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秦志强专利>正文

离合式空转锁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67219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3 1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申请提供的离合式空转锁芯,其组成包括锁芯、叶片、侧边柱和转动限位部,锁体和锁芯上对应开设有容纳侧边柱的键槽和边柱槽,叶片分别插装于锁芯的各叶片孔内,每个叶片对应于锁芯边柱槽的边缘上开设有驱动侧边柱楔柱槽,所述的锁芯为轴向分段锁芯,各段锁芯均设有转动限位部。本技术方案加大了技术盗开锁操作的难度,从而大幅度的增强了本锁芯构成的锁的防技术盗开、撬启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叶片锁,尤其涉及叶片锁的锁芯机构构造。
技术介绍
与传统的弹子锁相比,叶片锁的抗盗解锁能力更强、更完善。叶片锁内,沿锁芯的锁孔通道设置了若干道叶片,当配对钥匙插入锁孔内,钥匙花牙使各叶片移动至叶片外侧楔柱槽轴向完全重合时,侧边柱彻底落入楔柱槽内,钥匙带动锁芯,由侧边柱拨动锁舌解锁。叶片锁虽大大提高了非正常开锁的盗解锁的防御性能,但整体锁芯构造还是给技术盗开锁操作带来了相当的便利,难以对抗技高一筹的技术盗开锁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进一步大幅度提升叶片锁防技术盗开启能力,提供一种离合式空转锁芯。本技术专利申请提供的离合式空转锁芯技术方案,其主要
技术实现思路
是:一种离合式空转锁芯,设置于锁体内,其组成包括锁芯、叶片、侧边柱和转动限位部,锁芯置于锁体的圆柱芯孔内,锁体和锁芯上对应开设有容纳侧边柱的键槽和边柱槽,叶片分别插装于锁芯的各叶片孔内,叶片钥匙插孔上设有与钥匙花牙配合的拨凸,每个叶片对应于锁芯边柱槽的边缘上开设有驱动侧边柱楔柱槽,所述的锁芯为轴向分段锁芯,各段锁芯均设有转动限位部。在上述的整体技术方案中,各段锁芯叶片的拨凸设置方向依次上、下交错。本技术公开的离合式空转锁芯技术方案,其核心是锁芯采取分段结构,在遭遇技术盗启锁操作时,最多也只使盗启的一段锁芯被破解,或被破解的锁芯段呈现全旋空转,或由转动限位部锁定,加大了技术盗开锁操作的难度,从而大幅度的增强了本锁芯构成的锁的防技术盗开、撬启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锁体内部部件组成的一实施构成图。图2、图3和图4分别是正常锁定、正常开锁和技术盗开锁的内部结构状态图。图5、图6和图7分别是另外三个实施例结构的原理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申请公开的离合式空转锁芯,图1给出了其主体构造,其组成包括锁芯1、叶片2、侧边柱3和转动限位部,在图中的实施结构中,转动限位部为定位弹子4。锁芯I置于锁体的圆柱芯孔内,两者之间在无任何部件闩锁的状态下,相互沿圆柱接触面自由转动配合。锁体和锁芯I上对应开设有容纳侧边柱3的键槽6和边柱槽13。若干叶片2分别插装于锁芯I各轴向位的叶片孔18内,并由复位弹簧使各叶片2在无钥匙插入时可自行复位;每个叶片2对应于锁芯边柱槽13的边缘上均开设有楔柱槽21,每一叶片2的钥匙插孔20均设有与钥匙花牙相配合、最终使各叶片2的楔柱槽21呈同一直线排布的拨凸22。所述的锁芯轴向分段设置。以下给出了的几种实施结构,但所例举的实例并非穷举。如图1所示,所述的锁芯I为同轴的前后两段11、12,所述的侧边柱3包括轴向贯穿前、后段锁芯11、12的大侧边柱30和与前、后段锁芯11、12分别对应的前楔边柱31和后楔边柱32,其中一楔边柱与大侧边柱30平行且上、下结合,本实施例为后楔边柱32与大侧边柱30固定为一体,后段锁芯12与锁舌连动。楔边柱与大侧边柱的固定结合也构成了该段锁芯的转动限位部,但另设有的定位弹子4的转动限位部不仅起转动限位作用,还增加了防技术盗开锁作用。两段锁芯均设有一定位弹子4,由同中线的内定位弹子41和外定位弹子42组成,在弹簧5的弹力作用下由锁体贯穿至锁芯1,在锁定状态下,如图2所示,外定位弹子42闩锁在锁体与锁芯I的转动界面M处,即内定弹子41和外定弹子42的接触面N位于锁体与锁芯I的转动界面M下。图1中然未显示锁芯,但在所述锁芯1、叶片2、侧边柱3和定位弹子4结构确定的前提下,整体结构也是清楚的。