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式机柜锁的锁芯启闭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2606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子式机柜锁的锁芯启闭锁,于横向贯穿机柜门体的锁芯上设有卡合长键,门体外的锁芯部份,嵌合一旋转机构,自门外旋转锁芯,门体内的锁芯部分,于锁芯垂直相交方向固设一限位滑套,该限位滑套后端装设一转轴具有外螺纹段的马达,前端则嵌合一具有内螺纹的螺套,螺套并与马达转轴的外螺纹段螺合,螺套可作前后伸缩位移,凸伸时,其端部的卡槽卡掣锁芯的卡合长键,使得锁芯无法由外侧的旋转机构旋转开启;达到操作简便及防盗性佳的目的。(*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式机柜锁的锁芯启闭锁,尤指其提供一种利用电路控制启闭锁体。目前,一般常见的门锁是于门体内外均可操作启闭锁体,而“机柜锁”的使用型态,是指仅需于门体外启闭锁具,常见使用于铁柜、保险柜、公文柜、电气箱等只需由外开启取放物品的柜体。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2,目前广泛使用的机柜锁,其主要是于门体1的外侧设一可用钥匙2旋转开启的锁具3,锁具3贯通至门体1的内侧,于锁具末端凸设一偏心配置的凸杆4,一转盘5是框设于门体内,其盘面上另设有抵顶槽6,凸杆4则套设于该抵顶槽6内,另转盘5的左右侧框设两呈相对方向并架置于门体上下方的卡杆7、8,因此当以钥匙2旋转锁具3时,将可带动偏心的凸杆4旋转,再以凸杆4于抵顶槽6内移动并推顶转盘5转动,使得转盘5带动上下卡杆7、8同时作相对方向的伸出或收回,若卡杆7、8伸出时,即可卡合于柜体边框架9、10,故锁具以钥匙2开启后,即可由外侧的门把11打开门体1,以利使用者取放物品。然此种全机械式的锁具,由于是以钥匙开启,所以开锁较为麻烦,且使用者会产生钥匙携带保管上问题,即因平时携带的钥匙种类已相当多,故机柜锁的钥匙显少人随身携带,而是另行放置,不但拿取使用不甚方便,且易于被他人发现,再者以当今霄小的偷窃技术而言,欲开启全机械式锁具已非难事,甚者由外部加以破坏即可开锁,故防盗性不佳。请参阅图3,为了增加物品放置的安全性,一般贵重物品则放置于保险柜12中,该保险柜是将数个锁具结合作动,开启的方式除了需钥匙外,亦配合旋转号码盘,以增加其开锁的难度,而提高防盗性,但其繁琐的开锁程序,虽然提高了防盗效果,不过相形之下却也造成开启上的不便及仍存在钥匙携带保管上的问题,故无法有效改善全机械式锁具的缺弊;相较于全机械式锁具,电子式锁具即可在使用操作及防盗性上作一有效的改善。请参阅图4,其是为本创作人申请中国专利第99217628.x号专利案,主要是以电路控制的方式使线圈20通电并产生磁力,将作动片21吸附,并顶推掣动块22,使得掣动块22可嵌合卡合块23内,在操作把手24时,即可开启门体,当切断电源时,作动片22回复原位,掣动块22即脱离卡合块23,此时转动门把24将无法连动至卡合块23,而形成空转状态,门体则呈上锁状态。由于此种电子锁是以电磁的方式控制作动,当电源关闭磁力消失时,即自动回复至原上锁状态,若使用者在关上门体后欲保持在开锁的状态下,以利随时开启取放物品时,则势必需持续提供电源以产生磁力,使把手24与卡合块23保持在连动状态,此即造成电源的过度耗费,因此电磁式的电子锁主要适用于一般供进出可随时自动上锁的大门,而较不适用常需保持在开销状态的机柜门。为此,本创作人遂以其多年的工作经验,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终究研创出一种电子式机柜锁,除了改善常用全机械式锁具在使用操作不便。钥匙保管及防盗性不佳的困扰外,亦能提供在不耗电下保持在开闭锁的状态,进而发挥电子锁的实用价值,此即为本技术的设计宗旨。即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式机柜锁的钟芯启闭锁,其是于贯穿门体的锁芯上凸设卡合长键,于门体外锁芯部份,以卡合长键卡掣一锁芯的旋转机构,而可自门外扳动旋转锁芯,另于门体内侧锁芯部份,是于垂直方向装设一限位滑套,该限位滑套后端装设一转轴具有外螺纹段的马达,一嵌设于限位滑套前端内的螺套与转轴螺合,在马达转动时,利用螺纹的螺合滑移,使得螺套在限位滑套内前后伸缩位移,并于伸出于可卡掣锁芯的卡合长键;当使用者欲开启机柜门时,可于门体外侧输入编解码(如键盘密码、遥控器、感应器…等),以电子控制的方式启动马达,以令螺套后退脱离卡掣锁芯而呈开锁状态,则转动门体外侧的旋转机构,即可转动锁芯以开启门体,当欲关闭上锁时,再次输入编解码,以令马达驱动螺套前进卡掣锁芯,由于螺套与锁芯呈相交卡掣状态,故于门体外侧转动扳动旋转机构时,锁芯受限于螺套的卡掣,将无法旋转开启,而形成上锁状态;借此,以电子控制开启方式,即可非常便于快速操作使用,而不需要取出钥匙插入转动,也不会有钥匙保管问题,且电子的开启控制方式可设定相同于一般进出的大门锁(如相同的密码、感应器、遥控器等),而不会增加携带上的负担,再者,由于锁芯是与门体内侧的螺套卡掣,故于破坏外部的扳动旋转机构时,门内的螺套仍是保持卡掣螺套,而无法以破坏方式开启门锁,相对的亦大幅提高防盗功能,从而全面改善常用全机械式锁具的缺弊。