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合器连接杆的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1067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2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吻合器连接杆的密封结构,所述连接杆用于连接钉匣和动力手柄,该连接杆包括外壳和用于钉匣与连接杆连接时执行解锁/锁紧操作的执行机构,所述执行机构一部分位于外壳内,另一部分伸出外壳,执行机构伸出外壳的部分或者穿过外壳的部分与外壳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在执行机构伸出外壳的位置设置密封结构,在操作执行机构的过程中,可以对外壳内部进行密封,从而有效防止液体从该位置进入外壳内,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保护外壳内的传动组件。

Sealing structure of stapler connecting rod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ealing structure of a stapler connecting rod, which is used to connect a nail box and a power handle. The connecting rod comprises a shell and an actuator for unlocking/locking operation when the nail box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rod. The actuator part is located in the shell, the other part extends out of the shell, and the part of the actuator extends out of the shell or passes through the shell. A sealing structur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outer shell and the outer shell. Sealing structure is set at the position where the executing mechanism extends the shell. Dur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executing mechanism, the inner part of the shell can be sealed, so as to effectively prevent liquid from entering the shell from this position, achieve better sealing effect and protect the transmission components in the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吻合器连接杆的密封结构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吻合器连接杆的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外科手术用缝切装置已被广泛用于伤口的缝合、内部组织的缝合与切割,目前也已经开发了适用于腔镜外科手术的切割吻合器。腔镜外科,也称腹腔镜外科,是以电子镜像代替肉眼直视、以细长器械代替手指,力求在最小的切口路径、最少的组织损伤、肌体最轻的应激反应下,完成对体内病灶的观察、诊断、切割、缝合及其他治疗。电动吻合器由于操控方便,而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现有技术中,电动吻合器主要由动力手柄、连接杆和钉匣组成,连接杆连接在动力手柄与钉匣之间,作为吻合器动作的执行机构。现有技术中,连接杆通常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多组传动部件,在连接杆内设置操作机构,在钉匣与连接杆对接时,用于对钉匣进行锁紧和解锁;而该操作机构的拨钮设置于外壳上,暴露于外部;在使用过程中,该位置是最容易进入液体的地方。而现有吻合器在拨钮与外壳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密封,而导致液体容易由外壳与拨钮的连接处进入外壳内部,对传动部件性能造成影响。另一方面,现有的电动吻合器,连接杆的外部结构比较复杂,不便于对外壳内部进行密封;对于具有旋转功能的电动吻合器,由于外壳需可旋转地设置,导致对外壳内部的密封变得更加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吻合器连接杆的密封结构,可以对外壳内部进行密封。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吻合器连接杆的密封结构,所述连接杆用于连接钉匣和动力手柄,该连接杆包括外壳和用于钉匣与连接杆连接时执行解锁/锁紧操作的执行机构,所述执行机构一部分位于外壳内,另一部分伸出外壳,执行机构伸出外壳的部分或者穿过外壳的部分与外壳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采用上述结构,在执行机构伸出外壳的位置设置密封结构,在操作执行机构的过程中,可以对外壳内部进行密封,从而有效防止液体从该位置进入外壳内,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保护外壳内的传动组件。进一步,所述执行机构包括设置于外壳内的执行杆和设置于外壳外的拨钮,所述拨钮通过驱动杆与执行杆相连,所述密封结构设置在所述驱动杆与外壳之间。进一步,所述外壳上沿前后方向开设有密封通道,所述驱动杆沿前后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密封通道内,并与密封通道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通过上述结构,在操作拨钮时,驱动杆在密封通道内前后滑动,滑动过程中通过第一密封圈保持密封,与拨钮和执行杆的动作不产生干涉。进一步,所述拨钮设置在外壳顶部,所述执行杆后端向上弯折形成弯折部,所述驱动杆一端与弯折部连接,另一端与拨钮连接。拨钮设置在顶部,便于操作,执行杆向上弯曲便于与拨钮通过水平设置的驱动杆连接。进一步,所述驱动杆外壁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圈设置在该密封槽内。进一步,所述连接杆还包括与外壳后部连接的支撑座以及与外壳前端连接的外管,所述外壳与支撑座之间以及外壳与外管之间分别密封。相对于传动吻合器结构得到简化,外管、外壳和支撑座构成的空间内用于安装传动组件,在外壳与支撑座、外管之间设置密封,进一步防止液体从外部进入外壳内。