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勇洪专利>正文

一种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1327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5: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模腔,所述上模底部四周均设置有凹槽,且所述凹槽内部中端设置有限位孔,所述上模通过所述限位孔固定连接有两组伸缩柱和两组定位柱,两组所述伸缩柱在所述上模底部的一条对角线上。所述顶台顶部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固定安装在框架的内部,所述框架底部两侧均通过螺栓杆固定连接安装块。所述下模顶端内部设置有模腔,所述下模顶部两侧沿长度方向均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一个端部延伸到第一螺孔的一端,上下的两个所述横杆之间连接有受力板。上模和下模在安装时更加方便快捷,不用频繁的转动调整方向,上下模安装的效率得到提高,节省安装的时间,降低了安装的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环保型注塑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环保型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注塑模具依成型特性区分为热固性塑胶模具、热塑性塑胶模具两种,依成型工艺区分为传塑模、吹塑模、铸塑模、热成型模、热压模(压塑模)、注射模等,其中热压模以溢料方式又可分为溢式、半溢式、不溢式三种,注射模以浇注系统又可分为冷流道模、热流道模两种,以按装卸方式可分为移动式、固定式两种。但是现有的注塑模具在使用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现有的注塑模具在使用中安装不方便,上模和下模之间安装精度不高,移动中容易发生脱落,上模和下模之间脱离后内部零部件的精度受到影响,导致模具易损坏。且现有的注塑模具在使用中行程不够稳定,工作中上下模卡接易出现偏差,得不到稳定的限制。模具移动不方便,需要卡接下模才能移动模具整体,需要借助工具辅助外部机械卡接固定下模,受到一定的限制。模具移动中和堆放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环保型注塑模具,可以解决现有的注塑模具在使用中安装不方便,上模和下模之间安装精度不高,移动中容易发生脱落,上模和下模之间脱离后内部零部件的精度受到影响,导致模具易损坏。模具移动不方便,需要卡接下模才能移动模具整体,需要借助工具辅助外部机械卡接固定下模,受到一定的限制。模具移动中和堆放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效环保型注塑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模腔,所述上模顶端内部四拐角均贯穿设置有固定孔,所述上模顶部中端沿厚度方向设置有进料孔,所述进料孔顶部连接有顶台,所述上模底部四周均设置有凹槽,且所述凹槽内部中端设置有限位孔,所述上模通过所述限位孔固定连接有两组伸缩柱和两组定位柱,两组所述伸缩柱在所述上模底部的一条对角线上,所述伸缩柱由若干个杆体组成,所述杆体从上至下依次首尾套装,所述杆体的底部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底部与另一个所述杆体的内部底端之间纵向安装有两组回位弹簧,所述伸缩柱的底部连接有底板,且所述底板的底部纵向安装有减震弹簧,所述伸缩柱外部套装有螺母,且所述螺母底部连接有连接螺栓,所述螺母和连接螺栓内部均呈中空设置,且所述伸缩柱贯穿所述螺母和连接螺栓。所述顶台顶部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固定安装在框架的内部,所述框架底部两侧均通过螺栓杆固定连接安装块,所述框架顶部安装有圆板,所述框架顶部贯穿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螺孔,且所述圆板内部中端设置有穿孔,所述圆板上部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底部呈圆弧形设置,且所述把手底部两侧均通过螺栓杆连接圆板。所述下模顶端内部设置有模腔,所述下模顶部一条对角线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第一螺孔,且所述下模顶部另一条对角线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定位筒,所述下模顶部两侧沿长度方向均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一个端部延伸到第一螺孔的一端,所述第一螺孔底部纵向延伸到所述下模的内部,所述第一螺孔的深度大于所述杆体的长度,所述螺母通过底部的所述连接螺栓螺纹连接第一螺孔,所述上模的底部两侧和所述下模的顶部两侧均水平连接有横杆,上下的两个所述横杆在同一直线上,上下的两个所述横杆之间连接有受力板,所述横杆外部设置有螺纹,所述定位筒的底部延伸至所述下模的内部,所述定位筒的内部直径与所述定位柱的直径相匹配。