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径超长组合灌注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6691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2 0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直径超长组合灌注桩结构,包括灌注桩、桩侧护筒、连接套筒、外加筋肋和内加筋肋;在桩侧护筒的外表面设置连接套筒、外加筋肋和桩外注浆管,内表面设置内加筋肋;连接套筒焊接于桩侧护筒的顶端;桩侧土层向下引孔至桩端土层,桩侧护筒和钢筋笼置于灌注桩孔内,灌注桩中间部位灌注混凝土,桩外注浆管向桩侧护筒外侧壁的桩侧土层注浆形成桩侧注浆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桩侧护筒的侧壁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设置内加筋肋和外加筋肋可大幅改善桩侧护筒与桩身混凝土协同受力的性能;桩侧注浆体的设置有助于增强桩侧护筒与桩周土的粘结强度,进一步改善灌注桩的承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直径超长组合灌注桩结构
本技术涉及灌注桩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可实现桩身混凝土与桩侧护筒协同受力、承载性能高的大直径超长组合灌注桩结构,属于岩土工程领域,适用于灌注桩施工工程。
技术介绍
灌注桩作为一种基桩形式,在我国高层、超高层建筑以及桥梁工程中应用较为普通,当构筑物对基桩承载能力要求高、持力层埋深大时,常需采用大直径超长灌注桩。尽管大直径超长灌注桩已经应用于大量工程项目中,但仍有一些工程问题未得到很好解决,如钢筋笼制备与吊装变形问题、护筒留用及吊装接长问题、桩侧土体承载能力有效发挥等等。已有一种旋喷扩径螺旋挤土组合灌注桩及其成桩方法,其特征在于旋喷扩径螺旋挤土组合灌注桩采用组合钻具旋转挤土钻进同时进行旋喷,桩端局部可形成旋喷的更大扩大头,旋转提钻时继续旋喷进行二次补浆。这种灌注桩结构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的承载性能,但结构施工质量不易控制,成桩方法对钻具要求较高,并且施工效率较低。综上所述,现有的大直径超长灌注桩结构及施工方法,在适宜的工况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桩侧护筒吊装和接长、钢筋笼无损吊装、现场标准化模块化施工等方面尚存在可进一步改善之处。鉴于此,为进一步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直径超长组合灌注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灌注桩(1)、桩侧护筒(2)、连接套筒(3)、外加筋肋(4)和内加筋肋(6);在桩侧护筒(2)的外表面设置连接套筒(3)、外加筋肋(4)和桩外注浆管(5),内表面设置内加筋肋(6);连接套筒(3)焊接于桩侧护筒(2)的顶端;桩侧土层(7)向下引孔至桩端土层(8),桩侧护筒(2)和钢筋笼(9)置于灌注桩(1)孔内,灌注桩(1)中间部位灌注混凝土,桩外注浆管(5)向桩侧护筒(2)外侧壁的桩侧土层(7)注浆形成桩侧注浆体(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直径超长组合灌注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灌注桩(1)、桩侧护筒(2)、连接套筒(3)、外加筋肋(4)和内加筋肋(6);在桩侧护筒(2)的外表面设置连接套筒(3)、外加筋肋(4)和桩外注浆管(5),内表面设置内加筋肋(6);连接套筒(3)焊接于桩侧护筒(2)的顶端;桩侧土层(7)向下引孔至桩端土层(8),桩侧护筒(2)和钢筋笼(9)置于灌注桩(1)孔内,灌注桩(1)中间部位灌注混凝土,桩外注浆管(5)向桩侧护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学军彭申凯钱申春杜海峰崔健任杰沈维成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