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控锁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7688 阅读:2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中控锁控制器,中控锁控制器全称是中央控制门锁的控制器。车内中控锁控制器的普遍应用,使得车辆向智能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迈进了一步。使得驾驶员在不离开座位的情况下,可以轻而易举的控制全车车门的开启与锁止因此为提高汽车使用的便利性和行车的安全性,现代汽车越来越多地安装中控锁控制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组成包括:锁外壳(2),外壳(2)上具有支架(3),外壳与壳盖(4)连接,外壳(2)内具有电路板(1),电路板(1)装配中有单片机(5),单片机(5)与锁电机驱动电路(6)和电源电路(7)连接、锁体上的传感器电路以及控制信号保护转换电路(8)联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汽车门锁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门锁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门锁控制器。
技术介绍
中控锁控制器全称是中央控制门锁的控制器。车内中控锁的普遍应用,使 得车辆向智能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迈进了一步。使得驾驶员在不离开座位的 情况下,可以轻而易举的控制全车车门的开启与锁止因此为提高汽车使用的便 利性和行车的安全性,现代汽车越来越多地安装中控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控制车身门锁控制器。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中控锁控制器,其组成包括锁外壳,所述的外壳上具有支架,所述的外 壳与壳盖连接,所述的外壳内具有电路板,所述的电路板装配中有单片机,所 述的单片机与锁电机驱动电路和电源电路连接、所述的锁体上的传感器电路以 及控制信号保护转换电路联接。所述的中控锁控制器,所述的锁电机驱动电路与锁电机联接,所述的控制 信号保护转换电路与礼貌灯联接。所述的中控锁控制器,所述的控制信号保护转换电路包括由R23' R29, V2, V22, C13组成的手动开锁信号电路;由R22, R34, V19, V20, C12组成的手动关锁信号电路;由R21, R32, V17, V18, Cll组成的钥匙开锁信号电路;由R20, R31, V15, V16, C10组成的钥匙关锁信号电路;由R6, R7, R8, R35, V9, C5组成的遥控信号电路;由R19, R26, V13, V14, C9组成的锁检测信号电路;由R18,跳Vll, V12, C8组成的驾驶门锁信号电路;由R24, R27, V23, V24, C14组成的副驾驶门锁信号电路;由R15, R16, R17, R28, VIO, C6组成的IG信号电路;由R9, RIO, R13, V7组成的礼貌灯驱动电路;由R2, R3, R4, R5, R37, V3, V4, V5, V6, Kl, K2组成的锁电机驱动电 路和由R1, R36, VI, V2, Nl, Cl, C2, C3, C4, C7组成的电源电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 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控制单元由单片机构成,所有的控制信号接收相应都由单 片机控制完成。2. 本专利技术可以控制车身门锁及转向灯。手动开锁,手动关锁;钥匙开锁, 钥匙关锁;遥控开锁,遥控关锁;遥控开锁,礼貌灯闪烁两次;遥控关锁,礼 貌灯闪烁一次;遥控开锁,若无其它动作,30S后自动关锁;若驾驶门或副驾驶 门开门,遥控关锁不响应;若汽车进入点火状态,遥控开锁,关锁不响应;遥 控关锁,钥匙关锁,手动开锁不响应。附图说明-附图l为本专利技术组成框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原理图。根据电子线路制图的规定,相同标号的线路 之间具有连接关系。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外壳体示意图。 附图4是附图3的俯视图。 