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安全钳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3304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2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安全钳制动装置,包括钳体支撑架,所述钳体支撑架整体为L型,所述钳体支撑架包括制动钳体、制动座、弹簧定位机构和摩擦片独立调节机构,均设置在L型钳体支撑架内;所述L型钳体支撑架垂直于地面的一侧设置有凹陷区,形成两个凸起区;所述制动钳体、制动座呈上下关系且静止时两者不接触,所述摩擦片独立调节机构安装在制动钳体上并呈上下关系,所述弹簧定位机构安装在所述摩擦片独立调节机构的左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纯机械结构的方式进行制动,大量减少了电能的消耗同时也减少了辅助设备的占地面积,也避免在压力不足的情况下产生的制动力下降或制动失效的安全隐患。

A Braking Device for Elevator Safety Clamp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levator safety clamp brak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clamp body support frame, the clamp body support frame as a whole is L-shaped, the clamp body support frame includes a brake clamp body, a brake seat, a spring positioning mechanism and an independent adjusting mechanism of friction discs, all of which are arranged in the L-type clamp body support frame; the L-type clamp body support frame is vertical to one side of the ground and is provided with a depression area to form two convex areas. The brake caliper body and the brake seat are upper and lower and do not touch when they are still. The independent adjusting mechanism of the friction disc is installed on the brake caliper body and has upper and lower relationship, and the spring positioning mechanism is installed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independent adjusting mechanism of the friction disc. The braking method of the pure mechanical structure of the invention greatly reduces the consumption of electric energy, reduces the area occupied by auxiliary equipment, and avoids the potential safety hazard of braking force drop or braking failur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sufficient press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安全钳制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盘式制动器
,尤其涉及一种电梯安全钳制动装置。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电梯由于其快捷、高效等优点,越来越受人们的认可和使用,因此在各大商场及住宅小区中,电梯作为了主要的运输工具。随着电梯的不断应用,电梯制动失效等各类事故频频发生,不仅造成人员受伤,严重时甚至出现生命危险,由于电梯制动器安装的位置的特殊性、保养后安装调试不方便等原因,导致保养耗时比较长,容易引起商场和医院等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出现拥堵现象,所以大多时候对电梯制动器的保养频率比较少,导致制动器使用超过使用时限导致触点接触不良或粘连,接触效果不理想,时好时坏,造成闸瓦与制动轮摩擦而磨损加剧,导致电梯制动作用失效,电梯出现故障。如何开发一种滑动的制动浮钳机构,方便保养、维修和安装且制动效果较高,保养周期比较长的制动器,延长维护周期、提高维护效率,减少超时保养导致事故发生的情况,有效减少或避免财产损失、拥堵等此类事情发生。