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式波导负载结构及铸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7719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2 0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波导负载装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干式波导负载结构及铸造结构,解决现有波导负载材料利用率低、装配困难的问题,所述铸造结构包括模具,所述模具内设置有散热外壳型腔,散热外壳型腔与模具上的浇铸口连通,散热外壳型腔内设置有吸收体结构,其中,所述散热外壳型腔内由浇铸而形成的散热外壳与吸收体结构在浇铸后成为一体成型结构。在实际使用时,省去了传统方案中后期繁琐且难以控制的吸收体装配公差问题。另外,由于散热外壳也是一次浇铸成型,也比传统的车削加工效率更高,材料利用率更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尤其适用于干式波导负载的生产之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干式波导负载结构及铸造结构
本技术涉及波导负载装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干式波导负载结构及铸造结构。
技术介绍
波导负载主要用于吸收射频或微波系统的剩余能量,可作为天线的假负载和发射机终端,也可作为多端口(如隔离器)微波器件、方向耦合器的匹配端口,保证特性阻抗的匹配,进行精确测量。干式波导负载主要由内部的吸收体将系统或整机的剩余能量通过机制转换为热量,通过散热外壳将热量散发,保护整机或系统。目前干式波导负载广泛采用铝棒加工的方式完成,将吸收材料放置于散热外壳内,通过法兰开口方向锁定,将吸收体固定于散热外壳内。现有的波导负载主要包括:吸收体、散热外壳、法兰盘。虽然其在微波剩余能量的吸收上占有一定优势,但是现有的波导负载存在以下问题:一、散热外壳多由铝棒等棒料车加工而成,在加工过程中,尤其是车加工完成规则的散热片和散热外壳的内腔时,材料大量被浪费;且车加工效率较慢,批量生产时,周期过长。二、散热外壳加工完成后,装配吸收体时,特别是大体积的吸收体,对尺寸的公差必须严格控制:吸收体尺寸过大,则无法装配;吸收体尺寸过小,即吸收体外壁和散热外壳内腔缝隙过大,吸收体受振动等实验时容易与散热外壳碰撞,使吸收体出现缺损和开裂的问题,严重时,会导致波导负载失效,影响产品的质量。三、吸收体属于微波吸收类材料,类似于陶瓷材料,外圆或外表面难以达到金属件的表面。在磨加工吸收体时,表面不规则,装入车加工完成的散热外壳内,散热外壳和吸收体外壁存在缝隙,缝隙部位的导热率降低,降低波导负载的功率承受能力—功率容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解决现有波导负载材料利用率低、装配困难的干式波导负载结构及铸造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干式波导负载铸造结构,包括模具,所述模具内设置有散热外壳型腔,散热外壳型腔与模具上的浇铸口连通,散热外壳型腔内设置有吸收体结构,其中,所述散热外壳型腔内由浇铸而形成的散热外壳与吸收体结构在浇铸后成为一体成型结构。进一步的是,包括定位顶针,所述吸收体结构通过定位顶针而固定设置于散热外壳型腔内。进一步的是,所述模具上设置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与散热外壳型腔连通。进一步的是,所述吸收体结构内部为中空的结构。进一步的是,所述吸收体结构内的中空结构内设置有耐高温填充物。进一步的是,所述吸收体结构内设置有法兰口结构。进一步的是,干式波导负载结构,包括散热外壳以及设置于散热外壳内且与散热外壳为一体结构的吸收体结构,所述散热外壳一端固定设置有法兰盘。进一步的是,所述散热外壳的外壁面设置有散热翅片结构。进一步的是,所述散热外壳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或矩形。进一步的是,所述散热外壳沿长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锥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实际使用时,首先,由于散热外壳型腔内设置有吸收体结构,因此,铸造后,散热外壳与吸收体结构在浇铸后成为一体成型结构,这样不仅省去了传统方案中后期繁琐且难以控制的吸收体装配公差问题,也回避了假如吸收体尺寸过大,而引起的无法装配问题;也回避了吸收体尺寸过小,即吸收体外壁和散热外壳内腔缝隙过大时,吸收体受振动等实验时容易与散热外壳碰撞,使吸收体出现缺损和开裂等问题。另外,由于散热外壳也是一次浇铸成型,也比传统的车削加工效率更高,材料利用率更高。本技术尤其适用于干式波导负载的生产之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干式波导负载铸造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干式波导的散热外壳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干式波导的散热外壳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干式波导的散热外壳沿长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锥形的主视图。