在正常锁定状态下,各叶片2楔柱槽21相互错位,顶动侧边柱30,前楔边柱31和后楔边柱32位于锁芯I的边柱槽13内,大侧边柱30嵌于锁体的键槽6内,两楔边柱31、32与大侧边柱30的交接面位于锁体与锁芯I的转动界面M处。配对钥匙开锁:钥匙插入锁芯I的钥匙插孔10和叶片钥匙插孔20,钥匙花牙依次作用于各各叶片拨凸22,最终使各叶片2的楔柱槽21全部沿一条线排布,这时在复位弹簧5的作用下,前、后楔边柱31、32落入楔柱槽21中,大侧边柱30也随前、后楔边柱31、32被推入锁芯边柱槽13内,即大侧边柱30离开锁体,落入锁体与锁芯I转动界面M之下,同时,内定弹子41和外定弹子42的接触面N也顶升至锁体与锁芯I的转动界面M处,锁芯被解锁转动、带动锁舌开锁,如图3所示。当遭遇技术盗开操作时,其盗开能力能够将拨动所有叶片2,使各叶片的楔柱槽21呈一条线排布,使包括大侧边柱30的所有侧边柱都落入锁芯内,而未能使定位弹子4的接触面N提至锁体与锁芯的转动界面M相平时,定位弹子4仍锁定锁芯,而无法开启;或者如图4所示,既使最终可以将前段锁芯11的定位弹子4的内、外定弹子41、42接触面N提至锁芯I与锁体的转动界面M,也只会使前段锁芯11 360°自由空转,后段锁芯12因后楔边柱32与大侧边柱30仍处于锁芯I与锁体的转动界面M处,被锁定,无法开启。若盗开操作使后段锁芯12的叶片的楔柱槽被迫呈一条线排布,具备后楔边柱32带动大侧边柱30下落的条件,但前段锁芯11的叶片楔柱槽交错,前楔边柱31仍上顶大侧边柱30,使其无法落下,即后段锁芯12仍被锁定。本技术方案大大增大了盗开撬启的难度,防盗能力得到实质的提升。在上述整体结构基础上,为进一步增加防技术盗开的难度,所述的前段锁芯中的叶片,其拨凸设置方向与后段锁芯中的叶片的拨凸设置方向上、下相错,如图1所示,前段锁芯中的叶片拨凸由下向上突出设置,后段锁芯中的叶片的拨凸由上向下突出设置,两者的设置方向上、下交错,从而深一步提高防技术盗开的技术目的。在此所述的拨凸方向交错的设置也适用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锁芯由同轴的前后三段组成,所述的侧边柱包括轴向贯穿三段锁芯的大侧边柱30和分别对应于各段锁芯的前楔边柱31、中楔边柱34和后楔边柱32,所述的后楔边柱32固定接合于大侧边柱30上,如图5所示,楔边柱与大侧边柱的固定结合也构成了该段锁芯的转动限位部。其正常锁定、开锁、技术盗开启如上述。如图6所示,所述的锁芯为同轴的前后两段11、12,所述的侧边柱3包括轴向贯穿前、后两段锁芯11、12的大侧边柱3(V和分别对应于前、后段锁芯31、32的前楔边柱31和后楔边柱32,前楔边柱31和后楔边柱32与大侧边柱30'平行且分离,大侧边柱30'后端设有带动锁舌的拐臂33。两段锁芯均设有转向定位部。所述的转向定位部可以是前述的定位弹子4,定位弹子4兼有限位和防盗开锁作用,由同中线的内定位弹子41和外定位弹子42组成,在弹簧5的弹力作用下由锁体贯穿至锁芯I ;或者是由锁体内嵌装的弹性限位顶珠40和锁芯对应位的球凹44构成。如图7所示的另一实施例结构是,所述的锁芯I为同轴的前后三段结构,侧边柱3包括轴向贯穿三段锁芯的大侧边柱30'和分别对应于各段锁芯的前楔边柱31、中楔边柱34和后楔边柱32,所述的前楔边柱31、中楔边柱34和后楔边柱32与大侧边柱30平行且分离,大侧边柱30'后端设有拨动锁舌的拐臂33。三段锁芯均设有转向定位部。所述的转向定位部可以是前述的定位弹子4,定位弹子4兼有限位和防盗开锁作用,由同中线的内定位弹子41和外定位弹子42组成,在弹簧5的弹力作用下由锁体贯穿至锁芯I ;或者是由锁体内嵌装的弹性限位顶珠40和锁芯对应位的球凹44构成。【主权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合式空转锁芯,设置于锁体内,其组成包括锁芯(1)、叶片(2)、侧边柱(3)和转动限位部,锁芯(1)置于锁体的圆柱芯孔内,锁体和锁芯(1)上对应开设有容纳侧边柱的键槽(6)和边柱槽(13),叶片(2)分别插装于锁芯(1)的各叶片孔内,叶片钥匙插孔上设有与钥匙花牙配合的拨凸(22),每个叶片(2)对应于锁芯边柱槽(13)的边缘上开设有驱动侧边柱楔柱槽(2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芯为轴向分段锁芯,各段锁芯均设有转动限位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秦志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