化、数据化,还可以采集医生自身手指指腹处的脉搏信息。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应力传感器与所述电路模块以导线电连接。进一步地,每一所述柔性应力传感器包括阵列式设置的四个应力传感器;所述柔性应力传感器以编织、镀膜、涂覆或压合的方式与手套结合。进一步地,所述手套材料为布料、纤维材料、橡胶、聚乙烯材料、PVC材料或乳胶材料。具体地,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穿戴式脉搏信息采集装置采集脉搏信息的方法,包括:接收所述电路模块输出的人体脉搏信息波形图;滤除脉搏信息波形图中的杂波得出有效波形图;依据病例和有效波形图配置出临床标注软件和硬件设施;接收医师的临床标注和有效波形图并汇总至大数据分析平台。本专利技术有望通过建立脉搏信息大数据分析平台,将脉象与疾病建立对应关系,来辅助医生临床诊断病情。为了能更清晰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以下将结合附图说明阐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穿戴式脉搏信息采集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寸关尺三处同时连续测得的脉搏信息效果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人体不同手指指腹连续测得的脉搏信息效果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脉搏信息采集软件的效果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采集脉搏信息的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其为本实施例穿戴式脉搏信息采集装置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穿戴式脉搏信息采集装置,包括手套1、柔性应力传感器2、电路模块3;柔性应力传感器2设置在手套1的手指指腹位置,电路模块3设置在手套1的手背位置,柔性应力传感器2与电路模块3电连接;电路模块4用于装置供电、原始信号处理以及与数据处理终端通信的功能。在本专利技术中手套作为设置传感器和电路模块的装置,不会影响医生把脉时的手部动作和压力,便于医生把脉诊断。所述柔性应力传感器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可拉伸性、柔软性及可穿戴性等优势。所述原始信号是指未经降噪处理的、由柔性应力传感器接收到的初始脉搏信号。所述数据处理终端可以为电脑,也可以为手机终端。在本实施例中,当医生将脉搏信息采集装置佩戴在手上把脉时,患者脉搏跳动引起所述柔性应力传感器的电学性能改变,将电学信号传输到电路模块。医生把脉时用手指部位按压患者手腕桡动脉位置,可获得较为准确的脉搏信息,电路模块将采集到的脉搏信息进行降噪处理并传输到电脑或移动终端,可直观地、实时地观察患者手腕处脉搏波形图,辅助医生诊断患者病情。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应力传感器有三个,分别位于食指、中指、无名指指腹位置;所述的柔性应力传感器用于医生诊断过程中,采集手指指腹处接收到的患者脉搏信息。所述的柔性应力传感器还可以采集医生自身手指指腹处的脉搏信息。采用柔性应力传感器,采集面不再局限于平面,安置在指腹位置不会影响手指诊脉时的灵活度,同时具有优秀的响应灵敏度与穿戴舒适性。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食指、中指、无名指三个信号通道,操作时可采集三个信号通道的脉搏信息,或关闭其他信号通道,采集某单个信号通道的脉搏信息。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在人体手指指头处也存在脉搏信号。因此,当医生使用自身手指对病人进行脉诊时,医生所感受的脉搏鼓动有可能是病人的脉搏信号与自身的脉搏信号的叠加。这种被大部分机械式的脉诊仪忽略掉的信息,以及中医诊断方法、诊断依据有差异,是造成设备诊断不准确,难以实现标准化的原因。在本实施例中,医生戴上脉搏信息采集装置,指腹处的柔性应力传感器即可收集到食指、中指、无名指指腹处的脉搏信号;临床诊断时医生戴上本装置对患者把脉,可收集到医生自身指腹处的脉搏信号和患者手腕处的脉搏信号,两者叠加可真实还原诊断中需获取的脉搏信号。请参阅图2和图3,其为寸关尺三处同时连续测得的脉搏信息效果图和人体不同手指指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戴式脉搏信息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套、复数个柔性应力传感器、电路模块;所述柔性应力传感器设置在手套的手指指腹位置,所述电路模块设置在手套的手背位置,所述柔性应力传感器与所述电路模块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戴式脉搏信息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套、复数个柔性应力传感器、电路模块;所述柔性应力传感器设置在手套的手指指腹位置,所述电路模块设置在手套的手背位置,所述柔性应力传感器与所述电路模块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戴式脉搏信息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式脉搏信息采集装置佩戴在医生手上把脉时,脉搏跳动引起所述柔性应力传感器的电学性能改变,将电学信号传输到电路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戴式脉搏信息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应力传感器有三个,分别位于食指、中指、无名指指腹位置;所述的柔性应力传感器用于医生诊断过程中,采集手指指腹处接收到的患者脉搏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戴式脉搏信息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应力传感器还可以采集医生自身手指指腹处的脉搏信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穿戴式脉搏信息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脉搏信息包括:心肌鼓动引起的寸、关、尺三部分脉搏压力值;手指指腹处脉搏压力值;脉搏波的相位差;所述脉搏压力值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的时间差;基于脉搏压力信息,进一步换算所得的血压信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戴式脉搏信息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模块包括信号处理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将采集到的脉搏数据信息进行滤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坚义金瑛黄景诚温锦秀陈国宁李松晖魏敏敏胡佳佳杨敏
申请(专利权)人:五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