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锁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9977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数码锁头,包括锁体、设于锁体内的锁芯、设有控制电路的电路板、电机、传动机构以及拨叉,其中所述电机和所述传动机构设于锁芯内,且该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机构的蜗杆轴位于同一轴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可靠性高,工艺性好,适合大批量生产。(*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锁,特别涉及一种数码锁头
技术介绍
一般门锁配备的锁头大多是机械锁头或磁控锁头,这两类锁头都是由若干弹珠排列组合起来的,或因弹珠排列组合重复率较高或因同性向斥的磁性排斥结构中易于探明弹珠的极性和位置,这两类锁头预防技术性开启的能力都很低,较容易被不法分子开启。鉴于此,很多厂家对钥匙的牙型及弹珠上做了改进,推出了月牙型等牙型的钥匙,虽然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技术性开启的难度,但仍无法有效控制技术性开启。于是,部分厂家推出了一种数码锁头,这种数码锁头通过钥匙与电路板一定的电性配合,启动电机带动拨叉运动,实现锁头的开启或关闭。由于这种数码锁头的钥匙与电路板的电性配合可以采取电子变码技术控制,因此,能够有效防止锁头的技术型开启。但目前这种数码锁头的结构的可靠性还达不到实际使用的要求。如中国专利第01243139.7号所提供“锁用电机型滑板退拉移动机构”,其传动结构较为复杂,且由于其电机与传动轴、滑块与滑板等分别通过齿轮系和滑块外侧的拨块非同一轴向的传动最终实现开启或关闭,因此使用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数码锁头,其结构简单而紧凑,使用可靠性高。本技术提供一种数码锁头,包括锁体、设于锁体内的锁芯、设有控制电路的电路板、电机、传动机构以及拨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和所述传动机构设于锁芯内,且该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机构的蜗杆轴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锁芯设有供钥匙插入的锁芯孔和两侧穿透锁芯壁的收容孔,所述电机设于所述电路板上,该电路板设于所述锁芯的锁芯孔内,所述传动机构设于所述锁芯的收容孔内。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凸轮、离合块和传动弹簧,其中凸轮套装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蜗杆轴从离合块中穿过,其延伸出离合块的两端中一端空套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与所述凸轮配合,另一端与所述锁芯的内壁上所设凹槽配合;传动弹簧套置于所述蜗杆轴上,位于离合块内部,其一端由蜗杆轴上所设凸起限位,另一端可抵接离合块内壁。所述锁体设有通孔,所述锁芯位于该通孔内,该锁体于其内壁上凸设有挡片,每两挡片之间形成一定位槽,所述锁芯的离合块外侧凸设有可与所述定位槽配合的定位块。所述的数码锁头进一步包括弹珠,所述锁体的一端设有纵向的第一限位孔,所述锁芯上设有与该第一限位孔连通的第二限位孔,且该第二限位孔与锁芯所设供钥匙插入的锁芯孔连通,所述弹珠可移动地置于该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中。所述拨叉设于所述锁体相对于钥匙插入端的另一端,与所述锁芯固定连接。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初始化开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结构简单、紧凑,可靠性高,工艺性好,适合大批量生产;2、将控制电路、电机、传动机构设于锁芯内,结构紧凑,集成度高,且在外形尺寸上完全兼容传统的机械锁头,可以直接替代使用;3、将电机、传动机构置于同一条轴线上,传动可靠性高,且凸轮的应用确保了电机的空载启动、蜗杆轴与传动弹簧的柔性传动,使得传动过程中更加可靠;4、通过离合块与锁体的配合实现锁芯和锁体有效闭合及开合,使得该数码锁头的使用更安全可靠;5、弹珠的应用,起到确定钥匙起始位置及防止钥匙在旋转脱落的作用,有效地保证了钥匙使用的方便可靠;6、设置有初始化开关,并可通过拨动该初始化开关更改钥匙的设置,操作简单、隐蔽性好、可靠性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在钥匙插入状态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当钥匙插入状态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数码锁头包括锁体1、锁芯2、电路板3、电机4、传动机构5以及拨叉6。