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模式切换方法、充电电路、电子设备以及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24569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30 00:19
本申请一种充电模式切换方法、充电电路、电子设备以及充电系统,包括:获取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充电模式时的电流大小;判断电流大小是否大于预设电流阈值;若电流大小大于预设电流阈值,则控制电子设备退出第一充电模式;当电子设备退出第一充电模式后,控制电子设备以第二充电模式进行充电,第二充电模式的平均电流大小小于第一充电模式的平均电流大小,其中,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通信端口,第一通信端口用于与电源适配器的第二通信端口电性连接。在第一充电模式时根据电子设备的电流大小与预设电流阈值的比较,确定电子设备充电时是否出现异常。如果出现异常可以减小对电子设备充电的电流,防止因电流过大而烧坏电子设备的器件。

Charging mode switching method, charging circuit,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charging system

The application for a charging mode switching method, charging circuit,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charging system includes: acquiring the current magnitude of the electronic equipment in the first charging mode; judging whether the current magnitude is greater than the preset current threshold; controlling the electronic equipment to withdraw from the first charging mode if the current magnitude is greater than the preset current threshold; and when the electronic equipment withdraws from the first charging mode, The control electronic device is charged in the second charging mode. The average current of the second charging mode is smaller than the average current of the first charging mode. The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es the first communication port, which is used to electrically connect to the second communication port of the power adapter. In the first charging mode, according to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current size of the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the preset current threshold, it is determined whether there is any abnormality in the charging of the electronic equipment. If there is an abnormality, it can reduce the charging current of the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prevent the device of the electronic equipment from burning down because of the excessive curr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模式切换方法、充电电路、电子设备以及充电系统
本申请涉及充电
,特别涉及一种充电模式切换方法、充电电路、电子设备以及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诸如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功能越来越丰富。比如,拍照、发短信以及通话等功能。在电子设备使用的过程中,电池为电子设备供电。在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和电源适配器通过通用串行总线(UnviersalSerialBus,USB)接口插接,从而为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在电源适配器实际为电子设备进行充电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短路,进而容易导致对电子设备内部器件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模式切换方法、充电电路、电子设备以及充电系统,可以提升电子设备充电的稳定性。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模式切换方法,包括:获取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充电模式时的电流大小;判断所述电流大小是否大于预设电流阈值;若所述电流大小大于所述预设电流阈值,则控制所述电子设备退出所述第一充电模式;当所述电子设备退出所述第一充电模式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以第二充电模式进行充电,所述第二充电模式的平均电流大小小于所述第一充电模式的平均电流大小,其中,所述平均电流的大小为所述电子设备在预设充电时间段内的至少两个瞬时电流的平均值,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通信端口,所述第一通信端口用于与电源适配器的第二通信端口电性连接。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充电电路,包括:第一通信端口、微控制器、电源管理芯片和电池,所述第一通信端口与所述微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一通信端口用于与电源适配器的第二通信端口电性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通信端口以第一充电模式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通信端口以第二充电模式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为上述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用于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供电,所述微控制器或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用于执行上述充电模式切换方法。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充电系统,包括电源适配器和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为上述电子设备,所述电源适配器用于为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模式切换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在第一充电模式的时候可以得到电子设备的一个实际电流值,并将其与预设电流阈值进行比较。以根据比较结果确定电子设备充电时是否出现异常。如果出现异常可以减小对电子设备充电的电流,防止因电流过大而烧坏电子设备的器件,提升电子设备充电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充电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第一通信端口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充电电路另一电路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充电电路与处理器电性连接的电路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与充电时间的关系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路与处理器电性连接的又一电路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模式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充电模式切换方法、充电电路、电子设备以及充电系统。