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控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2703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动控锁包括锁体盒与盒盖、主控驱动机构、应力执行机构、半式侧轴、闭锁应力轴片、复位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应力执行机构与闭锁应力轴片形成机械应力关系,即由主控驱动机构中的主动齿轮驱动应力执行机构中的被动应力齿轮,经其中的承力拨动销受力后,带动闭锁应力轴片、锁定销、锁栓作升降或伸缩移动,因被动应力齿轮轴心线与闭锁应力轴片垂直中线重叠,当承力拨动销过垂直中线处在15度以内卡住时,便产生锁定死角。(*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力复合锁控与闭锁安全装置,尤其是一种依靠机械轴心限制力而产生的动控锁
技术介绍
目前,防盗门锁、保险柜锁、车控锁等锁制品,尽管种类繁多。但是,这些锁制品的技术设计,在主控锁效机能上,大都另外附加一套依靠弹簧(或拉簧)形成的“阻力限位装置”,来达到锁定功能的满足。然而,这种传统技术结构,由于缺少力学制衡原理的应力关系,一旦遭到非法破坏,附着力限位装置中有限的支撑力,很难承受外力的撬动,极易导致锁控机能丧失,从而影响闭锁能性的安全状态。因此,长期以来这个问题的存在,一直是束缚锁具安全技术提高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主要是为防盗门、保险柜、汽轿车等提供一种通过垂直偏中与轴向离心力形成的机械死角而产生的应力制衡关系,无须再增设弹簧(或拉簧)式附力限位装置或受外力撬拨仍不丧失锁力支撑的结构简单、锁力强劲、高度安全的动控锁,突破了以往门锁锁力不足的技术限制。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动控锁,由锁体盒与盒盖、主控驱动机构、应力执行机构、半式侧轴、闭锁应力轴片、复位感应(或保险机构)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锁体盒与盒盖具有设置对应的主控驱动机构同心异型孔和复位感应(或保险装置)机构轴销固定孔,而且在锁体盒底部具有半式侧轴固定的受力基孔,锁体盒上下端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可供闭锁应力轴片上下移动的凹槽;所述主控驱动机构具有主动齿轮、手控锁芯驱动装置(或电子驱动装置),主动齿轮设置在手控锁芯驱动装置(或电子驱动装置)中形成连动受控状态;所述应力执行机构具有被动应力齿轮、限位感应异型靠轮和承力拨动销结合组成,被动应力齿轮与限位感应异型靠轮相互铆合在一起,承力拨动销则固定在被动应力齿轮离心的部位上,之后半式侧轴穿过被动应力齿轮和限位感应异型靠轮轴心孔与锁体盒底部受力基孔固定铆合或旋动结合,其中被动应力齿轮与主动齿轮相互齿合由其驱动而产生应力旋转,并使固定在被动应力齿轮上的承力拨动销受力;所述闭锁应力轴片为异型轴片,在锁体盒上下两侧对应的凹槽内作上下升降移动,闭锁应力轴片除具有限位竖向槽孔外,在其不确定的部位专门设有与垂直中线形成十字线的横向应力槽孔,专门用来设置被动应力齿轮固定的承力拨动销驱动,由于闭锁应力轴片垂直中线与被动应力齿轮轴心孔轴心线重叠,因此横向应力槽孔在闭锁应力轴片垂直中线一侧外留有横向游动的延伸孔余量,供承力拨动销在其中随被动应力齿轮转180度弧度(半圈),驱使闭锁应力轴片作上下升降运行,垂直中线另外一侧的闭锁应力轴片预留的横向槽孔余量,相对于被动应力齿轮轴心孔轴心线而言,只开到15度弧线以内形成一个限位止动的死角,当承力拨动销过垂直中线转到此处,恰被卡在死角内,使其无法继续随被动应力齿轮旋转,由此产生半式侧轴心力过垂直中线至15度以内弧线死角时,自然形成的应力制衡(止动)关系,达到闭锁时锁控力需的自我满足;复位感应(或保险装置)机构具有限位感应片、固定轴销、限位感应簧或者由电子控制的止动装置组成,其特征限位感应片一端销孔与应力执行机构邻近的固定轴销结合,经限位感应簧受力后再与限位感应异型靠轮接触起到复位的感觉。所述主控驱动机构中,与主动齿轮结合的手控锁芯驱动装置为一种机械或钥匙开动型的锁头机关。所述主控驱动机构中,与主动齿轮结合的电子驱动装置为一种由电子密码系统控制的电机驱动减速装置。所述半式侧轴若不与锁体盒底受力基孔固定铆合时,其外端尾轴也可与电子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闭锁应力轴片具有不同类式形状的异型轴片,轴片两端具有与外部接杆或接头相连接的各式结构孔。所述复位感应(或保险装置)机构,其中的保险装置是由主控驱动机构直接控制的数字密码型电子系统止动装置,意外防止限位感应异型靠轮旋转。本技术的另一改进之处在于动控锁,可增加带有封钩与插销功能的机构,其中封钩机构由连杆、弹簧和把手旋转装置结合。另外,把手旋转装置与闭锁应力轴片会交的地方,闭锁应力轴片对其具有附加限动机构,闭锁时禁止把手旋转;所述插销机构则由连杆片、弹簧和旋转把手装置组成。本技术的又一改进之处在于动控锁,一侧或两侧可设置一套以上由闭锁应力轴片连接驱动的独立锁定装置,其中锁定装置由闭锁主体与副锁体组成,闭锁主体具有垂直锁销通孔,一端与所设凹槽相通,垂直锁销通孔内具有锁定销,锁定销一端与闭锁应力轴片连接,随之上下移动并穿过凹槽;副锁体有一凸块,凸块具有与垂直锁销通孔同心的销孔,凸块若与凹槽咬合后,锁定销将通过彼此的垂直同心锁销通孔,达到互锁的效果。