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壳车端面工装及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1230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壳车端面工装及其加工工艺,涉及减速机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床,机床上设置有由电机驱动转动的卡盘,机床上滑动设置有刀具,卡盘上同轴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上沿周向设有多个开口,固定座内滑动设置有驱动块,机床上设置有驱使驱动块滑动的油缸,驱动块具有第一锥面;当油缸驱使驱动块滑动时,驱动块通过第一锥面驱使固定座沿径向外扩,固定座通过外壁与电机壳内定子的内壁抵紧。使用本电机壳车端面工装车削出的电机壳端面能始终与电机壳内定子的轴线垂直,具有较高的位置精度;更易确保电机转轴与减速箱转轴的同轴度,减速机的工作稳定性高;且无需停机即可完成电机壳两个端面的车削,加工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壳车端面工装及其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减速机
,特别涉及一种电机壳车端面工装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减速机包括电机和减速箱,减速箱内转动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齿轮,齿轮间形成一定减速比,电机的输出端同轴固定于减速箱的输入端。电机的输出转速一般较高,减速机用于对电机输出的转速进行减速,以驱动低转速的设备运转。减速机的电机一般固定于减速箱的侧壁上,电机的转轴、减速箱的转轴需要保持较高的同轴度。现有申请公布号为CN105751020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端面磨削工装,包括用于连续运输工件的导轨,导轨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磨削工件两侧端面的砂轮机构,砂轮机构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与导轨垂直的水平滑轨,水平滑轨上设有电机座,电机座上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转轴上安装有用于磨削工件两侧端面的砂轮。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端面磨削工装采用预先车电机壳端面的形式进行工作,但在电机壳内装入定子时,两者在紧固、紧配安装时会产生热胀冷缩的形变;且定子本身的轴线可能偏离电机壳的轴线,导致减速机装配完毕后,电机的轴线偏离于减速箱的轴线,影响减速机的工作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壳车端面工装,更易确保电机转轴与减速箱转轴的同轴度,减速机的工作稳定性高。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机壳车端面工装,包括机床,所述机床上设置有由电机驱动转动的卡盘,所述机床上滑动设置有刀具,所述卡盘上同轴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沿周向设有多个开口,所述固定座内滑动设置有驱动块,所述机床上设置有驱使驱动块滑动的油缸,所述驱动块具有第一锥面;当所述油缸驱使驱动块滑动时,所述驱动块通过第一锥面驱使固定座沿径向外扩,所述固定座通过外壁与电机壳内定子的内壁抵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人员将安装完定子的电机壳套设于固定座外,控制油缸动作,使驱动块向卡盘方向移动,驱动块通过第一锥面扩张固定座,开口同时产生扩张,完成电机壳的夹紧;之后控制卡盘转动,卡盘带动电机壳转动,控制刀具移动,完成电机壳端面的车削,由于电机壳的两个端面均无遮挡,则无需停机即可完成电机壳两个端面的车削,加工效率高。本电机壳车端面工装,采用了对安装完定子后的电机壳进行端面车削的方式,与预先车电机壳端面的方式相比,车削出的电机壳端面能始终与电机壳内定子的轴线垂直,具有较高的位置精度;将电机壳安装至减速箱侧壁时,更易确保电机转轴与减速箱转轴的同轴度,减速机的工作稳定性高。优选的,所述开口贯穿固定座,并将固定座分割为若干块体;所述卡盘上沿径向开设有多个T型槽,所述固定座分成的块体上一一对应于T型槽固定有T型块,所述T型块滑动设置于对应的T型槽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T型槽限制了固定座块体只能沿卡盘的径向滑动,固定座移动的可靠性高。优选的,所述固定座分成的块体上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上开设有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驱使固定座内缩的弹片,所述弹片的两端分别嵌入相邻固定座块体的内槽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弹片施力于相邻的固定座块体,驱使固定座内缩合拢;当驱动块远离卡盘时,驱动块在弹片的弹力、第一锥面的导向作用下自发远离卡盘,则固定座内缩松开电机壳,以方便电机壳的上下料;片状的弹片能使相邻的固定座块体间受力均匀,固定座外扩、内缩时不易产生扭动。优选的,所述固定座和驱动块之间设置有多个中间块,所述中间块关于驱动块的轴线呈周向分布,所述中间块滑动设置于T型槽内;所述中间块包括与第一锥面进行面接触的第二锥面,所述中间块与固定座的接触面为圆柱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块向卡盘方向移动时,驱动块通过第一锥面与第二锥面相抵,驱动块驱使中间块、固定座产生外扩移动;中间块用于承受来自驱动块的斜向分力,当中间块的力传递至固定座时,固定座只受到沿卡盘径向的力,固定座的滑动较为平稳,且固定座对电机壳的固定效果更好。优选的,所述油缸的活塞杆端转动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固定于驱动块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油缸通过拉杆驱使驱动块滑动,卡盘在带动拉杆转动的过程中,由于油缸的活塞杆端与拉杆转动连接,则油缸的活塞杆端不会产生转动,机构能够可靠运行。