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内毒素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220556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测内毒素的方法,该方法为将待测样品与荧光标记的LPS适配体,进行孵育;再加入还原氧化石墨烯和TBE缓冲液,再进行孵育;将孵育的样品加样到微流控芯片的进样口中,在微流控芯片的进、出样口之间施加电压进行处理,进样口处为阳极,电压处理后检测Nafion膜通道与阳极之间的荧光强度;根据荧光强度和标准曲线判定待测样品中LPS的含量。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8fM,线性范围为宽,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抗干扰能力较强,且能快速区分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内毒素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内毒素的方法。
技术介绍
内毒素(LPS)是一种高毒性的炎症刺激物,它可以与特异性细胞受体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炎性细胞因子,会导致发烧、败血症、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由于可能产生严重的免疫反应,因此检测LPS变得至关重要,尤其是注射液等生物制品等,以便于确保灭菌产品的安全。目前用于LPS检测的主要方法是鲎试剂法(LAL),在许多领域中都被广泛使用。[2]近年来还有一些基于LPS抗体或适配体的电化学和光学传感器的研究,[3,4]它们能够特异性地鉴别LPS,并且克服一些传统方法的缺点。适配体是具有高特异性和与靶标结合的高亲和性的单链寡核苷酸(ssRNA或ssDNA),它可以通过折叠成独特的三维结构从而与靶分子结合,范围从小分子到蛋白质甚至细胞。[5]最近也已经有较多研究筛选出LPS的适配体。虽然鲎试剂法是目前测定LPS的金标准,但是它对温度、pH的变化以及干扰因子都非常敏感,并且样品制备程序繁琐。更重要的是,该方法依赖于因过度捕捞而严重减少的动物鲎。而基于LPS抗体、适配体的生物传感器虽然能够特异性识别LPS,但是其实际应用仍然受到成本高,耗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内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待测样品与荧光标记的LPS适配体,进行第一次混合孵育;再加入还原氧化石墨烯和TBE缓冲液,进行第二次混合孵育;2)将微流控芯片清洗干净后,用含CH3OH的TBE缓冲液充满整个微流控芯片的通道,然后将上步第二次混合孵育的样品加样到微流控芯片的进样口中,在微流控芯片的进、出样口之间施加电压进行处理,进样口处为阳极,电压处理后检测Nafion膜通道与阳极之间的荧光强度;根据荧光强度和标准曲线判定待测样品中LPS的含量;上述微流控芯片中的Nafion膜通道垂直于微流控芯片中的富集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内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待测样品与荧光标记的LPS适配体,进行第一次混合孵育;再加入还原氧化石墨烯和TBE缓冲液,进行第二次混合孵育;2)将微流控芯片清洗干净后,用含CH3OH的TBE缓冲液充满整个微流控芯片的通道,然后将上步第二次混合孵育的样品加样到微流控芯片的进样口中,在微流控芯片的进、出样口之间施加电压进行处理,进样口处为阳极,电压处理后检测Nafion膜通道与阳极之间的荧光强度;根据荧光强度和标准曲线判定待测样品中LPS的含量;上述微流控芯片中的Nafion膜通道垂直于微流控芯片中的富集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当待测样品为血清样品时,在待测样品与LPS适配体混合之前,还需加入SDS、β-巯基乙醇,并于92~100℃加热处理3~8min。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DS、β-巯基乙醇在待测样品中的浓度分别为7~10mg/mL、3~10%v/v。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荧光标记的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利红牛俊心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