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l:中控锁控制器,其组成包括锁外壳2,所述的外壳2上具有支架3,,所 述的外壳与壳盖4连接,所述的外壳2内具有电路板1,所述的电路板l装配中 有单片机5,所述的单片机5与锁电机驱动电路6和电源电路7连接、所述的锁 体上的传感器电路以及控制信号保护转换电路8联接。所述的中控锁控制器,所述的锁电机驱动电路6与锁电机10联接,所述的 控制信号保护转换电路8与礼貌灯9联接。所述的中控锁控制器,所述的控制信号保护转换电路包括R23, R29, V2, V22, C13组成手动开锁信号电路;R22, R34, V19, V20,C12组成手动关锁信号电路;4R21, R32, V17, V18, Cll组成钥匙开锁信号电路;R20, R31, V15, V16, CIO组成钥匙关锁信号电路;R6, R7, R8, R35, V9, C5组成遥控信号电路; R19, R26, V13, V14, C9组成锁检测信号电路;R18, R30, Vll, V12, C8组成驾驶门锁信号电路;R24, R27, V23, V24, C14组成副驾驶门锁信号电路;R15, R16, R17, R28, V10, C6组成IG信号电路;R9, R10, R13, V7组成礼 貌灯驱动电路;R2, R3, R4, R5, R37, V3, V4, V5, V6, Kl, K2组成锁电机驱动电路; Rl, R36, VI, V2, Nl, Cl, C2, C3, C4, C7组成电源电路。各电子原件之 间的连接关系间附图2。 具体操作如下本产品的工作过程及与普通锁相比具有的优点详细说明如下① 打手动(钥匙)开锁(关锁)信号,信号经电平变换,保护电路后连接单片机相对应I/0口,经单片机处理后,单片机发出驱动信号,经驱动电路后, 驱动门锁开启(关闭)。② 对于遥控开锁(关锁)信号,信号经电平变换,保护电路后连接单片机 一个I/0口。由单片机识别开锁或关锁信号,若测到点火信号,不响应遥控信号, 门锁不动作,若检测到主驾驶或副驾驶开门信号,只响应遥控开锁信号,若没 检测到点火信号,主驾驶或副驾驶开门信号,响应遥控开锁(关锁)信号,并 控制礼貌灯闪烁两(一)次。若执行遥控开锁,没有任何信号输入,30秒后自 动关锁,并控制礼貌灯闪烁一次。本控制器对信号电平变换,保护电路根据信号的不同有两种电路。手动开 (关)锁信号,钥匙开(关)锁信号,(副)驾驶门锁信号,锁检测信号都是 低电平有效。钥匙开(关)锁信号,IG信号是高电平有效。对于低电平有效信 号电平变换,保护电路以R23, R29, V21, V22, C13组成手动开锁信号电路为例。 当没有信号时,电压正5V经电阻R23, R29进入单片机15脚。当有信号来时(低 电平),二极管V21导通,单片机15脚为低电平。电容C13吸收干扰脉冲信号,电容C13起到了抗干扰作用。当信号有负脉冲干扰,二极管V22导通,对单片机 起到了保护作用。对于高电平有效信号电平变换,保护电路以R6, R7, R8, R35, V9, C5组成遥控信号电路为例。但没有信号时,信号端为低电平,经电阻R6, R8, R35使单片机7脚为低电平。当有信号时(高电平+12V),电平经电阻R6, R7 分压,经电阻R8, R35使单片机7脚为高电平,稳压二极管V9钳位电压,起到保 护作用,电容C5起到了抗干扰作用。锁驱动电路由R2, R3, R4, R5, R37, V3, V4, V5, V6, Kl, K2组成,关锁 时,单片机9脚高电平,电压经R11使三极管V6导通,继电器K2吸合,ACT-为电 源正,ACT+为电源负,电机反转,门开锁。开锁时,单片机10脚高电平,电压 经R2使三极管V5导通,继电器K1吸合,ACT+为电源正,ACT-为电源负,电机正 转,门关锁,二极管V4,V3吸收继电器反向电动式,起保护作用。压敏电阻R37 吸收锁电机脉冲,起保护作用。本专利的门锁控制器就是由此而产生的产品。它控制车身门锁及转向灯。 本专利技术功能有(1)手动开锁,手动关锁;(2)钥匙开锁,钥匙关锁; (3)遥控开锁,遥控关锁;(4)遥控开锁,礼貌灯闪烁两次;(5)遥控关锁, 礼貌灯闪烁一次;(6)遥控开锁,若无其它动作,30S后自动关锁;(7)若驾 驶门或副驾驶门开门,遥控关锁不响应;(8)若汽车进入点火状态,遥控开锁, 关锁不响应;(9)遥控关锁,钥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控锁控制器,其组成包括:锁外壳,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壳上具有支架,所述的外壳与壳盖连接,所述的外壳内具有电路板,所述的电路板装配中有单片机,所述的单片机与锁电机驱动电路和电源电路连接、所述的锁体上的传感器电路以及控制信号保护转换电路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固泰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