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分层设计方法及智能座舱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221444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20:03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分层设计方法及智能座舱系统,涉及计算机软件设计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将智能座舱系统分为基础层、框架层以及应用层,所述基础层用于进行数据处理,所述应用层用于向用户提供应用模块,所述框架层用于将所述基础层与所述应用层对应的模块建立调用联系;按照API接口规范,对所述框架层中的模块的访问接口进行封装,所述框架层中的模块根据所述应用层中的模块输出的参数,调用所述基础层中的模块。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无论开发人员需要向系统中添加何种应用模块,该应用模块只要符合API接口规范即可接入系统,通过框架层中的相关调用功能模块,实现对基础层相关功能模块的调用,大大节省了开发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分层设计方法及智能座舱系统
本申请涉及软件设计
,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分层设计方法及智能座舱系统。
技术介绍
智能座舱,通俗来说就是智能化的汽车内部空间,近年来,随着人们需求的日益提高,智能座舱系统所使用的应用模块的种类也更加多样。现有技术中,应用模块所使用的框架支撑资源(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智能交互,多维通信)处于分散设置,在开发智能座舱系统的应用模块过程中,加入应用模块时,当该应用模块使用了多个框架资源时,需要针对该应用模块使用的多个框架资源,对多个框架支撑资源的接口进行验证,导致对框架资源的重复开发,智能座舱系统的开发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分层设计方法及智能座舱系统,以提高智能座舱系统的开发效率。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分层设计方法,其中,包括:将智能座舱系统分为基础层、框架层以及应用层,所述基础层用于进行数据处理,所述应用层用于向用户提供应用模块,所述框架层用于将所述基础层与所述应用层对应的模块建立调用联系;按照API接口规范,对所述框架层中的模块的访问接口进行封装,所述框架层中的模块根据所述应用层中的模块输出的参数,调用所述基础层中的模块。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在所述基础层设置车身控制模块、交互模块以及通讯模块;在所述框架层设置控制功能调用模块、交互功能调用模块以及通讯功能调用模块;在所述应用层设置导航模块、仪表模块、触控模块、语境对话模块、组队出行模块以及行程规划模块。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将智能座舱系统分为基础层、框架层以及应用层,包括:将智能座舱系统分为车控部分、交互部分以及通讯部分;在所述车控部分设置所述车身控制模块、所述控制功能调用模块、所述导航模块以及仪表模块;在所述交互部分设置所述交互模块、所述交互功能调用模块、所述触控模块以及所述语境对话模块;在所述通讯部分设置所述通讯模块、所述通讯功能调用模块、所述组队出行模块以及所述行程规划模块。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导航模块以及仪表模块通过所述控制功能调用模块调用所述车身控制模块;所述触控模块以及所述语境对话模块通过所述交互功能调用模块调用所述交互模块;所述组队出行模块以及所述行程规划模块通过所述通讯功能调用模块调用所述通讯模块。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在所述通讯模块中设置扩展接口。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将以下一种或多种功能单元封装进所述交互模块中:机器视觉单元、语音与指令对话单元、触控单元、声纹识别单元、内部环境感知单元或外部环境感知单元。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其中,包括:基础层、框架层以及应用层,所述基础层用于进行数据处理;所述应用层用于向用户提供应用模块,所述框架层用于将所述基础层与所述应用层对应的模块建立调用联系;按照API接口规范,对所述框架层中的模块的访问接口进行封装,所述框架层中的模块根据所述应用层中的模块输出的参数,调用所述基础层中的模块。结合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包括:车控部分、交互部分以及通讯部分;所述车控部分设有车身控制模块、控制功能调用模块、导航模块以及仪表模块;所述交互部分设有交互模块、交互功能调用模块、触控模块以及语境对话模块;所述通讯部分设有通讯模块、通讯生态模块、组队出行模块以及行程规划模块。结合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包括:所述通讯模块中设有扩展接口。结合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交互模块至少包括以下单元中的一种:机器视觉单元、语音与指令对话单元、触控单元、声纹识别单元、内部环境感知单元或外部环境感知单元。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分层设计方法及智能座舱系统,采用将智能座舱系统分为基础层、框架层以及应用层,所述基础层用于进行数据处理,所述应用层用于向用户提供应用模块,所述框架层用于将所述基础层与所述应用层对应的模块建立调用联系;按照API接口规范,对所述框架层中的模块的访问接口进行封装,所述框架层中的模块根据所述应用层中的模块输出的参数,调用所述基础层中的模块。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当开发人员进行系统开发时,无论开发人员需要向系统中添加何种应用模块,该应用模块只要符合API接口规范即可接入系统,通过框架层中的相关调用功能模块,实现对基础层相关功能模块的调用,大大节省了开发时间。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分层设计方法的流程图;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智能座舱系统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智能座舱系统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交互模块的单元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考虑到现有技术中,应用模块所使用的框架支撑资源(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智能交互,多维通信)处于分散设置,在开发智能座舱系统的应用模块过程中,加入应用模块时,当该应用模块使用了多个框架资源时,需要针对该应用模块使用的多个框架资源,对多个框架支撑资源的接口进行验证,导致对框架资源的重复开发,智能座舱系统的开发效率较低,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分层设计方法及智能座舱系统,下面通过实施例进行描述。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分层设计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分层设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S110、将智能座舱系统分为基础层、框架层以及应用层,所述基础层用于进行数据处理,所述应用层用于向用户提供应用模块,所述框架层用于将所述基础层与所述应用层对应的模块建立调用联系;S120、所述框架层中的模块根据所述应用层中的模块输出的参数,通过封装好的访问接口,调用所述基础层中的模块中的功能单元处理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分层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智能座舱系统分为基础层、框架层以及应用层,所述基础层用于进行数据处理,所述应用层用于向用户提供应用模块,所述框架层用于将所述基础层与所述应用层对应的模块建立调用联系;按照API接口规范,对所述框架层中的模块的访问接口进行封装,所述框架层中的模块根据所述应用层中的模块输出的参数,调用所述基础层中的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分层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智能座舱系统分为基础层、框架层以及应用层,所述基础层用于进行数据处理,所述应用层用于向用户提供应用模块,所述框架层用于将所述基础层与所述应用层对应的模块建立调用联系;按照API接口规范,对所述框架层中的模块的访问接口进行封装,所述框架层中的模块根据所述应用层中的模块输出的参数,调用所述基础层中的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分层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础层设置车身控制模块、交互模块以及通讯模块;在所述框架层设置控制功能调用模块、交互功能调用模块以及通讯功能调用模块;在所述应用层设置导航模块、仪表模块、触控模块、语境对话模块、组队出行模块以及行程规划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分层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智能座舱系统分为基础层、框架层以及应用层,包括:将智能座舱系统分为车控部分、交互部分以及通讯部分;在所述车控部分设置所述车身控制模块、所述控制功能调用模块、所述导航模块以及仪表模块;在所述交互部分设置所述交互模块、所述交互功能调用模块、所述触控模块以及所述语境对话模块;在所述通讯部分设置所述通讯模块、所述通讯功能调用模块、所述组队出行模块以及所述行程规划模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分层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航模块以及仪表模块通过所述控制功能调用模块调用所述车身控制模块;所述触控模块以及所述语境对话模块通过所述交互功能调用模块调用所述交互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大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车联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