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4681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门锁结构,包括有锁体(1)、锁舌体(2)及副锁舌体(3),锁舌体(2)和副锁舌体(3)均安装于锁体(1)内,且均可由锁体(1)一侧上相应的导孔外凸,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体(2)的内端设有一齿状结构(21),该齿状结构(21)与位于锁孔(11)内侧、并由锁心(12)拨动的齿轮状拨动件(4)啮合。(*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具
,特指一种安装于门上、便于锁扣的门锁结构
技术介绍
对于各种住宅及办公场所,人们为了方便出入,均会安装有门体。同时,为了提高安全性,门体上配有相应的门锁,尤其是嵌设于门体上、可内外打开的门锁目前使用更为广泛。这类门锁一般包括有锁舌体及副锁舌体两道锁扣,其中锁舌体与钥匙驱动的锁心配合工作,而副锁舌体直接由门锁内外侧的手把驱动。然而,当前这类门锁中,锁舌体与锁心之间的连接结构较为复杂,加工及组装繁琐,生产成本高,且组合后的体积较大,不便于门体上的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舌体与锁心之间连接结构更为简单、传动平稳,且组装方便,体积缩小的门锁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有锁体、锁舌体及副锁舌体,锁舌体和副锁舌体均安装于锁体内,且均可由锁体一侧上相应的导孔外凸,锁舌体的内端设有一齿状结构,该齿状结构与位于锁孔内侧、并由锁心拨动的齿轮状发动件啮合。所述锁体上所开设的锁孔呈 形,而拨动件圈围于锁孔的大端内侧,并对应锁孔小端延伸侧留有缺口,缺口的两侧壁与锁心的凸缘配合拨动工作。本技术之锁舌体通过齿轮传动的方式来实现伸缩,大大简化了传动结构,生产及组装更为方便,简化工艺流程,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传动平稳,外形体积也相对缩小。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锁舌体与锁心之间组合结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见附图1、2,本技术包括有锁体1、锁舌体2及副锁舌体3,锁舌体2和副锁舌体3均安装于锁体1内,且均可由锁体1一侧上相应的导孔外凸。其中副锁舌体3直接由连接锁体1内外侧之手把的拨块13拨动,而锁舌体2的内端设有一齿状结构21,齿状结构21与位于锁孔11内侧、并由锁心1 2拨动的齿轮状拨动件4啮合。锁体1上所开设的锁孔11呈 形,而拨动件4圈围于锁孔11的大端内侧之环槽内,并对应锁孔11小端延伸侧留有缺口41,缺口41的两侧壁与锁心12的凸缘121配合拨动工作。用时,由钥匙插入锁心12的中孔内并旋转,从而带动锁心12转动,随即通过其凸缘121贴靠于拨动件4之缺口41的相应侧壁上并拨动拨动件4转动,拨动件4转动时由其外周缘上的齿部啮合锁舌体2内端上的齿状结构21而驱动锁舌体2沿直线伸缩(锁舌体2的前端有锁体1的导孔导引),从而实现开锁或关锁。对于副锁舌体3的工作与一般门锁相同,在此也不再赘述。本技术结构简单,传动平稳、有力,且体积相对缩小,便于安装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门锁结构,包括有锁体(1)、锁舌体(2)及副锁舌体(3),锁舌体(2)和副锁舌体(3)均安装于锁体(1)内,且均可由锁体(1)一侧上相应的导孔外凸,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体(2)的内端设有一齿状结构(21),该齿状结构(21)与位于锁孔(11)内侧、并由锁心(12)拨动的齿轮状拨动件(4)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1)上所开设的锁孔(11)呈 形,而拨动件(4)圈围于锁孔(11)的大端内侧,并对应锁孔(11)小端延伸侧留有缺口(41),缺口(41)的两侧壁与锁心(12)的凸缘(121)配合拨动工作。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具
,特指一种安装于门上、便于锁扣的门锁结构。其锁舌体的内端设有一齿状结构,该齿状结构与位于锁孔内侧、并由锁心拨动的齿轮状拨动件啮合。由此,锁舌体通过齿轮传动的方式来实现伸缩,大大简化了传动结构,生产及组装更为方便,简化工艺流程,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传动平稳,外形体积也相对缩小。文档编号E05B59/00GK2642950SQ0327370公开日2004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22日专利技术者丁纪翊 申请人:东莞庆昌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纪翊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庆昌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