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皮卡车的系留无人机回收方舱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8203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0 1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皮卡车的系留无人机回收方舱平台,包括底板、前挡板、后挡板、第一侧围板、第二侧围板、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一封板、第二封板,前挡板和后挡板相对设置,第一侧围板和第二侧围板相对设置,前挡板、后挡板、第一侧围板和第二侧围板围合在底板上构成一个上部具有开口的腔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运用于皮开车等开放式底盘,采用手动展开(闭合)的方式构建一个不小于2㎡的系留无人机起降平台,价格相对低廉。

A Recycling Square Platform for Moored UAV Based on Pickup Truck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ickup truck-based retrieving shelter platform for moored UAV,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front baffle, rear baffle, first side baffle, second side baffle, first and second side baffles, front and rear baffles are relatively arranged, front and rear baffles, first side baffles and second side baffles are relatively arranged, and front baffles, rear baffles, first side baffles and second side baffles are relatively arranged. The enclosure plate is enclosed on the bottom plate to form a cavity with an opening at the upper part. The invention can be applied to open chassis such as leather driving, and a moored UAV landing platform of no less than 2_is constructed by manual unfolding (closing), with relatively low pr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皮卡车的系留无人机回收方舱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回收方舱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皮卡车的系留无人机回收方舱平台。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系留无人机行业均处于起步阶段。国外已有一些交付产品,但尚未有相关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报告,其产品可靠性仍需得到市场的进一步检验。系留无人机在长时间滞空方面的优异性能已经得到了验证和认可,但产品稳定性和兼容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回收方舱作为系留无人机的路面承载基础单元,其技术要求和功能要求较无人机相对简单。现有的回收方舱结构非常复杂,如申请号为201410686992.8的一种无人机综合方舱系统,包括分段式方舱,其结构包括三段,前部为开放式检修舱,中部和后部为封闭式舱体;但其所占的空间大,且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皮卡车的系留无人机回收方舱平台,解决现有回收舱体操作不方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可运用于皮卡车等具有开放式底盘的车型,采用手动展开或者闭合的方式构建一个不小于2平方米的系留无人机起降平台,本专利技术的回收方舱平台闭合状态下与底盘外阔尺寸一致,高度相对较现有技术的回收方舱的低,使得装置能够极大的方便人员在地面操作。另外本专利技术还不受公路、铁路等运输限制。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皮卡车的系留无人机回收方舱平台,包括底板、前挡板、后挡板、第一侧围板、第二侧围板、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一封板、第二封板,前挡板和后挡板相对设置,第一侧围板和第二侧围板相对设置,前挡板、后挡板、第一侧围板和第二侧围板围合在底板上构成一个上部具有开口的腔体;第一侧围板由设置在上部的第一倾斜板和设置在下部的第一竖直板铰接而成,第一倾斜板和第一盖板铰接使得第一盖板能够盖合在上部具有开口的腔体上,第二侧围板由设置在上部的第二倾斜板和设置在下部的第二竖直板铰接而成,第二倾斜板和第二盖板铰接使得第二盖板能够盖合在上部具有开口的腔体上,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配合能够将腔体遮盖;当无人机处于回收状态时,第一封板层叠设置在第一盖板上且和第一盖板铰接,第二封板层叠设置在第二盖板上且和第二盖板铰接,此时第一盖板和第一侧围板之间为钝角,第二盖板和第二侧围板之间为钝角;当无人机处于平台展开状态时,展开第一封板至与第一盖板相平的状态,同时第一盖板沿水平面外延时带动第一侧围板外翻,使得第一盖板和第一侧围板之间为锐角,并且展开第二封板至于第二盖板相平的状态时,第二盖板沿水平面外延带动第二侧围板外翻,使得第二盖板和第二侧围板之间为锐角。前挡板内表面和后挡板内表面内均设置有供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沿水平面移动的导向槽。腔体内设置有横梁,横梁的两端上均焊接有能够将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沿水平面外延至目标位置时进行限位的限位块。