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虫菊酯与生物真菌互配灭蚊剂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215644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6: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虫菊酯与生物真菌互配灭蚊剂及其制造方法,该除虫菊酯分为A、B两种组份,A组份是以乙二醇苯醚、吡啶、10%质量浓度的碳酸氢铵水溶液、镍粉、去离子水、反式二氯菊酰氯、全氟聚醚油脂为原料,以甲苯、质量浓度10%的稀盐酸、质量浓度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为工艺辅材,经二段缩聚、萃取、碱洗、酸洗、中和、脱水而最终获得;B组份是保藏有贵阳腐霉真菌浓度为1×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虫菊酯与生物真菌互配灭蚊剂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除蚊虫
,尤其涉及一种除虫菊酯与生物真菌互配灭蚊剂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除虫菊酯是一类能防治多种害虫的广谱杀虫剂,其杀虫毒力比老一代杀虫剂如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提高10-100倍。拟除虫菊酯对昆虫具有强烈的触杀作用,有些品种兼具胃毒或熏蒸作用,但都没有内吸作用。其作用机理是扰乱昆虫神经的正常生理,使之由兴奋、痉挛到麻痹而死亡。拟除虫菊酯因用量小、使用浓度低,故对人畜较安全,对环境的污染很小。其缺点主要是对鱼毒性高,对某些益虫也有伤害,长期重复使用也会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常用菊酯,只能杀灭成虫而不能杀灭幼体或虫卵,导致虫害反复发生,且子体的抗药性会越来越强,不能根治虫害;常规的菊酯也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自然降解,因而杀虫效用不持久,反复使用较为麻烦;其最主要的缺点主要是对鱼毒性高,对某些益虫也有伤害,这也限制了常规灭蚊剂的推广。因此市场上需要一种人体无明毒害、成虫幼体双杀、药效持久、根治目标害虫的除虫菊酯与生物真菌互配灭蚊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人体无明毒害、成虫幼体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虫菊酯与生物真菌互配灭蚊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原材料准备①原材料准备:按重量份准备间乙二醇苯醚20份‑30份、吡啶4份‑6份、10%质量浓度的碳酸氢铵水溶液30份‑35份、镍粉0.05份‑0.1份、去离子水500份‑800份、反式二氯菊酰氯20份‑30份、全氟聚醚油脂5份‑6份、保藏有贵阳腐霉真菌浓度为1×107cfu/g‑1×108cfu/g的马铃薯淀粉3份‑5份;②辅材准备:准备足量甲苯、足量质量浓度10%的稀盐酸、足量质量浓度10%的氢氧化钠溶液;2)除虫菊酯合成①将阶段1)步骤①准备的乙二醇苯醚、吡啶、碳酸氢铵水溶液、镍粉投入浸浴在冰水混合物内的容器中,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虫菊酯与生物真菌互配灭蚊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原材料准备①原材料准备:按重量份准备间乙二醇苯醚20份-30份、吡啶4份-6份、10%质量浓度的碳酸氢铵水溶液30份-35份、镍粉0.05份-0.1份、去离子水500份-800份、反式二氯菊酰氯20份-30份、全氟聚醚油脂5份-6份、保藏有贵阳腐霉真菌浓度为1×107cfu/g-1×108cfu/g的马铃薯淀粉3份-5份;②辅材准备:准备足量甲苯、足量质量浓度10%的稀盐酸、足量质量浓度10%的氢氧化钠溶液;2)除虫菊酯合成①将阶段1)步骤①准备的乙二醇苯醚、吡啶、碳酸氢铵水溶液、镍粉投入浸浴在冰水混合物内的容器中,搅拌均匀后待温度稳定,然后以0.8%/min-1%/min的质量滴加速率均匀缓慢地滴加阶段1)步骤①准备的反式二氯菊酰氯,获得反应液;②将盛装有反应液的容器加热并控制在8℃-14℃,保温12h-14h,保温时维持10rpm/min-15rpm/min的搅拌速率,反应后获得预制菊酯溶液;③以阶段1)步骤②准备的甲苯为提取液,提取液体积为步骤②获得的预制菊酯溶液体积的40%-60%,将提取液滴加到步骤②获得的预制菊酯溶液中搅拌至自然分层,去除水溶液部分,保留有机溶剂部分,然后采用去离子水振荡清洗有机溶剂至PH值中性,然后负压蒸馏回收溶剂,收集135℃/100P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波
申请(专利权)人:长乐巧通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