本技术的再一改进之处在于动控锁,闭锁应力轴片经改装后,可在锁体盒内作横向来回移动设计,即一端由一个或多个锁栓连接铆合,并带动锁栓在锁体盒一侧向外伸出或缩进;在锁体盒上下两侧对应的凹槽位置处,分别设有同时伸出或缩进的两截式中锁动片,相同的内端具有倾斜受力槽孔,其中置有闭锁应力轴片固定的拨动销,并随拨动销移动作伸出或缩进运行,以达另一种锁力的结合。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动控锁,主要依靠机械形成的应力关系设计,达到锁力制衡的自我条件满足。在实施闭锁时,被动应力齿轮经半式侧轴静力支撑,由主控驱动机构中的主动齿轮驱动后,将驱动力传递给与之固定的承力拨动销上,使承力拨动销在闭锁应力轴片横向应力槽孔内带动其作上下(或左右)往复式旋转,逐将闭锁应力轴片沿垂直线升降,由于被动应力齿轮轴心线与闭锁应力轴片垂直中线重叠,当承力拨动销在横向应力槽孔内过垂直中线处在与轴心线重叠的15度以内死角时,恰被其槽孔卡住,使其不能继续旋转,从而形成高度的锁力制衡死角,此刻若遭到外力撬动,其所产生的应力将随外力的增加而增加,除非材质的硬度不够原因除外。所以在应力设计上,解决了传统门锁经受不住外力的撬动而丧失锁控的安全问题存在。本技术动控锁,还在于可与先进的电子软件系统结合,实现密码锁定控制、通讯报警、网络监控及电话锁控等功能。本技术动控锁,除了独立具有闭锁用处之外,还可与任何门锁或其它锁具相互结合,达到多效的锁定作用,而且即使本锁主控驱动机构被破坏,仍无妨碍门锁的安全状态,其防范性能将远远超越于传统类型锁具设计。本技术动控锁,特别适合保险柜、防盗门、汽车门等各种防范制品的适用装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动控锁正视结构核心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应力制控锁中锁结构核心型侧视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动控锁另一实施例的结构视图。图4为本技术动控锁又一实施例的复合锁控机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动控锁又一实施例的多向锁定机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本技术的其他细节和特点,可通过阅读下文结合附图详细描述的实施例即可清楚明了。如图1-5所示,本技术动控锁,由锁体盒1与盒盖2、主控驱动机构(如图1,2中的4、11)、应力执行机构(如图1,2中的6、7、8)、半式侧轴5、闭锁应力轴片3、复位感应(或保险机构)装置(如图1中的9、10)组成。其特征在于锁体盒1与盒盖2具有设置对应的主控驱动机构同心异型孔和复位感应(或保险装置)机构轴销固定孔,而且在锁体盒1底部具有半式侧轴5固定的受力基孔,锁体盒1上下端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可供闭锁应力轴片3上下移动的凹槽16;所述主控驱动机构具有主动齿轮4、手控锁芯驱动装置11(或电子驱动装置),主动齿轮4设置在手控锁芯驱动装置11(或电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实用新型动控锁,由锁体盒与盒盖、主控驱动机构、应力执行机构、半式侧轴、闭锁应力轴片、复位感应(或保险机构)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锁体盒与盒盖具有设置对应的主控驱动机构同心异型孔和复位感应(或保险装置)机构轴销固定孔,而且在锁体盒底部具有半式侧轴固定的受力基孔,锁体盒上下端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可供闭锁应力轴片上下移动的凹槽;所述主控驱动机构具有主动齿轮、手控锁芯驱动装置(或电子驱动装置),主动齿轮设置在手控锁芯驱动装置(或电子驱动装置)中形成连动受控状态;所述应力执行机构具有被动应力齿轮、限位感应异型靠轮和承力拨动销结合组成,被动应力齿轮与限位感应异型靠轮相互铆合在一起,承力拨动销则固定在被动应力齿轮离心的部位上,之后半式侧轴穿过被动应力齿轮和限位感应异型靠轮轴心孔与锁体盒底部受力基孔固定铆合或旋动结合,其中被动应力齿轮与主动齿轮相互齿合由其驱动而产生应力旋转,并使固定在被动应力齿轮上的承力拨动销受力;所述闭锁应力轴片为异型轴片,在锁体盒上下两侧对应的凹槽内作上下升降移动,闭锁应力轴片除具有限位竖向槽孔外,在其不确定的部位专门设有与垂直中线形成十字线的横向应力槽孔,专门用来设置被动应力齿轮固定的承力拨动销驱动,由于闭锁应力轴片垂直中线与被动应力齿轮轴心孔轴心线重叠,因此横向应力槽孔在闭锁应力轴片垂直中线一侧外留有横向游动的延伸孔余量,供承力拨动销在其中随被动应力齿轮转180度弧度(即半圈),驱使闭锁应力轴片作上下升降运行,垂直中线另外一侧的闭锁应力轴片预留的横向槽孔余量,相对于被动应力齿轮轴心孔轴心线而言,只开到15度弧线以内形成一个限位止动的死角,当承力拨动销过垂直中线转到此处,恰被卡在死角内,使其无法继续随被动应力齿轮旋转,由此产生半式侧轴心力过垂直中线至15度以内弧线死角时,自然形成的应力制衡止动关系,达到闭锁时锁控力需的自我满足;复位感应(或保险装置)机构具有限位感应片、固定轴销、限位感应簧或者由电子控制的止动装置组成,其特征限位感应片一端销孔与应力执行机构邻近的固定轴销结合,经限位感应簧受力后再与限位感应异型靠轮接触起到复位的感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玉国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海州科工贸有限公司朱玉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