图5是图4的侧视图。图中标记为:模具1、观察口2、浇铸口3、定位顶针5、法兰口结构6、法兰盘61、散热外壳型腔7、散热外壳71、散热翅片结构72、焊接结构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的干式波导负载铸造结构,包括模具1,所述模具1内设置有散热外壳型腔7,散热外壳型腔7与模具1上的浇铸口3连通,散热外壳型腔7内设置有吸收体结构4,其中,所述散热外壳型腔7内由浇铸而形成的散热外壳71与吸收体结构4在浇铸后成为一体成型结构。在实际浇铸时,首先将浇铸铝锭通过高温融化,融化后的铝水通过浇铸口3浇铸于模具1内的散热外壳型腔7内,通过自然冷却、风冷或其他方式让散热外壳71成型,成型适当冷却后打开模具1,将浇铸完成的产品取出,即可采用相同方式进行下一件产品的浇铸。完全冷却后,用弓锯床等设备将由浇铸口产生的多余部位按尺寸要求去除即可。为了便于实时观测浇铸进程,可以选择在所述模具1上设置观察口2,所述观察口2与散热外壳型腔7连通。为了保证整个浇铸过程中吸收体结构4的稳定性,从而让吸收体结构4更好的与散热外壳71形成一体的结构,如图1所示,可以选择这样的方案:包括定位顶针5,所述吸收体结构4通过定位顶针5而固定设置于散热外壳型腔7内。结合实践经验,为了降低整体的质量,可以选择所述吸收体结构4内部为中空的结构。一般在浇铸时,优选在所述吸收体结构4内的中空结构内设置耐高温填充物,在浇铸完成后,将浇铸完成的产品内部的填充物用木条等工具清除即可,必要时可使用高压气枪,填充物也可循环使用。同时,为了让吸收体结构4在安装时实现较好的定位以及固定,可以选择在吸收体结构4内增设法兰口结构6。对于最终得到的干式波导负载结构,其结构包括散热外壳71以及设置于散热外壳71内且与散热外壳71为一体结构的吸收体结构4,所述散热外壳71一端固定设置有法兰盘61。由于避免了吸收体结构4表面和散热外壳71内壁的缝隙问题,增加了波导负载工作时的热量传输效率,在吸收体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增加了波导负载的功率容量。同时,浇铸而成的散热外壳71内壁精密的与吸收体结构4表面贴合,在使用过程中,避免了吸收体与外壳碰撞,出现吸收体晃动和损坏等问题,增加了产品的可靠性。本技术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而对散热外壳71的形状进行选择,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散热外壳71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或矩形,以及所述散热外壳71沿长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锥形均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干式波导负载铸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1),所述模具(1)内设置有散热外壳型腔(7),散热外壳型腔(7)与模具(1)上的浇铸口(3)连通,散热外壳型腔(7)内设置有吸收体结构(4),其中,所述散热外壳型腔(7)内由浇铸而形成的散热外壳(71)与吸收体结构(4)在浇铸后成为一体成型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干式波导负载铸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1),所述模具(1)内设置有散热外壳型腔(7),散热外壳型腔(7)与模具(1)上的浇铸口(3)连通,散热外壳型腔(7)内设置有吸收体结构(4),其中,所述散热外壳型腔(7)内由浇铸而形成的散热外壳(71)与吸收体结构(4)在浇铸后成为一体成型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波导负载铸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顶针(5),所述吸收体结构(4)通过定位顶针(5)而固定设置于散热外壳型腔(7)内。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干式波导负载铸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1)上设置有观察口(2),所述观察口(2)与散热外壳型腔(7)连通。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干式波导负载铸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体结构(4)内部为中空的结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式波导负载铸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虎尚华段冰张运强杨远丽张天源刘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红星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