例如中国专利CN105465245A公开的一种快速响应的浮钳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动座和浮动的横跨在所述制动座两侧的制动钳,所述制动座一侧的制动钳上开设有进液孔和活塞腔,所述制动座另一侧的制动钳上设有电枢,所述电枢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设有励磁线圈,所述电枢面向所述制动座的一侧还连接有第一制动块,所述活塞腔与所述进液孔相通,所述活塞腔处设有活塞,所述活塞面向所述制动座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制动块。对比文件中其产品是以液体作为介质使一种快速响应的浮钳盘式制动器在运作时进行制动,使用液压制动需要使用液压泵,在使用中如每台设备都使用小型液压泵会增加产品的制造成本,如使用大型液压设备会导致管道的铺设成本会上升,同时液压装置在长时间使用时会出现漏油等现象会导致环境严重污染,且在压力不足或压力过大时会出现时会出现制动效果减弱、制动失效和管道爆裂等现象,存在安全隐患。又例如中国专利CN105317885A公开的一种浮钳盘式制动器包括制动钳和制动座,所述制动钳上设有固定制动块,所述制动钳上与所述固定制动块相对面开设有凹槽和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凹槽相通,所述制动座位于所述固定制动块与所述凹槽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设有气缸,所述气缸处设有在所述气缸通气时可伸长的活塞,所述活塞处还螺纹连接有活动制动块。对比文件中,该专利技术使用的是以气压作为介质进行制动,使用气压作为制动介质,需要使用空压机,在使用小型空压机时大大提升了制造成本且会产生噪音,使用大型空压机对制动器供气时铺设管道费用高、接口容易老化漏气、占地面积较大、维护费用高、储气罐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大多产品以气压形式或液压形式实行制动效果,在运用气压制动或液压制动时有以下几点问题:①在电梯使用时电梯井道空间狭小无法安装大功率空压机,使用小功率空压机成本比较高且会产生噪音,使用大型空压机对制动器供气时铺设管道费用高、接口容易老化漏气、占地面积较大、维护费用高、储气罐存在一定安全隐患。②使用液压设备实行制动所需大量小型液压泵,减低噪音但使用成本远大于以气体作为压力介质的气压制动器,由于液压多半使用螺纹连接时间过长接口处会导致漏油现象导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且需要定期检查液压泵内部的液压油是否充足,与以气体作为压力介质的气压制动器相比同样会出现接口老化等状态导致制动效果下降或是制动失效。③液压和气压都存在一个共同点就是需要使用大量管道进行铺设,管道铺设距离过长时容易导致液压或是气压的供给压力不够,从而导致制动失效或是制动效果差,在压力过大时容易出现爆管现象,同样导致制动失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装调节方便、制动器工作时动作一致性好、高效控制摩擦片与制动座间隙一致性、延长摩擦片使用寿命以及高效制动的滑动的浮钳制动机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安全钳制动装置,包括钳体支撑架,所述钳体支撑架整体为L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钳体支撑架包括制动钳体、制动座、弹簧定位机构和摩擦片独立调节机构,所述制动钳体、制动座、弹簧定位机构和摩擦片独立调节机构均设置在L型钳体支撑架内;所述L型钳体支撑架垂直于地面的一侧设置有凹陷区,形成两个凸起区;所述制动钳体、制动座呈上下关系且静止时两者不接触,所述摩擦片独立调节机构安装在制动钳体上并呈上下关系,所述弹簧定位机构安装在所述摩擦片独立调节机构的左侧;所述摩擦片独立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杆、螺纹连接杆A、调节螺栓、固定块和摩擦片A,所述调节杆嵌入所述制动钳体内,并通过调节螺栓固定在制动钳体表面,所述固定块下表面设有凹槽A和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螺纹连接杆A固定。在此基础上,所述弹簧定位机构设置在钳体支撑架的凸起区,且每个凸起区均设置至少一个所述弹簧定位机构。在此基础上,所述弹簧定位机构包括螺栓、螺纹连接杆B、固定板和限位弹簧,所述螺纹连接杆B整体嵌入钳体支撑架的凸起区内,上端突出钳体支撑架与固定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限位弹簧位于钳体支撑架与固定板之间,且限位弹簧的上端与固定板相连,限位弹簧下端与钳体支撑架相连,所述螺纹连接杆B与螺纹滑动导柱之间通过设置的内螺纹空配合连接。在此基础上,所述弹簧定位机构中的螺纹连接杆B与钳体支撑架以卡簧B固定。在此基础上,所述摩擦片独立调节机构中螺纹连接杆A与固定块以螺纹形式连接,且使用卡簧A固定,固定块与制动钳体之间的间隙为0.5-1mm。在此基础上,所述摩擦片独立调节机构内还设置有缓冲隔热垫A;所述缓冲隔热垫A设置在所述摩擦片A与凹槽A之间。