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旋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9473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1 0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废气净化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水旋塔,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塔体以及塔体下端的水箱,塔体内具有被分隔板件分隔形成的进气室和气液分离室,并且进气室、气液分离室下端与水箱连通的,所述塔体上设置有与进气室连通的进气口以及与气液分离室连通的出气口,塔体内设置有通过水源供水形成有水幕,所述水幕至少位于气液分离室内或进气室的侧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长久有效的进行废气净化处理的效果。

A Water Turre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exhaust gas purification equipment, more specifically, it relates to a water rotary tower, whose technical scheme essentials include a tower body and a water tank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tower body. The tower body has an air intake chamber and a gas-liquid separation chamber separated by a separating plate, and the air intake chamber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gas-liquid separation chamber are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tank. The tow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inlet connected with the air intake chamber and an air inlet chamber as well as a gas-liquid separation chamber. The air outlet connected with the gas-liquid separation chamber is arranged in the tower body to form a water curtain through water supply. The water curtain is at least locat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gas-liquid separation chamber or the intake chamb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effect of long-term and effective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旋塔
本技术涉及废气净化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水旋塔。
技术介绍
在工业喷涂加工过程中,一部分没有喷涂在工件上的漆雾会漂浮在环境中,这部分漆雾需要使用废气净化设备对其进行处理以防止空气污染。目前,现有技术中申请公布号为CN105771609A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离心喷淋塔,包括壳体,壳体的下部为下部空腔,壳体的下部空腔处设有用于烟气进入的进烟口,壳体的顶部设有用于脱硫后的烟气排放的排烟口,壳体的底部设有用于排放反应后的吸收剂的液体出口,壳体内腔中设有用于向壳体内腔喷洒吸收剂的喷淋层,喷淋层上部、相邻两喷淋层之间、喷淋层底部中的至少一处设有用于使整个壳体内腔的烟气在离心力作用下以螺旋状或旋流状的流动轨迹高速运动以增加烟气与吸收剂的接触次数和接触强度的旋转机构。但是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中,因为喷嘴内的喷水通道的尺寸较小,喷嘴在长期使用后容易被水中杂质以及附着在喷嘴上凝固后的漆雾所堵塞,进而降低净化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水旋塔,其优势在于可长久有效的进行废气净化处理。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水旋塔,包括塔体以及塔体下端的水箱,塔体内具有被分隔板件分隔形成的进气室和气液分离室,并且进气室、气液分离室下端与水箱连通,所述塔体上设置有与进气室连通的进气口以及与气液分离室连通的出气口,塔体内设置有通过水源供水形成有水幕,所述水幕至少位于气液分离室内或进气室的侧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出气口上连接一根出气管,然后将出气管与风机连接,在进气口连接一根已经通入漆雾的进气管,然后启动风机能够将漆雾吸入至进气室中,水幕下端受到风机吸力的影响散乱呈水珠并且让漆雾溶于其中,溶于漆雾的水珠,较大的受重力的作用落在水箱中,而较小的继续被风机吸向出气口,并且水珠继续向出气口前进的过程中会粘附在气液分离室的内壁上并且最终滑落至水箱中,而空气则继续被吸入至出气口中并最终排入空气中,从而实现了将空气中漂浮的漆雾溶于水,并且达到了净化空气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液分离室的侧壁上设置有一片或多片的倾斜设置的挡水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较小的溶有漆雾的水珠在向出气口前进的过程中被粘附在挡水板上,而空气则绕过挡水板进入出气口,从而更好的实现了气液分离,减少水珠进入出气口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水幕下方的所述挡水板远离与气液分离室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锯齿,进气室内壁的下端同样具有锯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流至水幕的下方与锯齿接触后变得紊乱成多股细小的水流,此时细小的水流被风机吸引后容易变成更小的水珠,从而能够更有效的吸附雾气。