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8812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0 19:26
连杆机构(40)具备第一连杆部件(41)、第二连杆部件(43)、第三连杆部件(42)以及连杆罩(44)。第一连杆部件与电机(50)连结,并且通过电机的驱动而旋转。第二连杆部件与开闭吹出口(24)的开闭门(36)连结,该吹出口将用于调整车室内的温度的空调用空气向车室内吹出。第三连杆部件具有支承于固定部件(20)的旋转轴(421),并且将第一连杆部件和第二连杆部件连结。连杆罩以覆盖第一连杆部件的周围的方式配置。在连杆罩形成有向第三连杆部件突出的突出部(45)。

Connecting rod mechanism

The connecting rod mechanism (40) has a first connecting rod component (41), a second connecting rod component (43), a third connecting rod component (42) and a connecting rod cover (44).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compone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motor (50) and rotates through the drive of the motor.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compone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door (36) of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blow outlet (24), which blows out the air transfer air used to adjust the temperature in the car room into the car room. The third connecting rod component has a rotating shaft (421) supported on the fixed component (20) and connects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component with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component. The connecting rod cover is arranged in a manner that covers the surrounding area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component. A protruding part (45) protruding to the third connecting rod component is formed in the connecting rod c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连杆机构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本申请以在2016年6月29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128569号为基础,主张其优先权的利益,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作为参照编入本说明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杆机构,该连杆机构用于使设于吹出口的开闭门进行开闭动作,该吹出口将空调用空气向车室内吹出。
技术介绍
车辆用空调装置具有:多个吹出口,该吹出口将用于调整车室内的温度的空调用空气从空调壳体内的空气通路向车室内吹出;多个开闭门,该多个开闭门分别使这些吹出口开闭;连杆机构,该连杆机构与多个开闭门连结;以及电机,该电机经由连杆机构使开闭门开闭。以往,在专利文献1记载了这种连杆机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连杆机构具备模式连杆、第一连杆部件以及第二连杆部件。模式连杆形成为圆盘状。在模式连杆设有引导槽。在第一连杆部件的一端部形成有插入于模式连杆的引导槽的销。第一连杆部件的另一端部经由第二连杆部件与开闭门的旋转轴连结。第一连杆部件具有可旋转地支承于空调壳体的旋转轴。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连杆机构中,当模式连杆通过电机的驱动而旋转时,第一连杆部件的销沿着模式连杆的引导槽位移。第一连杆部件基于该销的位移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从而使第二连杆部件位移,除霜门进行开闭动作。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58941号公报在像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的连杆机构中的,第一连杆部件的旋转轴相对于空调壳体不固定,以防脱的程度插入于在空调壳体形成的插入孔。因此,从开闭门经由第二连杆部件施加于第一连杆部件的外力有可能导致第一连杆部件的姿势倾斜。具体而言,当将开闭门保持在以规定开度打开的状态时,开闭门受到基于从吹出口吹出的空调用空气的流动的风压。即,开闭门受到从空调壳体内向车室内的方向的风压,换言之受到使开闭门变为全闭状态的方向的风压。当基于该风压的外力作用于开闭门时,该外力经由第二连杆部件作用于第一连杆部件。当第一连杆部件的姿势基于该外力倾斜时,由于第二连杆部件的位置从适当的位置偏移,其结果,开闭门的位置向比规定开度的位置更靠全闭位置的方向偏移。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不能确保风量,有可能由于开闭门的开度变得微小而导致产生风噪。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开闭门的定位精度的连杆机构。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的连杆机构具备第一连杆部件、第二连杆部件、第三连杆部件。第一连杆部件与电机连结,并且通过电机的驱动而旋转。第二连杆部件与开闭吹出口的开闭门连结,该吹出口将用于调整车室内的温度的空调用空气向车室内吹出。第三连杆部件具有支承于固定部件的旋转轴,并且将第一连杆部件和第二连杆部件连结。在第一连杆部件形成有向第三连杆部件突出的突出部。并且,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的连杆机构具备第一连杆部件、第二连杆部件、第三连杆部件、连杆罩。第一连杆部件与电机连结,并且通过电机的驱动而旋转。