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式机柜锁的锁芯启闭锁,其中,当马达停止作动,螺套即定位在固定状态,若为在脱离卡掣锁芯时,为保持呈一开锁状态,此时即使切断电源后,螺套仍将保持在脱离卡掣锁芯的开锁状态,使用者随时可操作把手开关门体,因此其可在完全不耗电下,长时间保持在开锁状态以供使用者便于开关门体,而改善常用电磁锁具长期耗电问题,进而大幅提高电子锁的实用价值。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一种电子式机柜锁的锁芯启闭锁,其主要包括锁芯是设有卡合长键,并横向穿置凸伸出门体内外两侧,于门体外侧的锁芯嵌合一旋转机构;底座是锁设于门体的内侧,门体内侧的锁芯套穿底座,并与底座卡抵限位;限位滑套是锁设于底座上,并与锁芯呈垂直相交方向,限位滑套后端锁设一转轴具有螺纹段的马达,前端另设一套孔;螺套其杆体内设有内螺纹,并嵌合于限位滑套的前端套孔,杆体的内螺纹与马达转轴的螺纹段螺合,另螺套的前端则开设一卡槽,以对应锁芯的卡合长键;外盖是锁合于底座,锁芯的端部并穿出外盖,而卡合于门体与柜体的扣合机构。于门体外与锁芯嵌合的旋转机构是包括锁芯卡套其后端的内孔设有卡槽,而与门体外侧的锁芯卡合长键嵌合,前端外环面是凸设有卡柱及于前端内孔设有阶级内缘,以锁设电路板及护盖,该电路板并接收外部输入的编解码;把手转环具有阶级内孔,并在该阶级内孔开设有嵌合槽以与锁芯卡套的卡柱嵌合,而套合于锁芯卡套的外侧,并以末端的档片压抵锁芯卡套内的护盖;固定环套是套合压抵把手转环的外侧,其端面设有数个勾扣,以勾扣扣合固定于门体上。锁芯于穿出外盖后卡合的扣合机构,是以一转盘卡合锁芯端部,转盘上枢设有两呈相对方向的卡杆,而可由锁芯带动转盘旋转,以令两卡杆伸缩启闭门体。该门体内的底座套穿锁芯后,是以E型扣套合于锁芯上,以抵顶底座并防止锁芯向门体外侧脱出。该限位滑套的前端套孔两侧是开设有套合槽,而螺套的杆身则设有卡键,螺套以卡键与限位滑套的套合槽嵌合,而套合于限位滑套内,并与马达转轴的螺纹段螺合。限位滑套后端锁设的马达,其转轴上是连结一螺杆,以与螺套的内螺纹螺合。该外盖套穿锁芯与底座锁合,于外盖内的锁芯上另套合一E型扣,以抵顶外盖并防止锁心向门体内侧脱出。该底座上锁设有电路板及电池座,以控制马达作动及由电池提供马达所需的电力。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可方便及快速操作,且可在不耗电的情形下,长期保持锁体在开启或关闭状态,进而提供实用且防盗性佳的电子式机柜锁的锁芯启开锁结构。然为了更清楚地对本技术有更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兹例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示说明如后图示说明图1.常用橱柜锁门体外侧的示意图。图2.常用橱柜锁门体内侧的示意图。图3.常用保险柜的示意图。图4.常用中国专利第99217628.x号电子锁的示意图。图5.本技术门体外旋转机构的零件分解图。图6.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式机柜锁的锁芯启闭锁,其特征是:其主要包括:锁芯:是设有卡合长键,并横向穿置凸伸出门体内外两侧,于门体外侧的锁芯嵌合一旋转机构;底座:是锁设于门体的内侧,门体内侧的锁芯套穿底座,并与底座卡抵限位;限位滑套:是锁设于底座上 ,并与锁芯呈垂直相交方向,限位滑套后端锁设一转轴具有螺纹段的马达,前端另设一套孔;螺套:其杆体内设有内螺纹,并嵌合于限位滑套的前端套孔,杆体的内螺纹与马达转轴的螺纹段螺合,另螺套的前端则开设一卡槽,以对应锁芯的卡合长键;外盖:是锁合 于底座,锁芯的端部并穿出外盖,而卡合于门体与柜体的扣合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铭志
申请(专利权)人:友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