优选的,所述油缸的活塞杆端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开设有连接腔,所述连接腔内转动设置有承磨块,所述承磨块与拉杆固定,所述承磨块无法相对于连接块的轴向移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块和承磨块可选用摩擦系数低的材料,连接块通过连接腔将承磨块限位,承磨块能绕连接块的轴线转动,而无法沿连接块的轴向移动。优选的,所述拉杆贯穿驱动块,所述拉杆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与驱动块背离卡盘的端面相抵。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固定螺母时,固定螺母能推动驱动块进行移动,从而调节驱动块位于固定座内的初始位置,以适配不同内径的电机壳,较为方便。优选的,所述机床上转动设置有用于定位电机壳和卡盘距离的定位块,所述油缸的活塞杆端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与定位块铰接;当所述油缸伸长时,所述油缸的活塞杆端通过连杆驱使定位块转动至凸出卡盘的位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油缸伸长时,油缸的活塞杆端通过连杆驱使定位块转动至凸出卡盘的位置,当在固定座上安装电机壳时,将电机壳通过端面抵于定位块上,此时电机壳与卡盘间的距离为确定值。当油缸缩短时,油缸的活塞杆端通过连杆拉动定位块,定位块转动从卡盘和电机壳间脱离,同时固定座外扩紧固电机壳。由于电机壳与卡盘间的距离为确定值,则刀具可用编程好的轨迹移动进行车削,便于自动化的实施,且定位块能够自动动作,不会增加人工的劳动量。由于定位块远离了电机壳,则加工时,定位块不会对电机壳的转动、端面车削产生干涉。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工艺,更易确保电机转轴与减速箱转轴的同轴度,减速机的工作稳定性高。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加工工艺,使用了上述的电机壳车端面工装,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安装完定子的电机壳套设于固定座外;步骤S2:控制油缸动作,使驱动块向卡盘方向移动扩张固定座,完成电机壳的夹紧;步骤S3:控制卡盘转动,卡盘带动电机壳转动;步骤S4:控制刀具移动,完成电机壳两个端面的车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加工工艺采用了对安装完定子后的电机壳进行端面车削的方式,与预先车电机壳端面的方式相比,车削出的电机壳端面能始终与电机壳内定子的轴线垂直,具有较高的位置精度;将电机壳安装至减速箱侧壁时,更易确保电机转轴与减速箱转轴的同轴度,减速机的工作稳定性高。且无需停机即可完成电机壳两个端面的车削,加工效率高。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车削出的电机壳端面能始终与电机壳内定子的轴线垂直,具有较高的位置精度;2、无需停机即可完成电机壳两个端面的车削,加工效率高;3、通过设置拉杆和固定螺母,人员能够方便地调节驱动块位于固定座内的初始位置,以适配不同内径的电机壳。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电机壳车端面工装的立体图,主要突出本工装的整体结构;图2为实施例一的固定座的爆炸图,主要突卡盘、固定座和中间块的结构;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主要突出弹片、内槽的结构;图4为图1的B-B剖视图,主要突出承磨块和拉杆的结构;图5为实施例一的电机壳车端面工装的局部图,主要突出定位块和连杆的结构。图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壳车端面工装,包括机床(1),所述机床(1)上设置有由电机驱动转动的卡盘(2),所述机床(1)上滑动设置有刀具(11),其特征是:所述卡盘(2)上同轴设置有固定座(3),所述固定座(3)上沿周向设有多个开口(31),所述固定座(3)内滑动设置有驱动块(5),所述机床(1)上设置有驱使驱动块(5)滑动的油缸(12),所述驱动块(5)具有第一锥面(51);当所述油缸(12)驱使驱动块(5)滑动时,所述驱动块(5)通过第一锥面(51)驱使固定座(3)沿径向外扩,所述固定座(3)通过外壁与电机壳内定子的内壁抵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壳车端面工装,包括机床(1),所述机床(1)上设置有由电机驱动转动的卡盘(2),所述机床(1)上滑动设置有刀具(11),其特征是:所述卡盘(2)上同轴设置有固定座(3),所述固定座(3)上沿周向设有多个开口(31),所述固定座(3)内滑动设置有驱动块(5),所述机床(1)上设置有驱使驱动块(5)滑动的油缸(12),所述驱动块(5)具有第一锥面(51);当所述油缸(12)驱使驱动块(5)滑动时,所述驱动块(5)通过第一锥面(51)驱使固定座(3)沿径向外扩,所述固定座(3)通过外壁与电机壳内定子的内壁抵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壳车端面工装,其特征是:所述开口(31)贯穿固定座(3),并将固定座(3)分割为若干块体;所述卡盘(2)上沿径向开设有多个T型槽(21),所述固定座(3)分成的块体上一一对应于T型槽(21)固定有T型块(32),所述T型块(32)滑动设置于对应的T型槽(2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壳车端面工装,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座(3)分成的块体上均开设有安装槽(33),所述安装槽(33)的槽壁上开设有内槽(331),所述安装槽(33)内设置有驱使固定座(3)内缩的弹片(34),所述弹片(34)的两端分别嵌入相邻固定座(3)块体的内槽(331)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壳车端面工装,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座(3)和驱动块(5)之间设置有多个中间块(4),所述中间块(4)关于驱动块(5)的轴线呈周向分布,所述中间块(4)滑动设置于T型槽(21)内;所述中间块(4)包括与第一锥面(51)进行面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智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凌智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