在此基础上,所述钳体支撑架上还设置有螺纹滑动导柱、摩擦片B和缓冲隔热垫B,所述螺纹滑动导柱固定在体支架底部,且对称设置在L型钳体支撑架的底部左右两端;所述螺纹滑动导柱上表面有内螺纹孔;所述缓冲隔热垫B设置在所述摩擦片B与凹槽B之间,且摩擦片B与摩擦片A对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采用纯机械结构,排除了气压辅助设备如:空压机、储气罐等供气用的辅助元件及液压设备如:压力泵等设备,排除使用电力作为设备的驱动介质,大量减少了电能的消耗同时也减少了辅助设备的占地面积。2、本专利技术采用纯机械结构,不存在于使用管道、气压辅助设备及液压设备的问题,减少由于管道爆裂、渗漏等问题带来的高额管道维修费用及后期气压设备与液压设备的维护费用。3、本专利技术采用纯机械结构,设备避免使用空压机,自然的排除了储气罐,避免由于储气罐压力过大出现爆炸等问题带来的安全隐患。4、在以上3点中我们都提及过本专利技术排除了气压辅助设备如:空压机、储气罐等供气用的辅助元件及液压设备如:压力泵等设备,采用纯机械结构的方式进行制动,因此也避免在压力不足的情况下产生的制动力下降或制动失效的安全隐患。5、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隔热缓冲垫使用的是由石墨或由耐高温,散热快的材料所制成的,可及时散发热量,降低摩擦片的温度,延长摩擦片A和摩擦片B的使用寿命,由于制动用的摩擦片的温度被散发,使制动用的摩擦片不会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中,有效的避免了摩擦片失效导致无法制动的问题。6、同时在本专利技术中,产品在安装设置时保证了制动座与摩擦片之间的一致间隙,使用时制动座两边的受力相同,使摩擦片A和摩擦片B的磨损相同可延长摩擦片A和摩擦片B的使用寿命,且两片摩擦片是对称安装的,长时间的工作时也不会出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安全钳制动装置,包括钳体支撑架(3),所述钳体支撑架(3)整体为L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钳体支撑架(3)包括制动钳体(1)、制动座(7)、弹簧定位机构(2)和摩擦片独立调节机构(5),所述制动钳体(1)、制动座(7)、弹簧定位机构(2)和摩擦片独立调节机构(5)均设置在L型钳体支撑架(3)内;所述L型钳体支撑架(3)垂直于地面的一侧设置有凹陷区,形成两个凸起区;所述制动钳体(1)、制动座(7)呈上下关系且静止时两者不接触,所述摩擦片独立调节机构(5)安装在制动钳体(1)上并呈上下关系,所述弹簧定位机构(2)安装在所述摩擦片独立调节机构(5)的左侧;所述摩擦片独立调节机构(5)包括调节杆(53)、螺纹连接杆A(51)、调节螺栓(52)、固定块(6)和摩擦片A(8),所述调节杆(53)嵌入所述制动钳体(1)内,并通过调节螺栓(52)固定在制动钳体表面,所述固定块(6)下表面设有凹槽A和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螺纹连接杆A(51)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安全钳制动装置,包括钳体支撑架(3),所述钳体支撑架(3)整体为L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钳体支撑架(3)包括制动钳体(1)、制动座(7)、弹簧定位机构(2)和摩擦片独立调节机构(5),所述制动钳体(1)、制动座(7)、弹簧定位机构(2)和摩擦片独立调节机构(5)均设置在L型钳体支撑架(3)内;所述L型钳体支撑架(3)垂直于地面的一侧设置有凹陷区,形成两个凸起区;所述制动钳体(1)、制动座(7)呈上下关系且静止时两者不接触,所述摩擦片独立调节机构(5)安装在制动钳体(1)上并呈上下关系,所述弹簧定位机构(2)安装在所述摩擦片独立调节机构(5)的左侧;所述摩擦片独立调节机构(5)包括调节杆(53)、螺纹连接杆A(51)、调节螺栓(52)、固定块(6)和摩擦片A(8),所述调节杆(53)嵌入所述制动钳体(1)内,并通过调节螺栓(52)固定在制动钳体表面,所述固定块(6)下表面设有凹槽A和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螺纹连接杆A(51)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安全钳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定位机构(2)设置在钳体支撑架(3)的凸起区,且每个凸起区均设置至少一个所述弹簧定位机构(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安全钳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定位机构(2)包括螺栓(22)、螺纹连接杆B(21)、固定板(23)和限位弹簧(24),所述螺纹连接杆B(21)整体嵌入钳体支撑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忠芹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钟楼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