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制造由含铪的镍基超合金制成的部件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含铪的镍基超合金的方法。
技术介绍
镍基超合金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术语“超合金”是指在高温和高压下对氧化、腐蚀、蠕变和循环应力(特别是机械应力或热应力)表现出极好耐性的复合合金。这些超合金的具体应用在于制造航空用部件,例如涡轮叶片。超合金可以通过所谓的“固溶化”处理来硬化。这种处理包括将合金加热到低于共晶温度的合适高温,并在该温度下保持足够长时间以使该合金的组成的元素浓度均匀化并控制金属间沉淀物的尺寸。该处理优化了材料的微观结构特性。为了进一步提高镍基超合金的抗氧化性,有意将铪加入其中。然而,超合金中铪的存在使得共晶体难以完全或几乎完全固溶化并且导致燃烧缺陷(burndefect)。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并提出一种用于制造含铪的镍基超合金的方法,该方法生产出一种保持铪在改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中的有益作用但没有难以固溶化的缺点的超合金。为此,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含铪的镍基单晶超合金部件的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该方法包括以下连续步骤:制造镍基、非铪掺杂的单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制造含铪的镍基单晶超合金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连续步骤:制造镍基、非铪掺杂的单晶超合金,由该超合金制造部件,在所述部件上直接沉积厚度在50nm和800nm之间的铪层,进行铪扩散处理,以在所述部件的表面上形成相互扩散层,从而获得含铪的镍基单晶超合金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6.10 FR 16553431.一种用于制造含铪的镍基单晶超合金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连续步骤:制造镍基、非铪掺杂的单晶超合金,由该超合金制造部件,在所述部件上直接沉积厚度在50nm和800nm之间的铪层,进行铪扩散处理,以在所述部件的表面上形成相互扩散层,从而获得含铪的镍基单晶超合金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铪层的沉积通过物理气相沉积(PVD)来进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铪层的沉积通过阴极溅射来进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铪层的沉积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来进行,优选通过选自低压化学气相沉积(LPCVD)、化学气相渗铝(CVA)、超高真空化学气相沉积(UHVCVD)、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常压化学气相沉积(APCVD)、原子层化学气相沉积(ALCVD)的技术来进行。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沉积在所述部件上的铪层的厚度在50nm和300nm之间。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铪扩散处理在真空下或在95体积%氩气和5体积%氦气的混合物下,通过将温度升至使所述部件达到500℃至1200℃之间的温度,保持该温度1小时至4小时并冷却所述部件直至其恢复至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玛尔·撒伯恩德吉,维尔日妮·杰凯特,
申请(专利权)人:赛峰集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