进一步,所述外壳可旋转地套在支撑座上,并通过设置在支撑座上的锁套轴向限位;所述锁套套在外壳上,并与外壳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进一步,所述锁套后部套在支撑座上,与支撑座螺纹连接,所述锁套前端卡在外壳外壁设置的凸台上。进一步,所述外壳前端内同轴地设置有连接座,所述外管后端与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与外壳之间密封。进一步,所述连接座与外壳焊接;或者连接座与外壳通过螺钉连接,连接座外壁与外壳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如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执行机构伸出外壳的位置设置密封结构,在操作执行机构的过程中,可以对外壳内部进行密封,从而有效防止液体从该位置进入外壳内,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保护外壳内的传动组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零件标号说明1-外壳;21-执行杆;22-弯折部;23-驱动杆;24-拨钮;25-第一密封圈;3-支撑座;4-外管;5-锁套;6-连接座;7-螺钉;8-第二密封圈;9-第三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本例中所述前后方向,是以操作吻合器的状态为参考,吻合器朝向患者的一方为前方,背离患者的一方为后方,即钉匣在连接杆之前,动力手柄在连接杆之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吻合器连接杆的密封结构,所述连接杆用于连接钉匣和动力手柄,该连接杆包括外壳1和执行机构,其中,执行机构用于钉匣与连接杆连接时执行解锁和锁紧的操作,关键在于,执行机构一部分位于外壳1内,另一部分伸出外壳1,执行机构伸出外壳1的部分与外壳1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或者执行机构穿过外壳1的部分与外壳1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在操作执行机构的过程中,实现与外壳1之间的密封,从而有效防止液体从该位置进入外壳1内,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保护外壳1内的传动组件。作为优选,执行机构包括设置于外壳1内的执行杆21和设置于外壳1外的拨钮24,拨钮24通过驱动杆23与执行杆21相连,密封结构设置在驱动杆23与外壳1之间。具体地,在外壳1上沿前后方向(即外壳1的轴向)开设有密封通道,驱动杆23沿前后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密封通道内,在驱动杆23外壁开设有一圈密封槽,密封槽内安装有第一密封圈25,在驱动杆23前后滑动过程中,该第一密封圈25保持与密封通道内壁接触。通过上述结构,在操作拨钮24时,驱动杆23在密封通道内前后滑动,滑动过程中通过第一密封圈25保持密封,与拨钮24和执行杆21的动作不产生干涉。为便于操作,所述拨钮24设置在外壳1顶部外,执行杆21后端向上弯折形成弯折部22,驱动杆23一端与弯折部22连接,另一端与拨钮24连接。执行杆21向上弯曲便于驱动杆23的水平设置。实施例2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例中的连接杆还包括与外壳1后部连接的支撑座3以及与外壳1前端连接的外管4,外壳1与支撑座3之间以及外壳1与外管4之间分别密封。相对于传动吻合器结构得到简化,外管4、外壳1和支撑座3构成的空间内用于安装传动组件,在外壳1与支撑座3、外管4之间设置密封,进一步防止液体从外部进入外壳1内。作为优选,本例中连接杆应用于具有旋转功能的吻合器,所述外壳1可旋转地套在支撑座3前部外,并通过设置在支撑座3上的锁套5轴向限位;使得外壳1与支撑座3之间可相对转动,而不轴向移动;该锁套5套在外壳1上,并与外壳1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8,从而将外壳1与支撑座3之间连接和密封,支撑座3用于安装执行弯曲、旋转和击发的传动轴和动力接口等部件,其余传动组件设置在外壳1和外管4内。为便于安装,锁套5后部套在支撑座3上,与支撑座3螺纹连接,锁套5前端内翻并卡在外壳1外壁设置的凸台上。作为优选,所述外壳1前端内同轴地设置有连接座6,外管4后端伸入连接座6内与连接座6焊接,所述连接座6外壁与外壳1内壁之间密封。本例中,连接座6与外壳1通过螺钉7连接,从而可同步旋转,在连接座6外壁与外壳1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9。具体地第三密封圈9安装在外壳1内壁上或连接座6外壁上。另一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吻合器连接杆的密封结构,所述连接杆用于连接钉匣和动力手柄,该连接杆包括外壳和用于钉匣与连接杆连接时执行解锁/锁紧操作的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机构一部分位于外壳内,另一部分伸出外壳,执行机构伸出外壳的部分或者穿过外壳的部分与外壳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吻合器连接杆的密封结构,所述连接杆用于连接钉匣和动力手柄,该连接杆包括外壳和用于钉匣与连接杆连接时执行解锁/锁紧操作的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机构一部分位于外壳内,另一部分伸出外壳,执行机构伸出外壳的部分或者穿过外壳的部分与外壳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吻合器连接杆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机构包括设置于外壳内的执行杆和设置于外壳外的拨钮,所述拨钮通过驱动杆与执行杆相连,所述密封结构设置在所述驱动杆与外壳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吻合器连接杆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沿前后方向开设有密封通道,所述驱动杆沿前后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密封通道内,并与密封通道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吻合器连接杆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钮设置在外壳顶部,所述执行杆后端向上弯折形成弯折部,所述驱动杆一端与弯折部连接,另一端与拨钮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吻合器连接杆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毅军钟定恩黄勇吴治中张兴伟曾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西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