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茂盛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前门锁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9231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汽车前门锁体装置是由盒体、盒盖、锁底板等所组成,通过在盒体内所设置的电机对双联齿轮的转动,从而带动开启杠杆的相对移动,解除了汽车车门锁的自锁装置,达到了利用遥控信号来开启或关闭汽车车门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对通过设置在盒内锁芯开启摇臂的拨动,方便从车内开启或关闭汽车车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机电一体化设计、安全可靠、自动化集成程度高等特性。(*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汽车车门锁体装置,特别是涉及到 一种汽车前门锁体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汽车前、后门用锁也显得越来越成 熟,旧式的机械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 一方面旧式机械锁安全 性能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在操作使用上也显得很不方便,并 存在着重码的钥匙很多, 一把钥匙可以开许多辆车;被窃后,很容易复制 出很多把完全相同的钥匙,给车主带来很大的损失;被窃的同时,还不能 自动报警,开车门、关车门也很不方便等储多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汽车前门锁体装置,它 能很好地克服以上老式锁体所存在的缺陷,不但能采用遥控的方法来开启 或关闭车门,同时还能同时控制汽车的其它门的开启或关闭,从而确保了 汽车的安全性能,大大方便了车主的操作和使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 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前门锁体装置是由盒体、盒盖、锁底板所组成,其特 征在于在所述盒体一侧的底部设置有电机和棘轮固定轴,在棘轮固定轴 上设有双联齿轮,双联齿轮的下端齿轮与电机的蜗杆相互啮合;双联齿轮 的上端齿轮与设在底部齿轮固定轴上的大齿轮相互啮合;在所述的大齿轮 上设置有凸点,该凸点插入在开启杠杆一端所开的凹槽内;所述的开启杠 杆设有三个端点, 一个端点设到开启杠杆的一端,而另一端设有的二个端点分别与棘轮和棘爪连动板相连接;所述的棘轮通过内开摇臂固定轴与内 开摇臂相连接;所述的棘爪连动板被棘爪连动板轴固定在盒体的底部;在 所述的棘爪连动板上设有一凹槽,凹槽的一凸点卡在棘爪的一侧,棘爪设 置在棘爪连动板轴上,所述棘爪连动板轴设在盒体的底部;在棘爪连动板 的一端设有连接孔,该连接孔通过连接板与外开摇臂相连;所述的开启杠 杆在其头部焊有开启杠杆铆块,在其中部开有一通孔,开启杠杆轴穿过锁 芯开启摇臂所开的通孔和开启杠杆所开的通孔将其固定在盒体的底部;所 述的锁芯开启摇臂上设有一拨块,拨块卡在开启杠杆中部所开的凹槽内。 本技术采用机电一体化设计,可以很方便的实现锁体开启或关闭的自 动化控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汽车前门锁体装置的结构爆炸图; 1.开启杠杆铆块,2.棘轮固定轴,3.电机,4.开启杠杆, 5.棘轮,6.盒盖,7.内开摇臂,8.内开摇臂固定轴,9.锁 芯开启摇臂,10.锁底板,11.棘轮限位块,12.棘爪连动板轴, 13.棘爪,14.内锁止摇臂,15.盒体,16.棘爪固定轴,17.棘 爪连动板,18.连接板轴,19.棘轮减震垫,20.拨动块,21.连 接板,22.外开摇臂,23.双联齿轮,24.接线板座,25.齿轮 固定轴,26.大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图中, 一种汽车前门锁体装置是由盒体15、盒盖6、锁底板10所 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盒体15 —侧的底部设置有电机3和棘轮固定 轴2,在棘轮固定轴2上设有双联齿轮23,双联齿轮23的下端齿轮与电 机3的蜗杆相互啮合;双联齿轮23的上端齿轮与设在底部齿轮固定轴25 上的大齿轮26相互啮合;在所述的大齿轮26上设置有凸点,该凸点插入 在开启杠杆4一端所开的凹槽内;所述的开启杠杆4设有三个端点, 一个 端点设到开启杠杆4的一端,而另一端设有的二个端点分别与棘轮5和棘 爪连动板17相连接;所述的棘轮5通过内开摇臂固定轴8与内开摇臂7 相连接;所述的棘爪连动板17被棘爪连动板轴12固定在盒体15的底部; 在所述的棘爪连动板17上设有一凹槽,凹槽的一凸点卡在棘爪13的一侧, 棘爪13设置在棘爪连动板轴12上,所述棘爪连动板轴12设在盒体15的 底部;在棘爪连动板17的一端设有连接孔,该连接孔通过连接板21与外 开摇臂22相连;所述的开启杠杆4在其头部焊有开启杠杆铆块1,在其 中部开有一通孔,开启杠杆4轴穿过锁芯开启摇臂9所开的通孔和开启杠 杆4所开的通孔将其固定在盒体15的底部;所述的锁芯开启摇臂9上设 有一拨块,拨块卡在开启杠杆4中部所开的凹槽内。