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形桁架臂的调节方法及调节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变形桁架臂的调节方法及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起重臂是广泛应用于起重吊装设备的结构件,用于将重物提升一定的高度或移动一定的距离。桁架臂(壁架)作为起重臂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是由型钢、管材焊接成格构式结构件的起重臂,常由若干节段用螺栓或销轴连接成所需长度。桁架起重臂自重轻,有利于提高起重机的起重性能,特别是在提升幅度较大的情况下尤为显著。并且由于可以分段组装,便于起重臂的转场运输以及维修替换,再加上桁架臂起重过程可靠性较高,其在起重机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桁架臂由于自重较轻,有利于提高起重机的起重性能,但格构式结构件在制造时工艺性差,而在装配及拆卸过程中耗时也较长,给实际使用带来了较大不便。此外,随着现代工程机械对于起重臂要求的不断提升,起重臂需要有效地适应更大范围内的起重重量,相关桁架臂通常采用重新装配的方式实现截面积的变化,费时费力,且装配质量也得不到保障,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可变形桁架臂的调节方法及调节装置,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对桁架臂截面状态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变形桁架臂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臂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单扇结构(1、2),所述单扇结构(1)包括两个弦杆(11,12),以及连接两个所述弦杆(11,12)的两个并排设置的交叉腹杆组(2,3),每个所述交叉腹杆组(2,3)各包括两个彼此交叉设置并铰接于交叉铰接点(20,30)的腹杆(21、22,31、32),所述腹杆(21、31,22、32)的一端通过铰接点(41,42)铰接至所述弦杆(11,12),所述腹杆(21、31,22、32)的另一端为非铰接端,通过滑动点(23、33,24、34)可滑动地连接至所述弦杆(12,11),所述调节方法包括:通过驱动所述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形桁架臂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臂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单扇结构(1、2),所述单扇结构(1)包括两个弦杆(11,12),以及连接两个所述弦杆(11,12)的两个并排设置的交叉腹杆组(2,3),每个所述交叉腹杆组(2,3)各包括两个彼此交叉设置并铰接于交叉铰接点(20,30)的腹杆(21、22,31、32),所述腹杆(21、31,22、32)的一端通过铰接点(41,42)铰接至所述弦杆(11,12),所述腹杆(21、31,22、32)的另一端为非铰接端,通过滑动点(23、33,24、34)可滑动地连接至所述弦杆(12,11),所述调节方法包括:通过驱动所述弦杆(11、12)、所述交叉铰接点(20、30)、所述铰接点(41、42)和/或所述滑动点(23、24、33、34),以调节两个所述弦杆(11、12)之间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驱动所述弦杆(11、12)调节两个所述弦杆(11、12)之间的距离的操作包括:对所述弦杆(11,12)之一施加朝向或远离另一所述弦杆(12,11)的作用力,以控制两个所述弦杆(11、12)之间的距离扩大或缩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弦杆(11、12)之一施加作用力的操作包括:将所述单扇结构置于承载平面,并对所述弦杆(11、12)吊装,以使两个所述弦杆(11、12)具有竖直方向的高度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弦杆(11、12)吊装时,通过吊装对上方的所述弦杆(11、12)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提升力,并通过控制所述提升力与所述单扇结构(1)重力的相对大小关系,以调节两个所述弦杆(11、12)之间的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驱动所述交叉铰接点(20、30)调节两个所述弦杆(11、12)之间的距离的操作包括:对所述交叉铰接点(20、30)施加相向方向或相反方向的作用力,以控制两个所述弦杆(11、12)之间的距离扩大或缩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交叉铰接点(20、30)施加作用力的操作包括:通过第一伸缩机构连接相邻的所述交叉腹杆组(2,3)中的所述交叉铰接点(20、30),并控制所述第一伸缩机构的伸缩方向和伸缩速度,以调节两个所述弦杆(11、12)之间的距离。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交叉铰接点(20、30)施加作用力的操作包括:通过第一吊绳(51)连接相邻的所述交叉腹杆组(2,3)中的所述交叉铰接点(20、30),并通过所述第一吊绳(51)吊装所述单扇结构(1),以调节两个所述弦杆(11、12)之间的距离。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吊装所述单扇结构(1)时,控制所述第一吊绳(51)的长度,调节以吊点为顶点的所述第一吊绳(51)自身所形成夹角的大小,以改变两个所述弦杆(11、12)之间距离扩大或缩小的速度。9.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丹丹,杨勇,朱发浩,
申请(专利权)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