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olefin polymerization catalysts, in particular to a solid catalyst component and catalyst system for olefin polymerization and a method for olefin polymerization. The solid catalyst component comprises reaction products of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1) magnesium alkoxylate compound; 2) titanium compound; 3) endoelectron compound; among them, cyclotriene as shown in endoelectron compound inclusion formula (I). At least one of its derivatives. The solid catalyst component of the invention improves the polymerization activity, hydrogen regulation sensitivity and copolymeriz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polyolefin catalyst by introducing cyclotrienes and their derivatives as internal electron dono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烯烃聚合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和催化剂体系以及烯烃聚合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烯烃聚合催化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固体催化剂组分,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体系,以及一种烯烃聚合方法。
技术介绍
近60年来,由于技术不断发展,Ziegler-Natta型烯烃聚合催化剂的活性、氢调敏感度、共聚性能及其聚合粉料的堆积密度、熔融指数、分子量分布、细粉含量、共聚单元分布等参数均得到了显著的优化。但是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业生产的需求,生产出性能更优异的产品,则此类催化剂及其聚合粉料的上述参数还需进一步提高。在现有技术中,向烯烃聚合催化剂中引入某些给电子体能改善其氢调敏感度,如CN1958620A、CN1743347A、CN102295717A和CN103772536A分别引入了硅氧烷类给电子体、邻位烷氧基取代的苯甲酸酯/羧酸酯(或二醚)复配给电子体、苯甲酸酯类给电子体。向催化剂中引入另外一些给电子体能改善催化剂的共聚性能,如CN1726230A、CN1798774A和CN101050248A分别引入了醇、酮、胺、酰胺、腈、烷氧基硅烷、脂肪族醚和脂肪族羧酸酯等给电子体。此外,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该固体催化剂组分包含以下组分的反应产物:1)烷氧基镁化合物;2)钛化合物;3)内给电子体化合物;其中,所述内给电子化合物包含式(Ⅰ)所示环三藜芦烃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该固体催化剂组分包含以下组分的反应产物:1)烷氧基镁化合物;2)钛化合物;3)内给电子体化合物;其中,所述内给电子化合物包含式(Ⅰ)所示环三藜芦烃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式(Ⅰ)中,M1、M2、M3、M4、M5和M6相同或不同,各自选自氢、羟基、氨基、醛基、羧基、酰基、卤原子、-R1或-OR2,其中,R1和R2各自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烃基,取代基选自羟基、氨基、醛基、羧基、酰基、卤原子、烷氧基或杂原子;当苯环上相邻的两个基团M1和M2、或者M3和M4、或者M5和M6各自选自R1或-OR2时,两个相邻基团间可任选地相互成环;以每摩尔镁计,所述环三藜芦烃及其衍生物的用量至少为0.001mol,优选为0.001~0.1mol。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其中,式(Ⅰ)中,M1、M2、M3、M4、M5和M6相同或不同,各自选自羟基、氨基、醛基、卤原子、-R1或-OR2,且R1和R2各自选自被卤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烃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其中,所述环三藜芦烃及其衍生物选自以下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A:M1=M2=M3=M4=M5=M6=OCH3;化合物B:M1=M2=M3=M4=M5=M6=OCH2CH3;化合物C:M1=M2=M3=M4=M5=M6=OCH2CH2CH3;化合物D:M1=M2=M3=M4=M5=M6=OCH(CH3)2;化合物E:M1=M2=M3=M4=M5=M6=OCH2CH2CH2CH3;化合物F:M1=M3=M5=OCH3;M2=M4=M6=OCH2CH3;化合物G:M1=M3=M5=OCH3;M2=M4=M6=OCH2CH2CH3;化合物H:M1=M3=M5=OCH3;M2=M4=M6=OCH2CH2CH2CH3;化合物I:M1=M2=M3=M4=M5=M6=OH;化合物J:M1=M3=M5=OCH3;M2=M4=M6=OH;化合物K:M1=M3=M5=OCH3;M2=M4=M6=NH2;化合物L:M1=M3=M5=OCH3;M2=M4=M6=Cl;化合物M:M1=M3=M5=OCH3;M2=M4=M6=Br;化合物N:M1=M3=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庭,孙竹芳,周俊领,郭子芳,谢伦嘉,李秉毅,寇鹏,马永华,黄廷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