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中德专利>正文

盘式锁眼孔开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3822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盘式锁眼孔开关装置,它是由导向槽底盘,可沿导向槽来回滑动的锁眼孔活舌,2至6圈数码盘,以及外压盘依次套叠配合而成,每圈数码盘是由转轮上盘和带有开口槽的转轮下盘扣合而成,锁眼孔活舌有2至6个闭锁碰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作使用方便,使锁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盘式锁眼孔(即钥匙孔)开关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暗锁锁眼孔的启闭装置。传统锁的锁眼孔是暴露的,其缺点一是极易堵塞,影响锁具的开启;二是非正常开启锁具容易,锁具的安全性差。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避免已有技术的缺点而提供一种盘式锁眼孔的开关装置,该开关装置能够避免锁眼孔被堵塞,提高锁具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措施来实现其目的的。由导向槽底盘、可沿导向槽来回滑动的锁眼孔活舌、2至6圈数码盘以及外压盘依次套叠配合而成的本技术,其每圈数码盘是由转轮上盘和带有开口槽的转轮下盘扣合而成,转轮上盘和下盘的边缘开有扣凸牙和扣凹口;锁眼孔活舌的下侧带有2至4个导向齿,上侧带有一个拨舌柄和2至6个闭锁碰头,导向槽底盘中央开有显露锁眼孔的通孔,导向槽为2至4条。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导向槽底盘的主视图图4为锁眼孔活舌的主视图图5为锁眼孔活舌的俯视图图6为转轮上盘的主视图图7为转轮上盘的左视图图8为转轮下盘的主视图图9为转轮下盘的左视图图10为本技术的锁眼孔活舌开启状态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为具有三圈数码盘的锁眼孔开关装置,其导向槽底盘(5)的中央开有一个用于显露锁眼孔的通孔(13),而导向槽(14)有三条,锁眼孔活舌(6)的一侧有三个闭锁碰头(11)和一个拨舌柄(12),另一侧带有三个导向齿(10),三个导向齿(10)将置入底盘(5)中的三个导向槽,使活舌(6)可在其上滑动。每圈数码盘都是由转轮上盘(7)(8)(9)和转轮下盘(4)(3)(2)扣合而成,转轮上盘(7)(8)(9)的边缘开有扣凸牙(15),其上表面标有数码,而转轮下盘(4)(3)(2)的边缘带扣凹口(16),并带有一个开口槽(17),上盘(7)(8)(9)和下盘(4)(3)(2)的扣合可由用户根据自己选择的数据自己进行。使用时,应将导向槽底盘(5)安装在暗锁的表面,并将锁眼孔活舌(6)定装在导向槽(14)上,依次叠装第一圈数码盘(7)(4),第二圈数码盘(6)(3)和第三圈数码盘(5)(2),最后,安装外压盘(1),若要开启本开关装置,必须转动三圈数码盘,只有使三个转轮下盘(4)(3)(2)上的开口槽(18)(19)(20)对齐,并且与锁眼孔活舌(6)上的闭锁碰头(11)亦对齐,才能拨动拨舌柄(12),显露出锁眼孔。本技术结构简单,制作使用方便,能够避免锁眼孔被堵塞,使锁具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权利要求1.盘式锁眼孔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导向槽底盘,锁眼孔活舌,2至6圈数码盘以及外压盘依次套叠配合而成,每圈数码盘是由转轮上盘和带有开口槽的转轮下盘扣合而成,锁眼孔活舌上有2至6个闭锁碰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锁眼孔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槽底盘中央开有显露锁眼孔的通孔,导向槽为2至4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式锁眼孔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锁眼孔活舌的下侧带有2至4个导向齿,上侧带有一个拨舌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式锁眼孔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数码盘的转轮上盘和下盘的边缘开有扣凸牙和扣凹口。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盘式锁眼孔开关装置,它是由导向槽底盘,可沿导向槽来回滑动的锁眼孔活舌,2至6圈数码盘,以及外压盘依次套叠配合而成,每圈数码盘是由转轮上盘和带有开口槽的转轮下盘扣合而成,锁眼孔活舌有2至6个闭锁碰头。本技术结构简单,制作使用方便,使锁具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文档编号E05B17/14GK2141828SQ9224295公开日1993年9月8日 申请日期1992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1992年12月7日专利技术者杨中德 申请人:杨中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盘式锁眼孔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导向槽底盘,锁眼孔活舌,2至6圈数码盘以及外压盘依次套叠配合而成,每圈数码盘是由转轮上盘和带有开口槽的转轮下盘扣合而成,锁眼孔活舌上有2至6个闭锁碰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中德
申请(专利权)人:杨中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