第二连杆部件与开闭吹出口的开闭门连结,该吹出口将用于调整车室内的温度的空调用空气向车室内吹出。第三连杆部件具有支承于固定部件的旋转轴,并且将第一连杆部件和第二连杆部件连结。连杆罩以覆盖第一连杆部件的周围的方式配置。在连杆罩形成有向第三连杆部件突出的突出部。根据这些结构,在外力基于作用于开闭门的风压被施加于第三连杆部件,从而第三连杆部件的姿势倾斜的情况下,由于第三连杆部件与第一连杆部件的突出部或者连杆罩的突出部接触,因此也能够抑制第三连杆部件的倾斜。其结果,由于能够抑制第二连杆部件的位置偏移,因此能够提高开闭门的定位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表示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连杆机构的正面构造的主视图。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连杆机构的侧面构造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连杆机构的立体构造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沿图2的V-V线的截面构造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沿图2的VI-VI线的截面构造的剖视图。图7是表示比较例的连杆机构的截面构造的剖视图。图8是表示其他的实施方式的连杆机构的正面构造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连杆机构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对使用本实施方式的连杆机构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概要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车辆用空调装置10具备空调壳体20以及空调单元30。车辆用空调装置10设于车辆的仪表板的内部。在空调壳体20的内部形成有空气通路21。空气通路21是将空调用空气向车室内引导的通路。空调用空气是用于调整车室内的温度的空气。在空气通路21内,空气沿图中用箭头W表示的方向流动。在空调壳体20中的空气流动方向W的上游侧的部分形成有作为将空气从空调壳体20的外部向空气通路21内吸入的部分的外气吸入口22和内气吸入口23。外气吸入口22是将车室外的空气即外气向空气通路21内吸入的部分。内气吸入口23是将车室内的空气即内气向空气通路21内吸入的部分。在空调壳体20中的空气流动方向W的下游侧的部分形成有除霜吹出口24、面部吹出口25以及脚部吹出口26。除霜吹出口24将在空调壳体20内流动的空气向车辆的挡风玻璃的内表面吹出。面部吹出口25将在空调壳体20内流动的空气向驾驶员或者副驾驶座位的乘员吹出。脚部吹出口26将在空调壳体20内流动的空气向驾驶员或者副驾驶座位的乘员的脚边吹出。空调单元30基于从外气吸入口22或者内气吸入口23导入到空气通路21的空气生成空调用空气。空调单元30具备鼓风机31、蒸发器32以及加热器芯33。鼓风机31配置于外气吸入口22和内气吸入口23的空气流动方向W的下游侧。鼓风机31基于通电而旋转,从而在空气通路21内产生空气流。通过鼓风机31的通电量的调整,调整在空气通路21内流动的空气的风量,换言之空调用空气的风量。蒸发器32配置于鼓风机31的空气流动方向W的下游侧。蒸发器32是未图示的制冷循环的结构要素。制冷循环除蒸发器32之外还包括压缩机、冷凝器、以及膨胀阀。在制冷循环中,制冷剂以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以及蒸发器32的顺序进行循环。在蒸发器32中,通过在流动于内部的制冷剂和空气通路21内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使制冷剂蒸发并气化。蒸发器32具有以下功能:利用制冷剂气化时的气化热量冷却空气通路21内的空气;以及对空气通路21内的空气进行除湿。加热器芯33配置于蒸发器32的空气流动方向W的下游侧。加热器芯33经由配管与未图示的发动机连接。发动机冷却水经由该配管在发动机和加热器芯33之间循环。加热器芯33将在其内部流动的发动机冷却水作为热源加热空气通路21内的空气。空调单元30还具备内外气切换门34、空气混合门35、除霜门36、面部门37、脚部门38、连杆机构40以及电机50。内外气切换门34使外气吸入口22和内气吸入口23开闭。在内外气切换门34位于图中用实线表示的内气导入位置的情况下,封闭外气吸入口22,并且使内气吸入口23开口。在这种情况下,车辆用空调装置10是将内气从内气吸入口23向空气通路21内吸入的内气循环模式。另一方面,在内外气切换门34位于图中用虚线表示的外气导入位置的情况下,封闭内气吸入口23,并且使外气吸入口22开口。在这种情况下,车辆用空调装置10是将外气从外气吸入口22向空气通路21内吸入的外气导入模式。空气混合门35对向加热器芯33流入的空气的风量和绕过加热器芯33的空气的风量的比率进行调整。具体而言,空气混合门35的位置能够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连杆部件(41),该第一连杆部件与电机(50)连结,并且通过所述电机的驱动而旋转;第二连杆部件(43),该第二连杆部件与开闭吹出口(24)的开闭门(36)连结,该吹出口将用于调整车室内的温度的空调用空气向车室内吹出;以及第三连杆部件(42),该第三连杆部件具有支承于固定部件(20)的旋转轴(421),并且将所述第一连杆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杆部件连结,在所述第一连杆部件形成有向所述第三连杆部件突出的突出部(45)。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6.29 JP 2016-1285691.一种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连杆部件(41),该第一连杆部件与电机(50)连结,并且通过所述电机的驱动而旋转;第二连杆部件(43),该第二连杆部件与开闭吹出口(24)的开闭门(36)连结,该吹出口将用于调整车室内的温度的空调用空气向车室内吹出;以及第三连杆部件(42),该第三连杆部件具有支承于固定部件(20)的旋转轴(421),并且将所述第一连杆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杆部件连结,在所述第一连杆部件形成有向所述第三连杆部件突出的突出部(4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门保持在从全闭位置打开规定开度的位置,所述突出部形成于所述第一连杆部件中的如下那样的部分:在将所述开闭门保持在所述规定开度的位置时与所述第三连杆部件相对的部分。3.一种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连杆部件(41),该第一连杆部件与电机(50)连结,并且通过所述电机的驱动而旋转;第二连杆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田俊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