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虫、抗病的芦笋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279907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0 1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虫、抗病的芦笋种植方法,涉及农业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对谷壳炭进行改性处理,使其具备一定的抗菌活性,同时通过化学键的相互作用力和物理吸附,将有机肥中的营养成分固定谷壳炭中,避免了有机肥的流失和浪费,当有机肥与土壤混合后,有机肥释放被芦笋所吸收,提高了芦笋中的维生素C和硒含量;分散助剂能将有机肥均匀分散在谷壳炭中,并保持各组分的稳定性,使有机肥具备一定的抑菌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以谷壳炭、禽畜粪便为原料,成本低效益高,并且添加了中药提取物,对虫害、病害有较强的抵抗力。

A Method of Planting Asparagus with Insect Control and Disease Resistan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sparagus planting method for insect control and disease resistance,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The invention modifies the husk charcoal to make it have certain antimicrobial activity, fixes the nutrient components in the organic fertilizer into the husk charcoal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force of chemical bonds and physical adsorption, avoids the loss and waste of organic fertilizer, when the organic fertilizer is mixed with soil, the release of organic fertilizer is absorbed by asparagus, and improves the content of vitamin C and selenium in asparagus. The agent can disperse organic fertilizer evenly in the husk charcoal, and keep the stability of each component, so that the organic fertilizer has certain bacteriostasis performance. The present invention uses the husk charcoal and animal manure as raw materials, has low cost and high benefit, and adds the extra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hich has strong resistance to pests and disea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虫、抗病的芦笋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
,具体涉及一种防虫、抗病的芦笋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芦笋,又称石刁柏,是一种深受消费者喜爱的营养保健型高档蔬菜,其质嫩味美,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素有“蔬菜之王”的美誉,原产于温带,冬季休眠,春季由地下鳞芽盘抽生出嫩茎形成产量,采收一段时间后,任其生长,至翌年春季再行采收嫩茎。芦笋为多年生植物,一年种植,可连续采收8-10年。芦笋现有种植方法存在一些缺陷导致芦笋直径细、产量低、易发生病虫害。芦笋病害主要有茎枯病、褐斑病、菌核病、根腐病、立枯病、锈病等由真菌引起的病害;虫害有蛴螬、蝼蛄、种蝇、金针虫等地下虫害及斜纹夜蛾等夜蛾类虫害,目前主要使用农药来防治病虫害,易导致农药在芦笋嫩茎表面残留,芦笋嫩茎表面为鳞片状叶,其中农药不易洗去,食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虫灭菌、不使用农药的芦笋种植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虫、抗病的芦笋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播种前将种子在20-25℃水温下,浸种2天,每天早晚换水一次;将浸湿后的种子置于0-5℃低温下处理60天,以利于完成休眠期;(2)土壤整理:每亩土地均匀深埋有机肥1500-2000kg、氮磷钾复合肥15-20kg,全田深耕30-40cm,使土壤和肥料混合均匀;(3)密植栽培:按0.8-1.0m行距开沟定植,株距20-25cm,每亩2800-3000株;(4)肥水管理:定植后第1个月,每亩追施尿素17-19kg,之后每月每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4-18kg;定植第二年开始,春季采收前每亩地深埋有机肥1500-2000kg、氮磷钾复合肥15-20kg,采笋结束后每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0-15kg,9月份每亩深埋有机肥1200-1400kg;(5)采收:定植当年不采笋;第二年春季不采收,6月上旬开始采收新抽发的嫩茎,采收40-60天,之后将母茎割掉,重新留茎;第二年以后4月上旬开始采笋40-60天,之后每株留2-3支母茎,再多出嫩茎及时进行二次采收,至8月上旬停止采收。所述有机肥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原料:谷壳炭10-15%、禽畜粪便10-30%、中药提取物10-30%、生物菌10-15%、膨润土5-10%、腐殖酸5-10%、分散助剂1-5%。其制备方法为:将上述原料放置于发酵池中发酵,发酵温度为50-70℃,发酵时间为5-10天,发酵后每3天翻动一次,发酵完成后即得到有机肥。所述谷壳炭的改性方法为:将谷壳于500-700℃高温进行裂解,得到谷壳炭,自然冷却后保留150-200目的谷壳炭;将谷壳炭加入到无水乙醇中,加热至回流状态,保温搅拌20-50min,然后加入硅烷偶联剂和偶氮二异丁腈,回流搅拌0.5-3h,趁热过滤,干燥至恒重,即可。所述谷壳、硅烷偶联剂、偶氮二异丁腈的质量比为20-50:5-10:0.1-0.5。所述中药提取物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原料:艾草20-40%、金银花10-30%、野菊花10-50%。