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接装置和上输送单元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2007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3 0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改善了上输送辊在上片材的输送方向上的移动量相对于上输送辊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量的比例的粘接装置和上输送单元。粘接装置的输送机构具有上输送辊和上输送马达,能够利用驱动器使上输送辊在按压位置和待机位置之间移动。连杆机构具有第一连杆和设于第一连杆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第二连杆。在上输送辊位于按压位置时,第二连杆从另一端部朝下方向一端部延伸,第一连杆从其另一端部朝输送方向上游侧且是下侧向一端部延伸。在上输送辊位于待机位置时,第二连杆从其另一端部朝输送方向下游侧且是下侧向一端部延伸。

Adhesive device and upper conveying uni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dhesive device and an upper conveying unit which improve the ratio of the movement amount of the upper conveying roll in the conveying direction of the upper sheet material to the movement amount of the upper conveying roll in the upper and lower directions. The conveying mechanism of the bonding device has an upper conveying roll and an upper conveying motor, which can move the upper conveying roll between the pressing position and standby position by means of a driver. The connecting rod mechanism has a first connecting rod and a second connecting rod on the upstream side of the conveying direction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When the upper conveyor roller is in the pressing position,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extends from the other end to the lower end, and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extends from the other end to the upstream side of the conveying direction and from the lower side to the one end. When the upper conveyor roll is in the standby position,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extends from the other end to the downstream side of the conveying direction and from the lower side to the one e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粘接装置和上输送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粘接装置和上输送单元。
技术介绍
公知一种借助粘接剂将两张片材互相粘接起来的粘接装置。日本特许公开2016年第190913号公报的粘接装置具有喷嘴、上输送辊、上臂以及气缸。喷嘴在相对位置向下片材排出粘接剂。上输送辊在其与下输送辊之间一边将上片材和涂布有粘接剂的下片材在按压位置按压,一边输送。上臂从其与上臂基座的前端部的连结部分向前方延伸,然后向斜前下方弯曲并延伸。上臂的前端部以上输送辊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该上输送辊。气缸使上臂以该上臂与上臂基座的前端部的连结部分为中心进行摆动。按压位置优选在上片材的输送方向上为位于相对位置的喷嘴的下游侧附近。在上述粘接装置中,上臂以其与上臂基座的连结部分为中心进行摆动,因此,在上臂上升时,上输送辊从按压位置向前上方移动。因此,若位于相对位置时的喷嘴与上输送辊的间隔较狭窄,则在上输送辊上升时,喷嘴与上输送辊发生干扰。在优先将喷嘴与上输送辊的间隔设置得较狭窄,并减小了上输送辊的上升量时,将上片材和下片材配置在预定位置时的操作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改善了上输送辊在上片材的输送方向上的移动量相对于上输送辊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量的比例的粘接装置和上输送单元。技术方案1的粘接装置具有:喷嘴,其具有排出口,该排出口设于下片材与从上侧重叠于所述下片材的上片材之间,能够通过该排出口向所述下片材排出粘接剂;供给机构,其用于向所述喷嘴供给所述粘接剂;以及输送机构,其输送所述上片材和附着有所述粘接剂的所述下片材,所述输送机构具有:下输送辊,其能够在相对于所述喷嘴而言的所述下片材和所述上片材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以沿与所述输送方向和上下方向正交的轴向延伸的下辊轴为中心进行旋转,并从下侧与所述下片材接触;上输送辊,其能够以沿所述轴向延伸的上辊轴为中心进行旋转,在该上输送辊与所述下输送辊之间从上侧夹持所述下片材和所述上片材;下输送马达,其用于驱动所述下输送辊;支承臂部,其在一端部以所述上输送辊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所述上输送辊,且该支承臂部能够以另一端部侧为中心进行摆动;以及上输送马达,其用于驱动所述上输送辊,在粘接装置中,能够利用驱动器使所述上输送辊在按压位置和待机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按压位置是在所述上输送辊与所述下输送辊之间按压所述上片材和所述下片材时所述上输送辊所在的位置,所述待机位置是所述上输送辊位于比所述按压位置靠上方的位置时所在的位置,该粘接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具有:连杆机构,其具有第一连杆和设于所述第一连杆的所述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第二连杆;以及台座