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军宁专利>正文

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电控编码防盗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7323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电控编码防盗锁,它由电子钥匙、锁体、与锁体一端铰链连接的锁环组成;其锁体内装有电控机械锁内芯、控制电控机械锁内芯电路的电控解码控制电路板;电子钥匙内装有电控编码电路板、向锁体内的电控机械锁内芯,电控解码控制电路板供电的电池。本防盗锁取消传统的直接机械开锁的控制结构方式,采用电控数据编码信号控制电机驱动机械开锁的间接控制结构方式,万组电子编码提高了锁的防破解性能;采用电子钥匙式对锁体的外供电方式,解决了大多数电子锁锁内安装电池、导致锁结构变化、锁特质性能下降且易受使用环境条件制约的技术瓶径,提高锁防破坏性能,电子钥匙携带、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防盗锁,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在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等机动车或人力车的电控编码防盗锁。
技术介绍
现在一般防盗锁以机械锁为主,机械锁"直接开锁"机械结构控制方式易被破坏,导致非正常开锁,针对此问题,近年来技术人员对锁的结构也进行不断改进,随"锁特质材料"适应社会环境的"材料强度"提高,其防盗性能得到提高,但由于机械锁芯的机械弹子"编码"有限,易被"破解"开锁;另一种形式防盗锁采用"按键"密码开关盘式电子防盗锁,该类电子密码防盗锁与机械锁密码防盗锁相比,其防盗性能虽然有很大的进步,但同样存在着使用麻烦,使用者须牢记密码, 一旦忘记,还须向专门的破解人员求助;此类电子防盗锁不足是锁内供电方式使得装置内电池容易受风吹日晒或雨雪浸蚀而损坏,结构"锁特质"性能下降,易被破坏开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针对上述防盗锁存在的结构易被破坏,编码易被解,使用麻烦且内装电池易损坏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防盗性能好,使用简单,且耐冷、耐热,防潮湿,适用人群范围广,特别适用于安装在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的电控编码防盗锁。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电控编码防盗锁,它由电子钥匙、锁体、与锁体一端铰链连接的锁环组成;其中,锁体内装有电控机械锁内芯、控制电控机械锁内芯电路的电控解码控制电路板;电子钥匙内装有电控编码电路板、向锁体内的电控机械锁内芯,电控解码控制电路板供电的电池。所述电控机械锁内芯由电机、与电机轴连为一体的偏心轴组成执行机构,由导轨、滑动控制块组成传动机构,导轨是一口朝上的凹槽式导轨,滑动控制块是一口朝下扣在导轨凹槽内的凹槽式滑动控制块,电机偏心轴位于导轨凹槽内、电机偏心轴销轴上端插入滑动控制块孔内固定,电机轴穿过导轨插入导轨凹槽内的偏心轴孔内固定,在滑动控制块顶上还设有供锁环插头插入、通过移动其边缘卡在锁环凹槽内的锁环卡孔。所述的电子钥匙壳端装有与电控编码电路板、电池连接的电子插头;锁体壳一端设有插孔,插孔内装有与电控机械锁内芯、电控解码控制电路板连接、与电子钥匙的电子插头相插合的插座。所述导轨底上还设有与锁环卡孔平行对应的锁环插孔。在滑动控制块上还固定有一导轴,导轨底上设有一导轴孔,导轴穿过导轴孔,露出部分随滑动控制块的前、后运动触发逻辑开关K3或K4实现通或断。所述锁体一端装有堵头、插孔设在堵头面板上,插孔内装有与插头吻合的电子插座,锁体另一端装有固定块、锁环一端铰链连在固定块的凹槽内。所述的电控编码电路是由编码器A、缓冲器B、电子钥匙上的电源开关K1、功能开关K2、电池、电子插头组成。所述的电控解码控制电路是由电子插座、缓冲器C、解码器D、放大器E、两个控制级、负载F组成。所述编、解码(Ic)其三态应用时为312二531000组编码。本专利技术的开锁和闭锁的控制原理是电子钥匙插头2插入锁体插孔6,按下电源开关K1"开",电源指示灯LED工作,电控编、解码部分各级供电,功能开关K2搬至开或关,电机9加正向或反向电压,编码器A工作,输出I路或II路数据编码信号,经缓冲级B至电子插头2转接电子插座2',由电子插座2'输入的I路或II路数据编码信号经缓冲器C到解码器D,数据编码信号与本地码比较有效,输出I路或II路"锁存"高电平至直流放大器E,再输出至控制级1或控制级2,控制继电器J1或J2工作,负载电机所加正向电压或反向电压到地,构成回路,电机工作,打开或关闭防盗锁。