所述生物菌为EM生物菌,是将包括好氧菌及厌氧菌在内的多种有益微生物通过独特的发酵技术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其中各微生物在增殖过程中互生共长,形成一个功能强大的整体,发挥“有益分解”、“抗氧化”等多方面的作用。EM中主要含有以乳酸菌、酵母菌、光合菌等为主的有益微生物。将EM投放在环境中,能在局部形成优势菌群,引导环境微生物群向良性方向活动,并抑制腐败菌、病源菌的增殖,从而起到改善环境、改良土壤、净化水质、消除臭味、抑制腐败的作用。所述分散助剂的制备方法为:将聚谷氨酸加入到去离子水中,50℃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加入三羟甲基己烷和钛酸四乙酯,加热至回流状态,保温搅拌0.5-2h,趁热过滤,所得沉淀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洗去杂质,真空干燥至恒重,即得到分散助剂。所述聚谷氨酸、三羟甲基己烷、钛酸四乙酯的质量比为10-20:10-20:0.1-0.2。所述聚谷氨酸的分子量为5000-2000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对谷壳炭进行改性处理,使其具备一定的抗菌活性,同时通过化学键的相互作用力和物理吸附性,将有机肥中的营养成分固定谷壳炭中,避免了有机肥的肥效流失和浪费,当有机肥与土壤混合后,土壤中的水分和微量元素会逐渐破坏化学键的相互作用力,释放出营养成分,被芦笋所吸收,进而提高了芦笋中的维生素C和硒含量;(2)分散助剂能将有机肥中营养成分均匀分散在谷壳炭中,并保持各组分的稳定性,并使有机肥具备一定的抑菌性能,提高有机肥在土壤中的活性;(3)本专利技术以谷壳炭、禽畜粪便为有机肥原料,成本低效益高,并且添加了中药提取物,使其在不使用农药的情况下,对虫害、病害有较强的抵抗力。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1)预处理:播种前将种子在22℃水温下,浸种2天,每天早晚换水一次;将浸湿后的种子置于2℃低温下处理60天,以利于完成休眠期;(2)土壤整理:每亩土地均匀深埋有机肥1600kg、氮磷钾复合肥16kg,全田深耕30-40cm,使土壤和肥料混合均匀;(3)密植栽培:按0.8-1.0m行距开沟定植,株距20-25cm,每亩2800-3000株;(4)肥水管理:定植后第1个月,每亩追施尿素17kg,之后每月每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4kg;定植第二年开始,春季采收前每亩地深埋有机肥1600kg、氮磷钾复合肥15kg,采笋结束后每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0kg,9月份每亩深埋有机肥1200kg;(5)采收:定植当年不采笋;第二年春季不采收,6月上旬开始采收新抽发的嫩茎,采收40-60天,之后将母茎割掉,重新留茎;第二年以后4月上旬开始采笋40-60天,之后每株留2-3支母茎,再多出嫩茎及时进行二次采收,至8月上旬停止采收。有机肥的制备:将240kg谷壳炭、480kg禽畜粪便、320kg中药提取物、240kg生物菌、160kg膨润土、96kg腐殖酸、64kg分散助剂,放置于发酵池中发酵,发酵温度为60℃,发酵时间为6天,发酵后每3天翻动一次,发酵完成后即得到有机肥。谷壳炭的改性制备:将30kg谷壳于700℃高温进行裂解,得到谷壳炭,自然冷却后保留150-200目的谷壳炭;将谷壳炭加入到无水乙醇中,加热至回流状态,保温搅拌40min,然后加入5kg硅烷偶联剂和0.1kg偶氮二异丁腈,回流搅拌3h,趁热过滤,干燥至恒重,即可。分散助剂的制备:将10kg聚谷氨酸加入到去离子水中,50℃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加入10kg三羟甲基己烷和0.1kg钛酸四乙酯,加热至回流状态,保温搅拌1h,趁热过滤,所得沉淀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洗去杂质,真空干燥至恒重,即得到分散助剂。实施例2(1)预处理:播种前将种子在24℃水温下,浸种2天,每天早晚换水一次;将浸湿后的种子置于4℃低温下处理60天,以利于完成休眠期;(2)土壤整理:每亩土地均匀深埋有机肥1600kg、氮磷钾复合肥16kg,全田深耕30-40cm,使土壤和肥料混合均匀;(3)密植栽培:按0.8-1.0m行距开沟定植,株距20-25cm,每亩2800-3000株;(4)肥水管理:定植后第1个月,每亩追施尿素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虫、抗病的芦笋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播种前将种子在20‑25℃水温下,浸种2天,每天早晚换水一次;将浸湿后的种子置于0‑5℃低温下处理60天,以利于完成休眠期;(2)土壤整理:每亩土地均匀深埋有机肥1500‑2000kg、氮磷钾复合肥15‑20kg,全田深耕30‑40cm,使土壤和肥料混合均匀;(3)密植栽培:按0.8‑1.0m行距开沟定植,株距20‑25cm,每亩2800‑3000株;(4)肥水管理:定植后第1个月,每亩追施尿素17‑19kg,之后每月每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4‑18kg;定植第二年开始,春季采收前每亩地深埋有机肥1500‑2000kg、氮磷钾复合肥15‑20kg,采笋结束后每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0‑15kg,9月份每亩深埋有机肥1200‑1400kg;(5)采收:定植当年不采笋;第二年春季不采收,6月上旬开始采收新抽发的嫩茎,采收40‑60天,之后将母茎割掉,重新留茎;第二年以后4月上旬开始采笋40‑60天,之后每株留2‑3支母茎,再多出嫩茎及时进行二次采收,至8月上旬停止采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虫、抗病的芦笋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播种前将种子在20-25℃水温下,浸种2天,每天早晚换水一次;将浸湿后的种子置于0-5℃低温下处理60天,以利于完成休眠期;(2)土壤整理:每亩土地均匀深埋有机肥1500-2000kg、氮磷钾复合肥15-20kg,全田深耕30-40cm,使土壤和肥料混合均匀;(3)密植栽培:按0.8-1.0m行距开沟定植,株距20-25cm,每亩2800-3000株;(4)肥水管理:定植后第1个月,每亩追施尿素17-19kg,之后每月每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4-18kg;定植第二年开始,春季采收前每亩地深埋有机肥1500-2000kg、氮磷钾复合肥15-20kg,采笋结束后每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0-15kg,9月份每亩深埋有机肥1200-1400kg;(5)采收:定植当年不采笋;第二年春季不采收,6月上旬开始采收新抽发的嫩茎,采收40-60天,之后将母茎割掉,重新留茎;第二年以后4月上旬开始采笋40-60天,之后每株留2-3支母茎,再多出嫩茎及时进行二次采收,至8月上旬停止采收。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兆发
申请(专利权)人:和县鑫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