其中锁体1内设有通孔11,该锁体1于内壁上径向对称地各凸设有一对挡片12,每对挡片12之间形成一定位槽(图未示)。该锁体1于其钥匙7插入的一端设有与通孔11轴向垂直(纵向的)并贯通的第一限位孔14。锁芯2设于锁体1的通孔11中,其内设有供钥匙7插入的锁芯孔21和两侧穿透锁芯壁的收容孔22,且其于钥匙7插入的一端相应第一限位孔14设有与锁芯孔21轴向垂直并贯通的第二限位孔24,该第二限位孔24与第一限位孔14连通。弹珠25可移动地置于第一限位孔14与第二限位孔24内。该锁芯1还于其钥匙7插入的一端封有锁头盖23。电机4设于电路板3上,该电路板3置于锁芯2的锁芯孔21内。该电路板3上还设有可与钥匙配合启动电机4的控制电路(图未示)以及初始化开关31。传动机构5设于锁芯2的收容孔22内,包括凸轮51、蜗杆轴52、离合块53和传动弹簧54。其中凸轮51套装于电机4的输出轴上。蜗杆轴52从离合块53中穿过,其延伸出离合块53的两端中一端空套于电机输出轴上,可与凸轮51配合,另一端插入与锁芯2的内壁上所设凹槽26中。离合块53可在收容孔22中移动,其两侧凸设有定位块55,该定位块55可插入锁体1挡片12所形成的定位槽中以使离合块53与锁体1相对固定。传动弹簧54套置于蜗杆轴52上,位于离合块53内部,其一端由蜗杆轴52上所设凸起56限位,另一端抵接离合块53的内壁。该传动弹簧54可随蜗杆轴52的转动轴向压缩或伸展。拨叉6设于锁体1相对于钥匙插入端的另一端,与锁芯2螺接,或以其它方式与锁芯1固定连接。钥匙7未插入该数码锁头时,其传动机构5的离合块53两侧的定位块55位于锁体1的定位槽中,使得整个锁芯2无法相对锁体1转动,而是与锁体1相对固定,闭合在一起。当钥匙7自锁芯孔21插入该数码锁头时,将锁芯2的第二限位孔24内套装的弹珠25顶入锁体1的第一限位孔14内,同时,接通电路板3上的控制电路,启动电机4运转。该电机4带动传动机构5的凸轮51一起转动,凸轮51启动后拨动空套于电机4的输出轴上的蜗杆轴52转动,该蜗杆轴52的转动使得传动弹簧54受压缩伸展,从而推动离合块53向拨叉6方向移动,使得离合块53两侧的定位块55从定位槽内滑出,离合块53不再受定位槽的限制,而可以在锁体1通孔11内转动,由此锁芯2与锁体1开合。此时,瞬时针旋转钥匙7,即可转动锁芯2,并由锁芯2带动固定安装在锁芯2另一端的拨叉6一起转动,实现开启功能。因传动弹簧54是一个柔性复位元件,当锁芯2未旋转到起始位置时,离合块53两侧定位块55无法进入锁体1的定位槽12内,电机4延时自动反转,随着蜗杆轴52的转动传动弹簧54被压缩、储能,使电机4不会卡死。当锁芯2旋转到起始位置,离合块53在传动弹簧54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自动向远离拨叉6方向移动,其两侧定位块55滑入锁体1的定位槽内,使得锁芯2不能再相对锁体1转动,由此将锁芯2与锁体1再次闭合在一起。于是拔出钥匙7,等待下次开启。由此,本技术数控锁头可以实现用钥匙(一般为电子钥匙)作为控制源,以电机作为主动力,以凸轮、蜗杆轴和传动弹簧作为传动元件,通过离合块与锁体的配合实现锁芯与锁体的机械开合,待开合后再由钥匙带动锁芯旋转实现数码锁头的开启功能。其结构简单、紧凑,传动和使用安全、可靠,工艺性好,适合大批量生产。此外,本技术可于锁芯一端固定的拨叉处经锁体的通孔拨动电路板上所设初始化开关,可以设置多把钥匙,也可以取消原有钥匙,更改编码配制成不同的钥匙,操作简单、隐蔽性好、可靠性高。权利要求1.一种数码锁头,包括锁体、设于锁体内的锁芯、设有控制电路的电路板、电机、传动机构以及拨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码锁头,包括锁体、设于锁体内的锁芯、设有控制电路的电路板、电机、传动机构以及拨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和所述传动机构设于锁芯内,且该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机构的蜗杆轴位于同一轴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爱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同创新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