具体实施时,当驾驶 员手握钥匙给汽车发出一开启汽车门门锁的信号后,汽车电脑将会立即给 汽车前门锁体发出开启汽车车门信号,并接通电源,此时,设置在汽车前 门锁体盒体内的电机开始转动,带动蜗轮和双联齿轮,双联齿轮的旋转,又带动了大齿轮的转动。此时,设置在大齿轮上的凸点因为是设在开启杠 杆一端的凹槽内,凸点拨动开启杠杆移动,设在开启杠杆另一端的二个端 点一个解除锁体的自锁装置,也就是挡住棘爪移动的挡块,另一个端点将 力传递到棘爪连动板上,棘爪连动板打开内锁止摇臂,使设在锁底板内的锁打开;而设在开启杠杆上的锁芯开启摇臂是驾驶员在汽车内时,打开汽 车门的装置,当扳动锁芯开启摇臂时,因锁芯开启摇臂和开启杠杆同设置 在开启杠杆轴上,且锁芯开启摇臂的一端所设的拨块卡在开启杠杆中部所 开的凹槽内;扳动锁芯开启摇臂,拨块也就相应地拨动开启杠杆移动,同 样,也就会解除汽车门的自锁装置,达到开启或关闭汽车门锁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前门锁体装置是由盒体(15)、盒盖(6)、锁底板(10)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盒体(15)一侧的底部设置有电机(3)和棘轮固定轴(2),在棘轮固定轴(2)上设有双联齿轮(23),双联齿轮(23)的下端齿轮与电机(3)的蜗杆相互啮合;双联齿轮(23)的上端齿轮与设在底部齿轮固定轴(25)上的大齿轮(26)相互啮合;在所述的大齿轮(26)上设置有凸点,该凸点插入在开启杠杆(4)一端所开的凹槽内;所述的开启杠杆(4)设有三个端点,一个端点设到开启杠杆(4)的一端,而另一端设有的二个端点分别与棘轮(5)和棘爪连动板(17)相连接;所述的棘轮(5)通过内开摇臂固定轴(8)与内开摇臂(7)相连接;所述的棘爪连动板(17)被棘爪连动板轴(12)固定在盒体(15)的底部;在所述的棘爪连动板(17)上设有一凹槽,凹槽的一凸点卡在棘爪(13)的一侧,棘爪(13)设置在棘爪连动板轴(12)上,所述棘爪连动板轴(12)设在盒体(15)的底部;在棘爪连动板(17)的一端设有连接孔,该连接孔通过连接板(21)与外开摇臂(22)相连;所述的开启杠杆(4)在其头部焊有开启杠杆铆块(1),在其中部开有一通孔,开启杠杆(4)轴穿过锁芯开启摇臂(9)所开的通孔和开启杠杆(4)所开的通孔将其固定在盒体(15)的底部;所述的锁芯开启摇臂(9)上设有一拨块,拨块卡在开启杠杆(4)中部所开的凹槽内。专利摘要本技术一种汽车前门锁体装置是由盒体、盒盖、锁底板等所组成,通过在盒体内所设置的电机对双联齿轮的转动,从而带动开启杠杆的相对移动,解除了汽车车门锁的自锁装置,达到了利用遥控信号来开启或关闭汽车车门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对通过设置在盒内锁芯开启摇臂的拨动,方便从车内开启或关闭汽车车门。本技术具有机电一体化设计、安全可靠、自动化集成程度高等特性。文档编号E05B65/20GK201141247SQ200720129729公开日2008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5日专利技术者彭寿良, 红 戴, 朱程章 申请人:曹茂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前门锁体装置是由盒体(15)、盒盖(6)、锁底板(10)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盒体(15)一侧的底部设置有电机(3)和棘轮固定轴(2),在棘轮固定轴(2)上设有双联齿轮(23),双联齿轮(23)的下端齿轮与电机(3)的蜗杆相互啮合;双联齿轮(23)的上端齿轮与设在底部齿轮固定轴(25)上的大齿轮(26)相互啮合;在所述的大齿轮(26)上设置有凸点,该凸点插入在开启杠杆(4)一端所开的凹槽内;所述的开启杠杆(4)设有三个端点,一个端点设到开启杠杆(4)的一端,而另一端设有的二个端点分别与棘轮(5)和棘爪连动板(17)相连接;所述的棘轮(5)通过内开摇臂固定轴(8)与内开摇臂(7)相连接;所述的棘爪连动板(17)被棘爪连动板轴(12)固定在盒体(15)的底部;在所述的棘爪连动板(17)上设有一凹槽,凹槽的一凸点卡在棘爪(13)的一侧,棘爪(13)设置在棘爪连动板轴(12)上,所述棘爪连动板轴(12)设在盒体(15)的底部;在棘爪连动板(17)的一端设有连接孔,该连接孔通过连接板(21)与外开摇臂(22)相连;所述的开启杠杆(4)在其头部焊有开启杠杆铆块(1),在其中部开有一通孔,开启杠杆(4)轴穿过锁芯开启摇臂(9)所开的通孔和开启杠杆(4)所开的通孔将其固定在盒体(15)的底部;所述的锁芯开启摇臂(9)上设有一拨块,拨块卡在开启杠杆(4)中部所开的凹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程章戴红彭寿良
申请(专利权)人:曹茂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