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式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4771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30 0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盘式电机,包括相对布置的前壳体和后壳体,前壳体内设置绕其周向布置的前水道,后壳体内设置绕其周向布置的后水道;前壳体的外端面上设置连通前水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前壳体和后壳体相对的内端面上开设有,分别连通前水道和后水道以导入冷却水的进水转接通道,和导出冷却水的出水转接通道。在前壳体和后壳体相对的内端面上,开设同步连通前水道和后水道的进水转接通道和出水转接通道,使得前壳体和后壳体内独立的冷却水道在二者相对的内端面位置导通,从而无需增加过多的外部水道连通前壳体和后壳体,简化了水道布置结构,减小了盘式电机的整体体积,方便管路连接,优化了盘式电机的水道布置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盘式电机
本技术涉及电机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盘式电机。
技术介绍
盘式电机因散热需要会在各个独立的壳体内布置冷却水道,这些水道因为壳体间不相连自形成了单独的冷却水道,这些水道有自己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在进行水道布局时,将每个冷却水道单独引出,在外部通过管路链接成一个整体。由于盘式电机需要在机体外部通过管路链接,管路复杂,非专业人员容易将管路接错导致电机失效。且整体体积较大,外观难看。因此,如何优化盘式电机的冷却水路结构,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盘式电机,以优化盘式电机的冷却水路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盘式电机,包括相对布置的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内设置绕其周向布置的前水道,所述后壳体内设置绕其周向布置的后水道;所述前壳体的外端面上设置连通所述前水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相对的内端面上开设有,分别连通所述前水道和所述后水道以导入冷却水的进水转接通道,和导出冷却水的出水转接通道。优选地,在上述盘式电机中,所述进水转接通道包括设置于所述前壳体内,并与所述前水道连通的前进水转接通道,和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盘式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布置的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内设置绕其周向布置的前水道,所述后壳体内设置绕其周向布置的后水道;所述前壳体的外端面上设置连通所述前水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相对的内端面上开设有,分别连通所述前水道和所述后水道以导入冷却水的进水转接通道,和导出冷却水的出水转接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盘式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布置的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内设置绕其周向布置的前水道,所述后壳体内设置绕其周向布置的后水道;所述前壳体的外端面上设置连通所述前水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相对的内端面上开设有,分别连通所述前水道和所述后水道以导入冷却水的进水转接通道,和导出冷却水的出水转接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转接通道包括设置于所述前壳体内,并与所述前水道连通的前进水转接通道,和设置于所述后壳体内,并与所述后水道连通的后进水转接通道,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之间还设置有同步导通所述前进水转接通道和所述后进水转接通道的进水道连接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式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的内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前进水转接通道同轴布置的前连接管容置槽,所述后壳体的内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后进水转接通道同轴布置的后连接管容置槽,所述进水道连接管卡装于所述前连接管容置槽和所述后连接管容置槽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式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道连接管沿其轴向两端的外壁上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一奇吴星何俊明张广权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适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