优选的,所述杆体的内部顶端均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内部呈中空设置,所述挡板的内部直径小于推板的直径。优选的,所述圆板通过中部的穿孔连接有紧固螺钉,所述紧固螺钉底部贯穿所述圆板连接所述框架。优选的,所述框架的底部两侧以及安装块的一端两侧均设置有螺栓孔,所述螺栓杆通过所述螺栓孔贯穿所述框架固定连接安装块。优选的,所述顶台顶部通过螺栓杆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且所述安装块内部设置有通孔,且通孔的直径与进料孔的内部直径相同,且通孔设置在进料孔的正上方。优选的,所述圆板的内部靠近所述把手的连接处均连接有加强板,且螺栓杆贯穿所述加强板。优选的,所述定位筒的高度与螺母的高度相同,且凹槽的内部深度与定位筒和螺母的高度相同,且螺母的直径大于滑动槽的宽度。优选的,所述杆体的内部呈中空设置,且杆体从上至下的直径逐渐增加。优选的,所述把手的上端内部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吊装孔,且把手通过两侧的螺栓杆与圆板呈转动连接。优选的,该环保型注塑模具使用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步骤一:将待使用的注塑模具的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卡接在一起,上模和下模安装之前将两组伸缩柱和两组定位柱通过限位孔卡接固定在上模的底部,使用机械或者人力抬动上模移动,底部的两个伸缩柱底部卡接在滑动槽的内部移动,直至伸缩柱的底部卡接进入到第一螺孔的内部,拧动螺母,底部的连接螺栓进入到第一螺孔的内部,直至螺母底部与下模的顶部紧密接触,上模向下下降,两个定位柱卡接进入到定位筒的内部,伸缩柱收缩,上部的杆体进入到下部的杆体内部;步骤二:整个模具需要移动时,将所述安装块通过螺栓杆与顶台固定连接,外部机械的的机械臂从把手的底部穿过或者绳索穿过把手的内部与机械臂连接,上模和下模两侧的上下两个横杆之间连接受力板,固定上模和下模,机械臂带动模具整体移动,模具整体倒落后,上模和下模受到伸缩柱和受力板的固定,上模和下模不会脱落;步骤三:模具整体安装在注塑机械内部正常使用时,所述上模与通过顶部的固定孔连接注塑机械,注塑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从进料孔进入到模腔的内部,加工成需要的物品,注塑机械带动上模向上移动,定位柱脱离定位筒,伸缩柱伸长,底板限制上模的运动行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在上模底部的一条对角线两端连接两组伸缩柱,且在伸缩柱底部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下模,使得工作中上模和下模之间通过伸缩柱连接可以限定相互之间的移动高度,上模的运动范围受到限制。在模具整体移动或者堆放的过程中上模和下模之间不易脱落,模具整体移动或者堆放的过程中从高处掉落后,上模不会和下模分离,上模和下模的内部精密零部件不易损坏,模具的安全性能得到提高。且伸缩柱内部的回位弹簧和底部减震弹簧能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在模具摔落后能保护模具不易损坏,模具在使用中安全性较高,稳定性能好。伸缩柱安装拆卸简单快捷,能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拆卸安装。伸缩柱可以在螺母和连接螺栓内部移动,伸缩柱的工作不受螺母和连接螺栓的限制,底部的底板可以限制伸缩柱不会从螺母和连接螺栓内部脱落,伸缩柱的运动行程受到限制,上模的下降时底部的定位柱能准确的卡接进入到定位筒内部,精度高度,偏差小。2、通过在下模的顶部两侧设置滑动槽,使得工作中上模和下模安装时,定位更加准确,伸缩柱的底部卡接在滑动槽内部滑动,上模相对于下模的位置得到限制,上模不能转动,直至伸缩柱卡接进入到第一螺孔内部,上模和下模在安装时更加方便快捷,不用频繁的转动调整方向,上下模安装的效率得到提高,节省安装的时间,降低了安装的难度。3、通过在上模和下模的两侧连接横杆,且在上下两个横杆之间连接受力板,使得工作中受力板可以将上模和下模进行固定连接,两侧受到受力板的固定,上模和下模之间不会脱落。上模和下模之间的稳定性能进一步得到提高,模具整体的安全性能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环保型注塑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4)和模腔(9),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顶端内部四拐角均贯穿设置有固定孔(2),所述上模(1)顶部中端沿厚度方向设置有进料孔(13),所述进料孔(13)顶部连接有顶台(3),所述上模(1)底部四周均设置有凹槽(12),且所述凹槽(12)内部中端设置有限位孔(11),所述上模(1)通过所述限位孔(11)固定连接有两组伸缩柱(8)和两组定位柱(6),两组所述伸缩柱(8)在所述上模(1)底部的一条对角线上,所述伸缩柱(8)由若干个杆体组成,所述杆体从上至下依次首尾套装,所述杆体的底部连接有推板(20),所述推板(20)底部与另一个所述杆体的内部底端之间纵向安装有两组回位弹簧(19),所述伸缩柱(8)的底部连接有底板(15),且所述底板(15)的底部纵向安装有减震弹簧(14),所述伸缩柱(8)外部套装有螺母(17),且所述螺母(17)底部连接有连接螺栓(16),所述螺母(17)和连接螺栓(16)内部均呈中空设置,且所述伸缩柱(8)贯穿所述螺母(17