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SiO2致肺细胞恶性转化的模型细胞株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3538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株纳米SiO2致肺细胞恶性转化的模型细胞株及其应用。所述模型细胞株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676。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模型细胞株及其子代细胞株能够为采用体外实验进行致癌性研究提供基础,可以用于研究揭露纳米SiO2致癌性的机理机制,还可以用于筛选纳米SiO2致癌的早期生物标志物,开发相应的检测试剂盒及肺癌治疗相关药物。

Model Cell Line of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of Lung Cells Induced by Nano-SiO2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odel cell line of lung cell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induced by nano-SiO 2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preservation number of the model cell line is CGMCC NO.12676. The model cell line and its offspring cell line of the invention can provide a basis for carcinogenic research by in vitro experiments, can be used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uncovering the carcinogenicity of nano-SiO 2, can also be used to screen the early biomarkers of nano-SiO 2 carcinogenesis, develop corresponding detection kits and lung cancer treatment-related dru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纳米SiO2致肺细胞恶性转化的模型细胞株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细胞工程
,具体涉及纳米SiO2致肺细胞恶性转化的模型细胞株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纳米二氧化硅(silicadioxide,SiO2)被认为是大气颗粒物惰性核的主要成分之一。新近的研究表明,环境纳米颗粒和工程化纳米材料均不可避免的进入生态圈及大气环境中,纳米SiO2则是其中最主要的成分之一。SiO2作为地壳成分,在土壤中的平均含量为57.8%~64.8%,故而纳米SiO2作为天然纳米材料可通过土壤扬尘、煤烟尘、粉尘等方式进入大气。同时,纳米SiO2也是当前世界上最常用的工程化纳米材料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材料、化妆品及生物医药等领域。在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所研发的纳米材料消费品中,纳米SiO2排在5种最常用的纳米材料的首位,截止2015年1月1日,该中心在线登记的新兴纳米科技项目超过80种消费品中含有纳米硅和纳米SiO2。据纳米科学分析师估算,目前市场中约有150-600种纳米食品和400-500种食品包装应用了纳米SiO2。随着纳米SiO2的产量和应用范围的逐渐增大以及大气颗粒物污染问题的日趋严重,人们接触纳米SiO2的机会不断增加,其进入的主要途径是吸入,主要的靶器官是肺脏,人群职业暴露、医源性暴露和环境暴露纳米SiO2的机会不断增加。但是,目前对纳米SiO2的有害生物效应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关于其致癌性目前探讨还不够深入,对于职业接触限值也无定义。美国环境健康科学研究所和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已将纳米SiO2列为迫切需要优先进行安全性评估的纳米材料。因此,加强纳米SiO2有害生物效应研究是保护环境和保障公众健康的重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株纳米SiO2致肺细胞恶性转化的模型细胞株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获得的经纳米SiO2染毒致肺细胞恶性转化的癌细胞株,能够为后续对以其为基础开展的各项科学研究工作奠定基础。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株纳米SiO2致肺细胞恶性转化的模型细胞株,所述模型细胞株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12676。其中,所述肺细胞为人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购自ATCC细胞库。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前述模型细胞株的子代细胞株。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包括前述模型细胞株或其子代细胞株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还包括各类常规的细胞检测试剂,如DNA提取试剂、RNA提取试剂等。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前述模型细胞株或其子代细胞株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肺癌的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获得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12676的纳米SiO2致肺细胞恶性转化所得的模型细胞株及其子代细胞株能够为采用体外实验进行致癌性研究提供基础,可以用于研究揭露纳米SiO2致癌性的机理机制,还可以用于筛选纳米SiO2致癌的早期生物标志物,开发相应的检测试剂盒及肺癌治疗相关药物。