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水幕上方的所述挡水板远离与气液分离室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滴水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细小的水珠粘附在挡水板上后会沿着挡水板流至滴水沿,并且在滴水沿上滴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相邻的挡水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两端与相邻的挡水板固定连接,最下方的挡水板通过支撑杆与气液分离室的内壁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为挡水板提供了支撑力,增强了挡水板以及气液分离室的结构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水循环机构,所述水循环机构包括与水箱连通的水泵,所述水泵通过供水管可为设置在气液分离室或进气室的内壁上的储水槽供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泵将水箱中的水输送至储水槽中,水从储水槽中溢出沿着进气室或者气液分离室的内壁流下形成水幕,水幕的水流入水箱后可循环利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水槽内设置有一根两端封堵的控水管,所述控水管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出水孔,所述控水管通过连接管与供水管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从出水孔流出使得储水槽中的水能够在储水槽上沿其长度方向的各个位置均匀的溢出储水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与水箱连通的补水机构,所述补水机构包括补给箱,所述补给箱上设置有与补水管相连的补水孔,所述补水孔连接有浮球组件,所述补给箱上还设置有与水箱连通的溢水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补水孔接入一根补水管供水,水从补水管补入补水箱后可通过溢水孔流向水箱,从而弥补了水箱中的因为蒸发或被吸入出气口的水,使得水箱中的水位始终保持在一个确定的位置上,当水箱中的水位高于溢水孔时浮球组件上浮堵塞补水孔,防止补水箱中的水位过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箱上端开口,所述气液分离室的下端位于水箱的上端开口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工作人员直接通过水箱上端的开口观察水箱中的水质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箱底面倾斜设置,水箱底面较低一侧的水箱侧壁上设有换水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箱中的水在吸收了较多的漆雾变的浑浊后可通过打开换水孔,让水从排水孔流出以更换水箱中的水。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将含有漆雾的空气吸入进气室中与水幕中的水混合从而吸收了空气中的漆雾,在经过气液分离室将溶有漆雾的水与空气分离,从而实现了净化空气的效果;2、水幕的水源由水箱中的水提供,而水幕的水又会流落至水箱中,从而实现了水箱中水的循环利用,节约了水资源;3、设置补水机构,能够让水箱中的水始终处于一个确定的水位,使得本水帘柜能够长期运作,而不需要定时人工向水箱中加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展示补水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塔体;2、水箱;3、分隔板件;4、进气室;5、气液分离室;6、换水孔;7、进气口;8、出气口;9、第一水幕组件;10、储水槽;11、控水管;12、出水孔;13、水泵;14、供水管;15、第二水幕组件;16、挡水板;17、锯齿;18、滴水沿;19、支撑杆;20、集水板;21、出水槽;22、补给箱;23、补水孔;24、浮球组件;25、溢水孔;26、溢水管;27、回水板。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种水旋塔,如图1所示,包括塔体1以及设置在塔体1下方的水箱2,塔体1中通过板材制成的分隔板件3分隔形成进气室4以及将进气室4包围的气液分离室5,塔体1内部空间对称设置,并且进气室4与气液分离室5的下端与水箱2连通。在进气室4内以及气液分离室5内还设置有能够吸废气的水幕,塔体1侧壁上开设有与进气室4连通的进气口7,而塔体1的顶部开设有与气液分离室5连通的出气口8;还包括有将水箱2中的水输入至塔体1内作为水幕水源的水循环机构。如图2、3所示,进气室4内圆形的进气口7两侧的分隔板件3上设置有第一水幕组件9,第一水幕组件9包括有利用板材拼接形成的储水槽10,储水槽10沿着进气口7轴线方向设置,并且其两端与塔体1内壁接触。储水槽10中安放有一根与储水槽10等长的控水管11,控水管11的两端封堵,且控水管11表面上沿其长度方向等距的开设有与控水管11内部连通的出水孔12。向控水管11内输入水,水能够从储水槽10均匀的溢出,从储水槽10溢出的水沿着进气室4的内壁下流形成水幕。如图1、2所示,水循环机构包括安装在塔体1外部并与水箱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旋塔,其特征是:包括塔体(1)以及塔体(1)下端的水箱(2),塔体(1)内具有被分隔板件(3)分隔形成的进气室(4)和气液分离室(5),并且进气室(4)、气液分离室(5)下端与水箱(2)连通,所述塔体(1)上设置有与进气室(4)连通的进气口(7)以及与气液分离室(5)连通的出气口(8),塔体(1)内设置有通过水源供水形成有水幕,所述水幕至少位于气液分离室(5)内或进气室(4)的侧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旋塔,其特征是:包括塔体(1)以及塔体(1)下端的水箱(2),塔体(1)内具有被分隔板件(3)分隔形成的进气室(4)和气液分离室(5),并且进气室(4)、气液分离室(5)下端与水箱(2)连通,所述塔体(1)上设置有与进气室(4)连通的进气口(7)以及与气液分离室(5)连通的出气口(8),塔体(1)内设置有通过水源供水形成有水幕,所述水幕至少位于气液分离室(5)内或进气室(4)的侧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旋塔,其特征是:所述气液分离室(5)的侧壁上设置有一片或多片的倾斜设置的挡水板(1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旋塔,其特征是:位于水幕下方的所述挡水板(16)远离与气液分离室(5)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锯齿(17),进气室(4)内壁的下端同样具有锯齿(17)。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旋塔,其特征是:位于水幕上方的所述挡水板(16)远离与气液分离室(5)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滴水沿(18)。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旋塔,其特征是:相邻的挡水板(16)之间设置有支撑杆(19),所述支撑杆(19)两端与相邻的挡水板(16)固定连接,最下方的挡水板(16)通过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澄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