部,其用于支承所述连杆机构,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部以所述第一连杆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承臂部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支承臂部的另一端部,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部以所述第一连杆能够相对于所述台座部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台座部,所述第一连杆能够以其另一端部为中心进行转动,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部以所述第二连杆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承臂部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支承臂部的一端部与另一端部之间的部位,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部以所述第二连杆能够相对于所述台座部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台座部,所述第二连杆能够以其另一端部为中心进行转动,在所述上输送辊位于所述按压位置时,所述第二连杆从其另一端部朝下方向一端部延伸,所述第一连杆从其另一端部朝输送方向上游侧且是下侧向一端部延伸,在所述上输送辊位于所述待机位置时,所述第二连杆从其另一端部朝输送方向下游侧且是下侧向一端部延伸。在粘接装置中,在上输送辊上升时,支承臂部支承第二连杆的一端部的部位利用连杆机构向输送方向下游侧移动,因此,支承臂部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端部不易向输送方向上游侧移动。因此,与以往相比,粘接装置能够减少在上输送辊上升时上输送辊向输送方向上游侧移动的量。与以往相比,在粘接装置中,在上输送辊上升时,上输送辊不易与配置于输送方向上游侧的其他构件发生干扰,与以往相比,粘接装置能够扩大上输送辊上升量。与以往相比,粘接装置能够扩大支承臂部下部的作业空间,能够提高在粘接装置配置上片材和下片材等的操作性。也可以是,技术方案2的粘接装置的所述上输送马达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支承臂部的连结轴同轴。与上输送马达的输出轴与第二连杆和支承臂部的连结轴不同轴的装置相比,该粘接装置能够减少在上输送辊上升或者下降时上输送马达的重量的影响。在上输送辊位于待机位置的状态下动力不从驱动器向支承臂部传递时,支承臂部的一端部不会因上输送马达的重量急剧地下降。因此,与支承臂部支承上输送马达且上输送马达的输出轴与第二连杆和支承臂部的连结轴不同轴的装置相比,粘接装置的安全性较高。也可以是,技术方案3的粘接装置的所述上输送马达由所述支承臂部支承。与在除支承臂部之外的部位支承上输送马达的装置相比,该粘接装置能够简化将上输送马达的动力向上输送辊传递的结构。在粘接装置中,在上输送辊上升或者下降时,上输送马达的输出轴的旋转位置与上输送辊的旋转位置的位置关系不易变化。因此,粘接装置能够防止因该位置关系变化导致上输送辊在上升或者下降时旋转。也可以是,技术方案4的所述驱动器是与所述输送方向平行地延伸的气缸。与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驱动器时相比,该粘接装置成为在上下方向上较小的结构。与以往相比,粘接装置能够扩大支承臂部下部的作业空间,能够提高在粘接装置配置上片材和下片材等的操作性。也可以是,技术方案5的粘接装置还具有连结连杆机构,该连结连杆机构具有第三连杆,该第三连杆的一端部以该第三连杆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承臂部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支承臂部,且该连结连杆机构与所述气缸的输出轴和所述支承臂部相连结,在所述上输送辊位于所述按压位置时,所述第三连杆从其一端部朝上方向另一端部延伸。该粘接装置在上输送辊位于按压位置时,能够将气缸的驱动力有效率地向下方传递。也可以是,技术方案6的粘接装置还具有安装部,该安装部与所述台座部相连接,并将包括所述上输送马达和所述支承臂部的上输送单元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粘接装置的主体部。粘接装置能够将安装部相对于粘接装置的主体部装卸。因此,粘接装置仅通过拆下安装部就能够进行上输送单元的维护作业。也可以是,技术方案7的粘接装置的所述安装部具有能够调整所述上输送单元相对于所述粘接装置在所述轴向上的位置的单元位置调整部。该粘接装置能够调整上输送辊相对于喷嘴在轴向上的位置。也可以是,技术方案8、9的粘接装置还具有:检测部,其固定于所述台座部,在将所述上输送单元装配于所述粘接装置的所述主体部时,该检测部位于所述喷嘴的所述输送方向上游侧,并能够检测所述上片材在所述轴向上的位置;以及检测部位置调整部,其能够调整所述检测部相对于所述安装部在所述轴向上的位置。该粘接装置能够调整检测部相对于喷嘴在轴向上的位置,能够调整上片材的位置。也可以是,技术方案10的上输送单元是粘接装置的上输送单元,该上输送单元具有:上输送辊,其能够以沿轴向延伸的上辊轴为中心进行旋转;上输送马达,其用于驱动所述上输送辊;以及支承臂部,其在一端部以所述上输送辊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所述上输送辊,且该支承臂部能够以另一端部侧为中心进行摆动,所述上输送辊能够利用驱动器在下位置与比所述下位置靠上方的上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上输送辊位于所述下位置时,所述粘接装置利用粘接剂将下片材和上片材互相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粘接装置,该粘接装置(91)具有:喷嘴(11),其具有排出口(112),该排出口设于下片材(8)与从上侧重叠于所述下片材的上片材(6)之间,能够通过该排出口向所述下片材排出粘接剂;供给机构(45),其用于向所述喷嘴供给所述粘接剂;以及输送机构(43),其输送所述上片材和附着有所述粘接剂的所述下片材,所述输送机构具有:下输送辊(270),其能够在相对于所述喷嘴而言的所述下片材和所述上片材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以沿与所述输送方向和上下方向正交的轴向延伸的下辊轴(268)为中心进行旋转,并从下侧与所述下片材接触;上输送辊(12),其能够以沿所述轴向延伸的上辊轴(84)为中心进行旋转,在该上输送辊与所述下输送辊之间从上侧夹持所述下片材和所述上片材;下输送马达(262),其用于驱动所述下输送辊;支承臂部(16),其在一端部(16A)以所述上输送辊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所述上输送辊,且该支承臂部能够以另一端部(16B)侧为中心进行摆动;以及上输送马达(71),其用于驱动所述上输送辊,在粘接装置中,能够利用驱动器(100)使所述上输送辊在按压位置和待机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