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直顶升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0069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1 0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顶升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竖直顶升机构,包括固定部、顶升驱动部和升降部,固定部包括基板、升降部包括平行于基板的升降板,升降板的下部设有同向的若干滑轨,顶升驱动部包括可沿滑轨活动的若干滑块,滑块分为左滑块和右滑块,左滑块上设有左滑槽,右滑块上设有右滑槽,左滑槽与右滑槽形状对称;基板上设有与滑块一一对应的限位装置,限位装置穿入滑槽内并提供滑块向上的升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两个限位装置分别对左右滑块提供斜向上的接触力,两个接触力的合力向上,使升降板会竖直升降,适合短距离升降驱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竖直顶升机构
本技术涉及顶升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竖直顶升机构。
技术介绍
顶升是机械作业中的常见操作,广泛运用在各种加工场合。顶升可以通过气缸完成,但提升力受到气缸负载限制;为了提高负载也可能采用成本更高的提升设备或复杂的机械。成本与负载往往无法兼得。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竖直顶升机构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竖直顶升机构,能够低成本地实现高负荷短距离的升降动作。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竖直顶升机构,包括固定部、顶升驱动部和升降部,固定部包括基板,升降部包括平行于基板的升降板,升降板的下部设有同向的若干滑轨,顶升驱动部包括可沿滑轨活动的若干滑块,滑块分为左滑块和右滑块,左滑块上设有左滑槽,右滑块上设有右滑槽,左滑槽与右滑槽形状对称;基板上设有与滑块一一对应的限位装置,限位装置穿入滑槽内并提供滑块向上的升力;左滑块固定于左连杆上,左连杆受到一水平移动装置驱动沿滑轨水平移动,右滑块固定于右连杆上,右连杆受到另一水平移动装置驱动沿滑轨水平移动;水平移动装置固定于升降板上。具体的,所述左滑块有两个并固定于左连杆的两端,所述右滑块有两个并固定于右连杆的两端,四个滑块支撑升降板的四角。进一步的,所述基板上立设有若干穿过升降板的导柱。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板上固定有套在导柱上的套筒。具体的,所述限位装置上设有能在滑槽内滑动的凸轮。进一步的,所述滑槽包括提升段,提升段的中心线相对水平面的斜度小于1。进一步的,所述滑槽包括位于提升段末端的水平段。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两个限位装置分别对左右滑块提供斜向上的接触力,两个接触力的合力向上,使升降板会竖直升降,适合短距离升降驱动。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竖直顶升机构的立体图;图2为实施例竖直顶升机构去除升降板后的俯视图。图中数字表示:1-基板,11-限位装置,111-凸轮,12-导柱;2-升降板,21-滑轨,22-套筒;3a-左滑块,31a-左滑槽;3b-右滑块,31b-右滑槽;4a-左连杆,4b-右连杆;5-水平移动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竖直顶升机构,包括固定部、顶升驱动部和升降部,固定部包括基板1、升降部包括平行于基板1的升降板2,升降板2的下部设有同向的若干滑轨21,顶升驱动部包括可沿滑轨21活动的若干滑块,滑块分为左滑块3a和右滑块3b,左滑块3a上设有左滑槽31a,右滑块3b上设有右滑槽31a,左滑槽31a与右滑槽31b形状对称;基板1上设有与滑块一一对应的限位装置11,限位装置11穿入滑槽内并提供滑块向上的升力;左滑块3a固定于左连杆4a上,左连杆4a受到一水平移动装置5驱动沿滑轨21水平移动,右滑块3b固定于右连杆4b上,右连杆4b受到另一水平移动装置5驱动沿滑轨21水平移动;水平移动装置5固定于升降板2上。水平移动装置5可以是气缸、直线轴承等实现直线驱动的部件。两个水平移动装置5会驱动左滑块3a和右滑块3b接近或远离,因为左右滑块均受到限位装置11的限制,所以左右滑块会带着升降板2升降。因为左滑槽31a与右滑槽31b形状对称,所以限位装置11对左右滑块的接触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总是等大反向的,所以理论上说升降板2会竖直升降。本技术通过两个限位装置11分别对左右滑块3a、3b提供斜向上的接触力,两个接触力的合力向上,使升降板会竖直升降,适合短距离升降驱动。如图1和图2所示,左滑块3a有两个并固定于左连杆4a的两端,右滑块3b有两个并固定于右连杆4b的两端,四个滑块支撑升降板2的四角。这种四点提升的结构会让升降更为稳定。如图1所示,基板1上立设有若干穿过升降板2的导柱12。因为左右滑块与限位装置11之间尚有很高的自由度,所以升降板2存在晃动的可能,采用导柱12就可以提高升降板2升降的平行度。如图1所示,升降板2上固定有套在导柱12上的套筒22。套筒22会增加与导柱12的接触面,提高升降的稳定性。如图1所示,限位装置11上设有能在滑槽(左滑槽31a或右滑槽31b)内滑动的凸轮111。凸轮111与滑槽之间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一方面降低运动力,另一方面避免过大的噪音。如图1所示,滑槽(左滑槽31a或右滑槽31b)包括提升段,提升段的中心线相对水平面的斜度小于1。按照力的分解规则,在水平移动装置5输出的驱动力相同的情况下,斜度越小,提升力越大。这使本装置可以适用低驱动高负载的场合。如图1所示,滑槽(左滑槽31a或右滑槽31b)包括位于提升段末端的水平段。水平段可以限制升降的最高位置或最低位置,实现工作高度的准确控制。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竖直顶升机构,包括固定部、顶升驱动部和升降部,固定部包括基板,升降部包括平行于基板的升降板,其特征在于:升降板的下部设有同向的若干滑轨,顶升驱动部包括可沿滑轨活动的若干滑块,滑块分为左滑块和右滑块,左滑块上设有左滑槽,右滑块上设有右滑槽,左滑槽与右滑槽形状对称;基板上设有与滑块一一对应的限位装置,限位装置穿入滑槽内并提供滑块向上的升力;左滑块固定于左连杆上,左连杆受到一水平移动装置驱动沿滑轨水平移动,右滑块固定于右连杆上,右连杆受到另一水平移动装置驱动沿滑轨水平移动;水平移动装置固定于升降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竖直顶升机构,包括固定部、顶升驱动部和升降部,固定部包括基板,升降部包括平行于基板的升降板,其特征在于:升降板的下部设有同向的若干滑轨,顶升驱动部包括可沿滑轨活动的若干滑块,滑块分为左滑块和右滑块,左滑块上设有左滑槽,右滑块上设有右滑槽,左滑槽与右滑槽形状对称;基板上设有与滑块一一对应的限位装置,限位装置穿入滑槽内并提供滑块向上的升力;左滑块固定于左连杆上,左连杆受到一水平移动装置驱动沿滑轨水平移动,右滑块固定于右连杆上,右连杆受到另一水平移动装置驱动沿滑轨水平移动;水平移动装置固定于升降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直顶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磊李先奇蒋序帆肖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博众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