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越富水流砂层的桩基结构
本技术属于桥梁桩基
,尤其涉及一种穿越富水流砂层的桩基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市政道路交通基础建设的不断发展,在施工线路中经常遇跨越铁路、桥梁或公路工程的不利工况大量出现,这要求既要确保铁路、铁路或其他建筑工程的稳定,又要兼顾工程本身的安全和顺利,这就需要进行暗埋段框架桥施工,框架桥基坑围护桩因靠近铁路、桥梁或公路线路,能安装施工机械设备的空间狭小,为此,受限施工区域现场无法采用大型钻机施工,需要采用人工挖孔桩施工,挖孔桩广泛的应用在工地现场,人工挖孔桩具有操作空间要求小、施工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造价低等特点,但人工挖孔桩桩径都在1.2m以上,桩长深度都在30m左右灌注桩基础施工中,常常遇地下水较为丰富,地质存在大量的砂层和富水流砂鹅卵石层,其渗透系数较大,挖孔桩施工中存在大量涌水、涌砂的可能,而且经常还接受大气降水及临区地下水的补给,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强度低、灵敏度高和易触变、流变的特性,地层自稳性能极差,容易够给其他铁路、桥梁或公路线路造成影响,这给施工现场实地勘察和施工带来了诸多复杂因素,为此由于区域受限无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越富水流砂层的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结构由连续穿越富水流砂层的桩基孔和邻边桩孔且在桩基孔和邻边桩孔内用钢筋水泥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桩基孔和邻边桩孔呈相互间隔分布设置,在所述桩基孔内设置有钢护筒,所述钢护筒设置在富水流砂层与钢筋水泥混凝土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越富水流砂层的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结构由连续穿越富水流砂层的桩基孔和邻边桩孔且在桩基孔和邻边桩孔内用钢筋水泥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桩基孔和邻边桩孔呈相互间隔分布设置,在所述桩基孔内设置有钢护筒,所述钢护筒设置在富水流砂层与钢筋水泥混凝土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越富水流砂层的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护筒的上端下沉至桩基孔的口部2m~3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穿越富水流砂层的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护筒采用整体式钢板加工而成,所述钢护筒包括由多节筒体首尾依次串联形成一整体并进行卡接固定连接后下放至桩基孔内,在筒体上布置有间距为10cm×10cm的筛孔,保证地下水进入到筒体内,而砂层进入不了钢护筒内,在最下端的筒体的下开口部设置有管堵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穿越富水流砂层的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下相邻之间的筒体相连接处的筒口处具有向下开口的环形插接口和向内弯折收缩且竖直向上伸出的插入部,所述插入部插入环形插接口内,从而使上下相邻之间的筒体的筒口之间以及插入部和环形插接口之间紧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凡,黄忠睦,陈亮,张利军,彭华雷,杨建民,谢文志,王金仁,罗政,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