按压位置是在所述上输送辊与所述下输送辊之间按压所述上片材和所述下片材时所述上输送辊所在的位置,所述待机位置是所述上输送辊位于比所述按压位置靠上方的位置时所在的位置,该粘接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具有:连杆机构(90),其具有第一连杆(91)和设于所述第一连杆的所述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第二连杆(92);以及台座部(61),其用于支承所述连杆机构,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部(91A)以所述第一连杆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承臂部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支承臂部的另一端部,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部(91B)以所述第一连杆能够相对于所述台座部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台座部,所述第一连杆能够以其另一端部为中心进行转动,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部(92A)以所述第二连杆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承臂部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支承臂部的一端部与另一端部之间的部位,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部(92B)以所述第二连杆能够相对于所述台座部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台座部,所述第二连杆能够以其另一端部为中心进行转动,在所述上输送辊位于所述按压位置时,所述第二连杆从其另一端部朝下方向一端部地延伸,所述第一连杆从其另一端部朝输送方向上游侧且是下侧向一端部延伸,在所述上输送辊位于所述待机位置时,所述第二连杆从其另一端部朝输送方向下游侧且是下侧向一端部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7.31 JP 2017-1484201.一种粘接装置,该粘接装置(91)具有:喷嘴(11),其具有排出口(112),该排出口设于下片材(8)与从上侧重叠于所述下片材的上片材(6)之间,能够通过该排出口向所述下片材排出粘接剂;供给机构(45),其用于向所述喷嘴供给所述粘接剂;以及输送机构(43),其输送所述上片材和附着有所述粘接剂的所述下片材,所述输送机构具有:下输送辊(270),其能够在相对于所述喷嘴而言的所述下片材和所述上片材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以沿与所述输送方向和上下方向正交的轴向延伸的下辊轴(268)为中心进行旋转,并从下侧与所述下片材接触;上输送辊(12),其能够以沿所述轴向延伸的上辊轴(84)为中心进行旋转,在该上输送辊与所述下输送辊之间从上侧夹持所述下片材和所述上片材;下输送马达(262),其用于驱动所述下输送辊;支承臂部(16),其在一端部(16A)以所述上输送辊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所述上输送辊,且该支承臂部能够以另一端部(16B)侧为中心进行摆动;以及上输送马达(71),其用于驱动所述上输送辊,在粘接装置中,能够利用驱动器(100)使所述上输送辊在按压位置和待机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按压位置是在所述上输送辊与所述下输送辊之间按压所述上片材和所述下片材时所述上输送辊所在的位置,所述待机位置是所述上输送辊位于比所述按压位置靠上方的位置时所在的位置,该粘接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具有:连杆机构(90),其具有第一连杆(91)和设于所述第一连杆的所述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第二连杆(92);以及台座部(61),其用于支承所述连杆机构,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部(91A)以所述第一连杆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承臂部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支承臂部的另一端部,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部(91B)以所述第一连杆能够相对于所述台座部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台座部,所述第一连杆能够以其另一端部为中心进行转动,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部(92A)以所述第二连杆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承臂部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支承臂部的一端部与另一端部之间的部位,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部(92B)以所述第二连杆能够相对于所述台座部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台座部,所述第二连杆能够以其另一端部为中心进行转动,在所述上输送辊位于所述按压位置时,所述第二连杆从其另一端部朝下方向一端部地延伸,所述第一连杆从其另一端部朝输送方向上游侧且是下侧向一端部延伸,在所述上输送辊位于所述待机位置时,所述第二连杆从其另一端部朝输送方向下游侧且是下侧向一端部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输送马达的输出轴(711)与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支承臂部的连结轴(87)同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输送马达由所述支承臂部支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是与所述输送方向平行地延伸的气缸。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粘接装置还具有连结连杆机构(120),该连结连杆机构具有第三连杆(125),该第三连杆的一端部以该第三连杆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承臂部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越弘恭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