其中,电子设备可以采用充电模式切换方法进行充电。充电电路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内,充电电路可以与电源适配器连接以为电子设备充电。充电系统由电源适配器和电子设备形成。其中,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游戏设备、AR(AugmentedReality,增强现实)设备、汽车、数据存储装置、音频播放装置、视频播放装置、笔记本、桌面计算设备、可穿戴设备诸如电子手表、电子眼镜、电子头盔、电子手链、电子项链、电子衣物等设备。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电子设备17包括处理器170、充电电路171、存储器172、显示屏173以及传感器174。该处理器170、充电电路171、存储器172、显示屏173以及传感器174均可以集成在一个电路板上。充电电路171用于为电子设备17进行充电。显示屏173用于显示信息,比如充电信息。处理器170、充电电路171、存储器172、显示屏173以及传感器174分别电性连接。请参阅图2,并与图1结合,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充电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充电电路171包括第一通信端口10、微控制器20(MicrocontrollerUnit,MCU)、电源管理芯片70、晶体管40以及电池50。其中微控制器20以及电源管理芯片70均通过电池电源(VBAT)60与电池50电性连接。电池电源60可以用于将电源适配器输入的充电电流,以输入到电池50中,从而为电池50充电。综上,充电电路171可以与电源适配器插接以为电子设备17充电。即实施例中使用的充电电流和电流为同一含义,也即充电电压和电压为同一含义。请参阅图3,并与图2结合,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第一通信端口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通信端口10可以包括多个引脚100,比如该引脚100可以包括正电压数据引脚101、负电压数据引脚102以及电路引脚103。第一通信端口10可以与电源适配器的第二通信端口30插接。当电源适配器的第二通信端口30与第一通信端口10插接时,电源适配器通过第一通信端口10为电子设备的电池50充电。微控制器20包括多个引脚。例如可以包括:第一正电压数据引脚201、第一负电压数据引脚202、复位引脚203以及高电平引脚204。微控制器20与正电压数据引脚101电性连接。微控制器20与负电压数据引脚102电性连接。也即,第一正电压数据引脚201与正电压数据引脚101电性连接。第一负电压数据引脚202与负电压数据引脚102电性连接,从而构成通信回路,以调整电源适配器为电子设备充电的充电电流。微控制器20用于通过正电压数据引脚101和/或负电压数据引脚102确定以第一充电模式,为电池50充电。一实施方式中,微控制器20与晶体管40连接。例如,晶体管40可以为N型场效应晶体管(NTypeMetal-Oxide-SemiconductorField-EffectTransistor,N-MOSFET)或者其他晶体管。也即微控制器20的高电平引脚204与晶体管40电性连接。晶体管40与电池50电性连接。其中,高电平引脚204用于置高或者置低电平从而使晶体管40导通或关闭。微控制器20用于通过晶体管40确定以第一充电模式,以实现对电池50进行充电。其中,第一充电模式为采用第一额定电流或者第一额定功率等方式为电池50充电,其中额定的电流比如1.2A、1.3A或者1.5A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模式切换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充电模式时的电流大小;判断所述电流大小是否大于预设电流阈值;若所述电流大小大于所述预设电流阈值,则控制所述电子设备退出所述第一充电模式;当所述电子设备退出所述第一充电模式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以第二充电模式进行充电,所述第二充电模式的平均电流大小小于所述第一充电模式的平均电流大小,其中,所述平均电流的大小为所述电子设备在预设充电时间段内的至少两个瞬时电流的平均值,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通信端口,所述第一通信端口用于与电源适配器的第二通信端口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模式切换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充电模式时的电流大小;判断所述电流大小是否大于预设电流阈值;若所述电流大小大于所述预设电流阈值,则控制所述电子设备退出所述第一充电模式;当所述电子设备退出所述第一充电模式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以第二充电模式进行充电,所述第二充电模式的平均电流大小小于所述第一充电模式的平均电流大小,其中,所述平均电流的大小为所述电子设备在预设充电时间段内的至少两个瞬时电流的平均值,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通信端口,所述第一通信端口用于与电源适配器的第二通信端口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微控制器,所述第一通信端口包括正电压数据引脚和负电压数据引脚,所述微控制器均与所述正电压数据引脚以及所述负电压数据引脚电性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用于通过所述正电压数据引脚和/或所述负电压数据引脚确定充电模式;所述控制所述电子设备退出所述第一充电模式的步骤包括:控制所述正电压数据引脚和/或所述负电压数据引脚接地,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退出所述第一充电模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微控制器、电池以及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的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端口包括电路引脚,所述电路引脚和所述电池通过所述晶体管电性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用于通过所述晶体管确定充电模式;所述控制所述电子设备退出所述第一充电模式的步骤包括:控制所述晶体管关闭,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退出所述第一充电模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管包括第一子晶体管和第二子晶体管,所述第一子晶体管和所述第二子晶体管均与所述微控制器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电路引脚与所述第一子晶体管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子晶体管与所述第二子晶体管串联连接,所述第二子晶体管与所述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子晶体管和/或所述第二子晶体管确定充电模式;所述控制所述晶体管关闭的步骤包括:控制所述第一子晶体管和/或所述第二子晶体管关闭,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退出所述第一充电模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微控制器、电池以及均与所述微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第一子晶体管和第二子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端口包括正电压数据引脚、负电压数据引脚和电路引脚,所述微控制器均与所述正电压数据引脚以及所述负电压数据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电路引脚与所述第一子晶体管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子晶体管与所述第二子晶体管串联连接,所述第二子晶体管与所述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用于通过所述正电压数据引脚和/或所述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绍斌庄小利
申请(专利权)人: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