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可运用于皮开车等开放式底盘,采用手动展开(闭合)的方式构建一个不小于2㎡的系留无人机起降平台,价格相对低廉。2、回收方舱平台闭合状态下与底盘外阔尺寸一致,高度仅为490mm,便于操作人员在地面操作,另外也不受公路、铁路等运输限制。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无人机回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无人机展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无人机回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无人机展开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12-前挡板,113-第一侧围板,114-第一盖板,115-第一封板,116-第二封板,117-第二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基于皮卡车的系留无人机回收方舱平台,包括底板、前挡板112、后挡板、第一侧围板113、第二侧围板、第一盖板114、第二盖板117、第一封板115、第二封板116,前挡板112和后挡板相对设置,第一侧围板113和第二侧围板相对设置,前挡板112、后挡板、第一侧围板113和第二侧围板围合在底板上构成一个上部具有开口的腔体;第一侧围板113由设置在上部的第一倾斜板和设置在下部的第一竖直板铰接而成,第一倾斜板和第一盖板114铰接使得第一盖板114能够盖合在上部具有开口的腔体上,第二侧围板由设置在上部的第二倾斜板和设置在下部的第二竖直板铰接而成,第二倾斜板和第二盖板117铰接使得第二盖板117能够盖合在上部具有开口的腔体上,第一盖板114和第二盖板117配合能够将腔体遮盖;当无人机处于回收状态时,第一封板115层叠设置在第一盖板114上且和第一盖板114铰接,第二封板116层叠设置在第二盖板117上且和第二盖板117铰接,此时第一盖板114和第一侧围板113之间为钝角,第二盖板117和第二侧围板之间为钝角;当无人机处于平台展开状态时,展开第一封板115至与第一盖板114相平的状态,同时第一盖板114沿水平面外延时带动第一侧围板113外翻,使得第一盖板114和第一侧围板113之间为锐角,并且展开第二封板116至于第二盖板117相平的状态时,第二盖板117沿水平面外延带动第二侧围板外翻,使得第二盖板117和第二侧围板之间为锐角。在实施时,底板、前挡板112、后挡板、第一侧围板113和第二侧围板之间的围合可以采用搭扣的方式进行构建。前挡板112内表面和后挡板内表面内均设置有供第一盖板114和第二盖板117沿水平面移动的导向槽。腔体内设置有横梁,横梁的两端上均焊接有能够将第一盖板114和第二盖板117沿水平面外延至目标位置时进行限位的限位块。本专利技术在具体构建无人机展开平台时:1、将回收方舱平台安装与皮卡车等开放式底盘上,空间布局如图1所示。2、构建回收方舱平台:1)打开安装于方舱上的搭扣、按钮开关等,双手抓住位于车体一侧围板上的把手,沿导向槽方向用力拖拽,使中间板、封板等垂直于地面;采用同样的方式完成另一侧的操作。2)取出方舱内部无人机。3)放平后挡板,然后将一侧的侧围板、中间板、封板等推送至方舱主体上的使中间板的侧板至于限位块凸起内侧;采用同样的方式完成另一侧的操作。4)翻两侧转封板,完成回收方舱平台构建,将无人机放置回方舱平台上。3、构建回收方舱。按照构建回收方舱平台的倒叙步骤完成回收方舱的构建。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皮卡车的系留无人机回收方舱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前挡板(112)、后挡板、第一侧围板(113)、第二侧围板、第一盖板(114)、第二盖板(117)、第一封板(115)、第二封板(116),前挡板(112)和后挡板相对设置,第一侧围板(113)和第二侧围板相对设置,前挡板(112)、后挡板、第一侧围板(113)和第二侧围板围合在底板上构成一个上部具有开口的腔体;第一侧围板(113)由设置在上部的第一倾斜板和设置在下部的第一竖直板铰接而成,第一倾斜板和第一盖板(114)铰接使得第一盖板(114)能够盖合在上部具有开口的腔体上,第二侧围板由设置在上部的第二倾斜板和设置在下部的第二竖直板铰接而成,第二倾斜板和第二盖板(117)铰接使得第二盖板(117)能够盖合在上部具有开口的腔体上,第一盖板(114)和第二盖板(117)配合能够将腔体遮盖;当无人机处于回收状态时,第一封板(115)层叠设置在第一盖板(114)上且和第一盖板(114)铰接,第二封板(116)层叠设置在第二盖板(117)上且和第二盖板(117)铰接,此时第一盖板(114)和第一侧围板(113)之间为钝角,第二盖板(117)和第二侧围板之间为钝角;当无人机处于平台展开状态时,展开第一封板(115)至与第一盖板(114)相平的状态,同时第一盖板(114)沿水平面外延时带动第一侧围板(113)外翻,使得第一盖板(114)和第一侧围板(113)之间为锐角,并且展开第二封板(116)至于第二盖板(117)相平的状态时,第二盖板(117)沿水平面外延带动第二侧围板外翻,使得第二盖板(117)和第二侧围板之间为锐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皮卡车的系留无人机回收方舱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前挡板(112)、后挡板、第一侧围板(113)、第二侧围板、第一盖板(114)、第二盖板(117)、第一封板(115)、第二封板(116),前挡板(112)和后挡板相对设置,第一侧围板(113)和第二侧围板相对设置,前挡板(112)、后挡板、第一侧围板(113)和第二侧围板围合在底板上构成一个上部具有开口的腔体;第一侧围板(113)由设置在上部的第一倾斜板和设置在下部的第一竖直板铰接而成,第一倾斜板和第一盖板(114)铰接使得第一盖板(114)能够盖合在上部具有开口的腔体上,第二侧围板由设置在上部的第二倾斜板和设置在下部的第二竖直板铰接而成,第二倾斜板和第二盖板(117)铰接使得第二盖板(117)能够盖合在上部具有开口的腔体上,第一盖板(114)和第二盖板(117)配合能够将腔体遮盖;当无人机处于回收状态时,第一封板(115)层叠设置在第一盖板(114)上且和第一盖板(114)铰接,第二封板(116)层叠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长青张春华刘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