5本专利技术利用电子钥匙插入锁体插孔,输入电压和电控数据编码信号,控制锁体内电控机械锁内芯打开、关闭防盗锁,它具锁特质功能,又大大高锁的多方面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1、 取消传统的直接机械开锁的控制结构方式,采用电控数据编码信号控制电机驱动机械开锁的间接控制结构方式,万组电子编码,使防盗锁防破解性能极大提高;2、 采用电子钥匙式对锁体的外供电方式,解决了大多数电子锁锁内安装电池、导致锁结构变化、锁特质性能下降且易受使用环境条件制约的技术瓶径。既保持锁特质结构,又提高锁防破坏性能;3、 电子钥匙携带、使用方便、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方框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电子钥匙的电控编码电路原理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锁芯电控解码控制电路原理图4是本专利技术电子钥匙外壳结构示意图5是图4的剖视结构示意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滑动控制块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右视结构示意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导轨俯视结构示意图9是图8的右视结构示意图10是锁体的左视面板结构示意图11是本专利技术闭锁状态剖视结构示意图12是本专利技术开锁状态剖视结构示意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l、图4、图5、图ll、图12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由电子钥匙l、锁体7、及铰链连接在锁体上的锁环13组成;锁体内装有电控机械锁内芯18、控制电控机械锁内芯电路的电控解码控制电路板10;电子钥匙1内装有电控编码电路板3、向锁体内的电控机械锁内芯和电控解码控制电路板10供电的电池4;电子钥匙壳体上装有电源开关K1、功能开关K2、电源指示灯LED;由图ll、图12、图6、图7、图8、图9可以看出电控机械锁内芯18由电机9、与电机轴连为一体的偏心轴15组成执行机构,由导轨18'、滑动控制块17组成传动机构,导轨18'是一口朝上的凹槽式导轨,滑动控制块17是一口朝下扣在导轨18'凹槽内的凹槽式滑动控制块,电机偏心轴15位于导轨凹槽内、偏心轴销轴14上端插入滑动控制块孔内固定,电机轴穿过导轨孔25插入导轨凹槽内的偏心轴孔内固定,电机由电机金属固定架8套入电机顶轴,左右支脚用螺钉将电机固定在导轨上,在滑动控制块17顶上还设有供锁环插头插入、并通过移动其边缘卡在锁环插头凹槽22内的长方形锁环卡孔23;由图ll、图12还可以看出电控解码控制电路板10用长杆螺钉10'固定在导轨金属架上;由图8还可以看出导轨18'底上还设有与锁环卡孔23平行对应的锁环插孔24;由图4、图5可以看出电子钥匙l壳内装有与电控编码电路板3、电池4连接的电子插头2;由图IO、图ll、图12可以看出锁体壳一端面板设有插孔6,插孔6内装有与电控机械锁内芯18、电控解码控制电路板10连接、与电子钥匙的电子插头相插合的插座2';由图11、图8还可以看出,在滑动控制块17顶上还固定有一导轴16,导轨18'底上设有一导轨孔,导轴16穿过导轴孔,露出部分随滑动控制块的前、后运动触发逻辑开关K3或K4实现通或断;锁体7—端装有堵头5、插孔6设在堵头面板上,锁体7右端装有固定块11,销轴12穿孔将锁环13右端铰链连在固定块11的凹槽内,锁环与固定块固定后,固定块插入锁体腔右侧,销轴21穿锁体、固定块ll固定;由图8、图9、图12还可以看出导轨18'右端有一凸块19,凸块19上有一螺孔20,通过平头7镙钉将导轨右端与固定块11固定为一体;由图l、图2可以看出电控编码电路是由编码器A、缓冲器B、电子钥匙1上的电源开关K1、功能开关K2、电池4、电子插头2组成;由图l、图3可以看出电控解码控制电路是由电子插座2'、缓冲器C、解码器D、放大器E、控制级l、控制级2、负载F组成。本专利技术的电控机械锁内芯18工作程序锁环13左端插入锁体顶孔、滑动控制块的锁环卡孔23、导轨的锁环插孔24内,电机9通电转动,电机轴带动偏心轴运动,偏心轴销轴14拨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电控编码防盗锁,它由电子钥匙(1)、锁体(7)、与锁体一端铰链连接的锁环(13)组成;其特征在于:锁体内装有电控机械锁内芯(18)、控制电控机械锁内芯电路的电控解码控制电路板(10);电子钥匙(1)内装有电控编码电路板(3)、向锁体内的电控机械锁内芯、电控解码控制电路板(10)供电的电池(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斌韬于军宁
申请(专利权)人:于军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