生物材料保藏信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纳米SiO2致肺细胞恶性转化所得的模型细胞株,已于2016年6月28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邮编:100101。该模型细胞株的命名为:人肺恶转细胞株,该模型细胞株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12676。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采用纳米SiO2颗粒多次低剂量染毒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图。图2是实施例2中裸鼠荷瘤实验结果图,其中,A显示Beas-2BSiO2P40细胞可以使裸鼠形成肿瘤,而Beas-P40细胞不能在裸鼠形成肿瘤,均进行了6组平行实验,其中肿瘤重量从0.998g到2.66g不等;B显示对Beas-2BSiO2P40细胞荷瘤鼠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分析,结果表明肿瘤的病理类型为腺癌;C显示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肿瘤体积逐渐增大。图3是实施例4中纳米SiO2颗粒多次低剂量染毒后细胞中p53mRNA表达变化的结果图,结果显示Beas-2BSiO2P40细胞组p53基因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Beas-P40细胞,与芯片结果一致。图4是实施例5中纳米SiO2颗粒多次低剂量染毒后p53蛋白表达变化的结果图,结果显示Beas-2BSiO2P40细胞组p53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Beas-P40细胞,与芯片结果一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一株纳米SiO2致肺细胞恶性转化的模型细胞株,所述模型细胞株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12676。下述具体实施例中,初始细胞株为人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细胞,购自ATCC细胞库。实施例1模型建立的过程1、细胞选择(上海)ATCC细胞库的人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细胞;2、细胞采购回来后进行STR分型鉴定,由阅微基因公司负责,鉴定结果与ATCC细胞库的Beas-2B完全相符;3、剂量选择1)Beas-2B细胞培养,培养条件采用Sciencell公司胎牛血清,hyclone公司的DMEM高糖培养液,5%CO2,37度;2)细胞培养传代3次,然后接种于96孔板,每孔接种细胞10000个,接种后24h,进行纳米SiO2染毒;3)染毒过程:首先弃去细胞培养液,用PBS缓冲液洗细胞3次,然后进行染毒,设七个剂量组,分别为0μg/ml、2.5μg/ml、5μg/ml、10μg/ml、25μg/ml、50μg/ml、100μg/ml;纳米SiO2储存液为20mg/ml,采用DMEM培养液进行稀释,稀释后进行染毒,染毒时间为24h;4)染毒后采用MTT检测细胞存活,MTT浓度为5mg/ml,染毒结束后加入MTT5μl,37度孵育3h,孵育结束后采用酶标仪检测,波长为492nm,记录吸光度值,进行分析;5)结果选择对细胞没有损伤的剂量进行下一步模型建立实验,选择5μg/ml进行下一步模型建立实验。4、模型建立过程1)Beas-2B细胞培养,培养条件采用Sciencell公司胎牛血清,hyclone公司的DMEM高糖培养液,5%CO2,37度;2)Beas-2B细胞培养传代3次,然后开始纳米SiO2染毒,细胞传代后8h,即细胞贴壁后更换含10%FBS的DMEM培养液配制的纳米SiO2染毒液进行培养,待细胞密度达到95%时进行细胞传代,传代后8h,细胞贴壁后重复上述染毒过程,如此染毒40次,建立多次染毒细胞模型。5、多次染毒细胞模型增殖能力检测1)培养传代40次的Beas-2B细胞(命名为Beas-P40)和染毒40代的Beas-2B细胞(命名为Beas-2BSiO2P40)培养,培养条件采用Sciencell公司胎牛血清,hyclone公司的DMEM高糖培养液,5%CO2,37度;2)Beas-P40细胞和Beas-2BSiO2P40细胞培养传代3次,细胞生长状态良好,进行细胞增殖能力检测;3)Beas-P40细胞和Beas-2BSiO2P40细胞收集,1200rpm离心3min,加入培养液重新悬浮,计数,接种于96孔板,每孔3000个细胞,接种后12h、24h、48h、72h采用MTT检测细胞活力,然后分别以Beas-P40细胞和Beas-2BSiO2P40细胞12h的OD值为对照,计算两种细胞的增殖能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株纳米SiO2致肺细胞恶性转化的模型细胞株,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细胞株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67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纳米SiO2致肺细胞恶性转化的模型细胞株,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细胞株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1267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SiO2致肺细胞恶性转化的模型细胞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肺细胞为人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3.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博孙志伟郭彩霞周显青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