)和连接螺栓(16);所述顶台(3)顶部连接有安装块(26),所述安装块(26)固定安装在框架(25)的内部,所述框架(25)底部两侧均通过螺栓杆(30)固定连接安装块(26),所述框架(25)顶部安装有圆板(24),所述框架(25)顶部贯穿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螺孔(28),且所述圆板(24)内部中端设置有穿孔(32),所述圆板(24)上部连接有把手(23),所述把手(23)底部呈圆弧形设置,且所述把手(23)底部两侧均通过螺栓杆(30)连接圆板(24);所述下模(4)顶端内部设置有模腔(9),所述下模(4)顶部一条对角线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第一螺孔(21),且所述下模(4)顶部另一条对角线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定位筒(10),所述下模(4)顶部两侧沿长度方向均设置有滑动槽(22),所述滑动槽(22)的一个端部延伸到第一螺孔(21)的一端,所述第一螺孔(21)底部纵向延伸到所述下模(4)的内部,所述第一螺孔(21)的深度大于所述杆体的长度,所述螺母(17)通过底部的所述连接螺栓(16)螺纹连接第一螺孔(21),所述上模(1)的底部两侧和所述下模(4)的顶部两侧均水平连接有横杆(7),上下的两个所述横杆(7)在同一直线上,上下的两个所述横杆(7)之间连接有受力板(5),所述横杆(7)外部设置有螺纹,所述定位筒(10)的底部延伸至所述下模(4)的内部,所述定位筒(10)的内部直径与所述定位柱(6)的直径相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环保型注塑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4)和模腔(9),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顶端内部四拐角均贯穿设置有固定孔(2),所述上模(1)顶部中端沿厚度方向设置有进料孔(13),所述进料孔(13)顶部连接有顶台(3),所述上模(1)底部四周均设置有凹槽(12),且所述凹槽(12)内部中端设置有限位孔(11),所述上模(1)通过所述限位孔(11)固定连接有两组伸缩柱(8)和两组定位柱(6),两组所述伸缩柱(8)在所述上模(1)底部的一条对角线上,所述伸缩柱(8)由若干个杆体组成,所述杆体从上至下依次首尾套装,所述杆体的底部连接有推板(20),所述推板(20)底部与另一个所述杆体的内部底端之间纵向安装有两组回位弹簧(19),所述伸缩柱(8)的底部连接有底板(15),且所述底板(15)的底部纵向安装有减震弹簧(14),所述伸缩柱(8)外部套装有螺母(17),且所述螺母(17)底部连接有连接螺栓(16),所述螺母(17)和连接螺栓(16)内部均呈中空设置,且所述伸缩柱(8)贯穿所述螺母(17)和连接螺栓(16);所述顶台(3)顶部连接有安装块(26),所述安装块(26)固定安装在框架(25)的内部,所述框架(25)底部两侧均通过螺栓杆(30)固定连接安装块(26),所述框架(25)顶部安装有圆板(24),所述框架(25)顶部贯穿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螺孔(28),且所述圆板(24)内部中端设置有穿孔(32),所述圆板(24)上部连接有把手(23),所述把手(23)底部呈圆弧形设置,且所述把手(23)底部两侧均通过螺栓杆(30)连接圆板(24);所述下模(4)顶端内部设置有模腔(9),所述下模(4)顶部一条对角线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第一螺孔(21),且所述下模(4)顶部另一条对角线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定位筒(10),所述下模(4)顶部两侧沿长度方向均设置有滑动槽(22),所述滑动槽(22)的一个端部延伸到第一螺孔(21)的一端,所述第一螺孔(21)底部纵向延伸到所述下模(4)的内部,所述第一螺孔(21)的深度大于所述杆体的长度,所述螺母(17)通过底部的所述连接螺栓(16)螺纹连接第一螺孔(21),所述上模(1)的底部两侧和所述下模(4)的顶部两侧均水平连接有横杆(7),上下的两个所述横杆(7)在同一直线上,上下的两个所述横杆(7)之间连接有受力板(5),所述横杆(7)外部设置有螺纹,所述定位筒(10)的底部延伸至所述下模(4)的内部,所述定位筒(10)的内部直径与所述定位柱(6)的直径相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环保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的内部顶端均连接有挡板(18),所述挡板(18)的内部呈中空设置,所述挡板(18)的内部直径小于推板(20)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环保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板(24)通过中部的穿孔(32)连接有紧固螺钉(27),所述紧固螺钉(27)底部贯穿所述圆板(24)连接所述框架(25)。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勇洪
申请(专利权)人:黄勇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