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源自动切换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47486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8 1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电源自动切换电路,包括第一交流接触器KM1、第二交流接触器KM2、第一继电器J1、第二继电器J2、第三继电器J3、第四继电器J4以及第五继电器J5、第一指示灯LED1、第二指示灯LED2,交流接触器KM1的常开触头分别连接在市电一的A1、B1、C1、N1线上,交流接触器KM2的常开触头分别连接在市电二的A2、B2、C2、N2线上,继电器J1、J2、J3分别接在A1、B1或C1和零线N1上,J4、J5分别接在A1或B1或C1和零线N2上,交流接触器KM1、KM2的原边线圈与常闭触点分别连接并与各继电器组成控制电路。该电路可以自动切换常用电和备用电,成本低,灵活多变,可靠性高。(*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供电
,尤其涉及一种双电源自动切换电路
技术介绍
现代社会对电网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场合都需要用到双电源输入切换装置(ATS),一路常用电,一路备用电,当常用电掉电后,自动切换到备用电供电;当常用电来电后,又自动切换到常用电供电,从而实现了两路市电输入的相互切换。同时双电源切换装置往往还要具备常用电优先、缺相检测、灯光指示灯功能。而市面上的双电源切换装置,一般成本较高,电路较复杂,工艺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双电源自动切换电路,可以判断市电缺相并灯光报警,并且可以自动切换市电和备用电,并具有硬件机械互锁功能,电路简单,成本低,灵活多变,工艺简单;双路市电输入可靠自动互投,保证用电安全,可靠性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电源自动切换电路,其包括第一交流接触器KM1、第二交流接触器KM2,还包括第一继电器J1、第二继电器J2、第三继电器J3、第四继电器J4以及第五继电器J5、第一指示灯LED1、第二指示灯LED2,所述第一交流接触器KM1的常开触头分别连接在市电一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电源自动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交流接触器KM1、第二交流接触器KM2,还包括第一继电器J1、第二继电器J2、第三继电器J3、第四继电器J4以及第五继电器J5、第一指示灯LED1、第二指示灯LED2,所述第一交流接触器KM1的常开触头分别连接在市电一的A1、B1、C1、N1线上,所述第二交流接触器KM2的常开触头分别连接在市电二的A2、B2、C2、N2线上,所述第一继电器J1的原边线圈分别接A1端与N1端,所述第二继电器J2的原边线圈分别接B1端与N1端,所述第三继电器J3的原边线圈分别接C1端与N1端,所述第四继电器J4的原边线圈分别接A2端与N2端,所述第五继电器J5的原边线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源自动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交流接触器KM1、第二交流接触器KM2,还包括第一继电器J1、第二继电器J2、第三继电器J3、第四继电器J4以及第五继电器J5、第一指示灯LED1、第二指示灯LED2,所述第一交流接触器KM1的常开触头分别连接在市电一的A1、B1、C1、N1线上,所述第二交流接触器KM2的常开触头分别连接在市电二的A2、B2、C2、N2线上,所述第一继电器J1的原边线圈分别接A1端与N1端,所述第二继电器J2的原边线圈分别接B1端与N1端,所述第三继电器J3的原边线圈分别接C1端与N1端,所述第四继电器J4的原边线圈分别接A2端与N2端,所述第五继电器J5的原边线圈分别接B2端与N2端;
所述第一交流接触器KM1的原边线圈一端连接市电一的A1端、B1端或C1端,另一端连接第二交流接触器KM2的常闭触点的22脚,第二交流接触器KM2的常闭触点的21脚连接第一继电器J1的4脚,第一继电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攀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