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7591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2 0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可降低发光器件的电极电阻,同时有助于实现ITD显示面板的超薄化。该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方的发光器件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器件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触控结构层;所述发光器件层包括多个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包括:依次远离所述衬底基板设置的第一电极、发光功能层和第二电极;所述触控结构层包括:多个第三电极;多个所述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相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相对于液晶显示装置具有自发光、反应快、视角广、亮度高、色彩艳、轻薄等优点,被认为是下一代显示技术。根据发光方向的不同,可以将OLED显示装置中的自发光元件即OLED器件分为底发射型(或称为底发光型,即相对于基板向下发光)和顶发射型(或称为顶发光型,即相对于基板向上发光)两种类型。传统技术中OLED器件通常采用底发射型,其中的发光层发出的光从下方的阳极一侧射出,光线未从位于发光层上方的阴极一侧射出,因此,阴极的厚度无需制备地较薄,不存在由于阴极厚度过小而导致阴极电阻较大,进而产生电压降(IRDrop,即电阻两端的电位差)的问题。然而,由于具有底发射型OLED器件的OLED显示装置的开口率受到TFT(ThinFilm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等不透光结构的限制,使得发射型OLED显示装置难以实现高分辨率的显示要求,因此,现有技术多采用具有顶发射型OLED器件的OLED显示装置。但是,顶发射型OLED器件由于光线需从阴极一侧射出,因此,阴极的厚度需要制备地较薄,导致阴极电阻过大产生电压降。此外,在触控显示一体化(Integrated-touch-driver,缩写为ITD)技术中,由于OLED显示装置中还需设置触控电极,难以进一步实现ITD显示装置的超薄化。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可降低发光器件的电极电阻,同时有助于实现ITD显示面板的超薄化。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方的发光器件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器件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触控结构层;其中,所述发光器件层包括多个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包括:依次远离所述衬底基板设置的第一电极、发光功能层和第二电极;所述触控结构层包括:多个第三电极;多个所述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相接触。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电极采用石墨烯、氧化铟锡、氧化铟锌、氟掺杂二氧化锡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制成。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结构层还包括: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三电极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一绝缘层。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层采用聚四氟乙烯、氟代聚乙烯、聚酰亚胺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制成。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结构层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层远离多个所述第三电极一侧的多个第四电极;其中,多个所述第三电极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四电极间隔设置,所述第三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四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交叉;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四电极互为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电极采用石墨电极材料或纳米银掺杂的石墨电极材料制成。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结构层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层远离多个所述第三电极一侧的多个第二绝缘块;其中,每个所述第二绝缘块与所述第一绝缘层之间均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第四电极。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发光器件中的每个所述第二电极连接在一起形成整层电极,多个所述第三电极中的每个所述第三电极均与所述整层电极相接触。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透明盖板,所述触控结构层设置在所述透明盖板上;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与所述发光器件层之间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层;设置在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像素界定层;其中,所述像素界定层开设有与每个所述发光器件的所述第一电极一一对应的开口部,所述开口部呈阵列排布;所述触控结构层还包括: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第四电极之间的一排彩色滤光块;沿所述衬底基板板面的垂直方向,所述彩色滤光块与所述开口部垂直对应;每个所述发光器件的所述发光功能层连接在一起形成整层白光发光功能层。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像素界定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多个隔垫物;所述整层白光发光功能层设置在所述开口部内,并覆盖所述像素界定层和所述隔垫物;所述整层电极位于所述整层白光发光功能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沿所述衬底基板板面的垂直方向,每个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整层电极相接触的区域垂直对应于所述隔垫物。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器件为顶发射型发光器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再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提供一衬底基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方形成发光器件层;在所述发光器件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形成触控结构层;其中,所述发光器件层包括多个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包括:依次远离所述衬底基板设置的第一电极、发光功能层和第二电极;所述触控结构层包括:多个第三电极;多个所述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相接触。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结构层还包括: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三电极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一绝缘层;所述在所述发光器件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形成触控结构层,包括: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形成所述第三电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基于此,通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通过触控结构层中的第三电极与发光器件中位于上方的第二电极相接触,可降低第二电极自身的电阻,改善发光器件的电压降问题;同时,作为辅助电极的第三电极还作为通过触控结构层中的相应触控结构,实现了辅助电极与触控电极集成于一体的效果,可使得具有IncellTouch(即触控在显示面板内部)型的上述显示面板更具超薄化。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中多个第三电极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中多个第三电极的另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的一种排列方式示意图;图4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的再一种排列方式示意图;图4C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的另一种排列方式示意图;图5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B为图5A中沿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中涉及的混合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衬底基板;20-发光器件层;21-发光器件;21a-第一电极;21c-发光功能层;21c'-整层白光发光功能层;21b-第二电极;21b'-整层电极;30-触控结构层;31-第三电极;32-第一绝缘层;33-第四电极;34-第二绝缘块;40-透明盖板;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基板;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方的发光器件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器件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触控结构层;其中,所述发光器件层包括多个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包括:依次远离所述衬底基板设置的第一电极、发光功能层和第二电极;所述触控结构层包括:多个第三电极;多个所述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基板;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方的发光器件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器件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触控结构层;其中,所述发光器件层包括多个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包括:依次远离所述衬底基板设置的第一电极、发光功能层和第二电极;所述触控结构层包括:多个第三电极;多个所述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极采用石墨烯、氧化铟锡、氧化铟锌、氟掺杂二氧化锡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结构层还包括: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三电极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一绝缘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采用聚四氟乙烯、氟代聚乙烯、聚酰亚胺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结构层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层远离多个所述第三电极一侧的多个第四电极;其中,多个所述第三电极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四电极间隔设置,所述第三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四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交叉;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四电极互为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电极采用石墨电极材料或纳米银掺杂的石墨电极材料制成。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结构层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层远离多个所述第三电极一侧的多个第二绝缘块;其中,每个所述第二绝缘块与所述第一绝缘层之间均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第四电极。8.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发光器件中的每个所述第二电极连接在一起形成整层电极,多个所述第三电极中的每个所述第三电极均与所述整层电极相接触。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透明盖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杨坤孙力廖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