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压缩机和阀组装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和阀组装体。
技术介绍
近些年来,进行中间压制冷剂的注入的压缩机已被普及。通常,在进行中间压制冷剂的注入的种类的压缩机中,在注入管道与压缩机构之间的注入通路设置有止回阀(例如,专利文献1(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第103423163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上述种类的压缩机中,在止回阀关闭时,在注入通路中的比止回阀靠压缩室侧的空间内会蓄积被压缩的制冷剂。进而,有时该被压缩的制冷剂向低压侧压缩室回流而引起再膨胀和再压缩,使压缩机的压缩效率降低。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压缩效率高的压缩机。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面的阀组装体在压缩机中使用,该压缩机具有:压缩机构,其对压缩室内的低压制冷剂进行压缩而使其成为高压制冷剂;以及注入管道,其用于向压缩室内供给中间压制冷剂。此外,阀组装体被设置在压缩室与注入管道之间。这里,阀组装体具有开口形成部件、阀主体和弹簧部件。开口形成部件形成开口。阀主体根据从注入管道供给的制冷剂的压力与压缩室内的压缩中途的制冷剂的压力之差而移动,在从压缩室侧移动到注入管道侧时封闭开口。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阀组装体(80、280),其在压缩机(100、200)中使用,该压缩机(100、200)具有:压缩机构(50、150),其对压缩室(C1、S1、S2)内的低压制冷剂进行压缩而使其成为高压制冷剂;以及注入管道(90),其用于向所述压缩室内供给中间压制冷剂,其中,所述阀组装体被设置在所述压缩室与所述注入管道之间,该阀组装体具有:开口形成部件(81、281),其形成开口(81a、281a);阀主体(82、282),其根据从所述注入管道供给的制冷剂的压力与所述压缩室内的压缩中途的制冷剂的压力之差而移动,在从所述压缩室侧移动到所述注入管道侧时封闭所述开口;以及弹簧部件(83、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6.22 JP 2016-1234211.一种阀组装体(80、280),其在压缩机(100、200)中使用,该压缩机(100、200)具有:压缩机构(50、150),其对压缩室(C1、S1、S2)内的低压制冷剂进行压缩而使其成为高压制冷剂;以及注入管道(90),其用于向所述压缩室内供给中间压制冷剂,其中,所述阀组装体被设置在所述压缩室与所述注入管道之间,该阀组装体具有:开口形成部件(81、281),其形成开口(81a、281a);阀主体(82、282),其根据从所述注入管道供给的制冷剂的压力与所述压缩室内的压缩中途的制冷剂的压力之差而移动,在从所述压缩室侧移动到所述注入管道侧时封闭所述开口;以及弹簧部件(83、283),其相对于所述开口被配置在所述注入管道侧,对所述阀主体向所述注入管道侧的方向施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组装体,其中,所述阀组装体还具有可动部(84、284),该可动部(84、284)相对于所述开口在所述注入管道侧与所述阀主体连结,所述弹簧部件是按压弹簧,所述可动部从所述弹簧部件承受按压弹簧载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组装体,其中,所述开口形成部件还具有保持部(81b),该保持部(81b)包围所述弹簧部件的周围而对所述弹簧部件进行保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组装体,其中,所述保持部具有与所述可动部接触而限制所述可动部的动作的接触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组装体,其中,所述开口形成部件还具有筒状部(281b),该筒状部(281b)与所述开口连通,所述阀主体插入到该筒状部(281b)的内部,所述弹簧部件被配置成包围所述筒状部的周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阀组装体,其中,所述筒状部具有与所述可动部接触而限制所述可动部的动作的接触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阀组装体,其中,所述接触部相对于所述开口形成部件的所述开口被配置在所述注入管道侧。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阀组装体,其中,所述可动部具有流路开口(84a、284a)。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组装体,其中,所述弹簧部件是相对于所述开口从所述注入管道侧与所述阀主体连结的拉伸弹簧。10.一种压缩机,该压缩机具有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阀组装体,其中,所述压缩机构具有:注入通路(51r、151r、153r),其使所述中间压制冷剂流出到所述压缩室内;以及收纳部(51k、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远藤千寻,增田正典,稻田幸博,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