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制砂机转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1158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制砂机转子,属于制砂机转子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制砂机转子出料不顺、物料碰撞次数少而导致的破碎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机体,机体上方连接有进料口,机体内进料口的下端连接有转子,转子由上面板、下面板和侧板组成,转子下方连接有转轴,转子的侧板由沿转轴中心对称的两个弧形挡板组成,弧形挡板的两端均连接有刀头安装座,两弧形挡板的刀头安装座之间分别留有间距形成两个转子出料口,转子出料口的开口角度均大于75°,机体内壁上安装有环绕转子布置的衬板,衬板的下方设置有下料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转子为不规则圆形,比正圆形转子的出料口更大,并开设两个出料口,出料顺畅、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制砂机转子
本专利技术属于制砂机转子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制砂机转子。
技术介绍
制砂机是一种建材制砂设备,其可以将岩石、矿石或天然鹅卵石等石料破碎制成工业砂,用以代替天然砂。制砂机适用于软或中硬和极硬物料的破碎、整形,广泛应用于各种矿石、水泥、耐火材料、铝凡土熟料、金刚砂、玻璃原料、机制建筑砂、石料以及各种冶金矿渣,特别对碳化硅、金刚砂、烧结铝矾土、美砂等高硬、特硬及耐磨蚀性物料比其它类型的破碎机产量功效更高。制砂机工作原理为将物料放入转子中,主轴组带动转子组高速转动,转子组将内部的物料高速抛出并与周边的衬板碰撞,通过物料之间、物料与衬板之间撞击的方式破碎石料。在工作时,物料由转子组上方的进料口进入转子内部,并伴随转子组的转动离心抛出;然而现有的制砂机转子组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转子组出料不顺,影响物料抛出,最终导致制砂机破碎效率降低;同时目前的转子多采用规则的圆形结构,物料从上端进料口进入破碎舱到从出料口落下的过程中,受到的击打抛射和相互碰撞的次数少,破碎后的物料粒度大,出料经过振动筛筛分后,对粒径不达标的粗石需要再次进行破碎。单位产品能耗高、效率低,需要进行二次破碎的物料占比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制砂机转子出料不顺、物料碰撞次数少而导致的破碎效率低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高效制砂机转子。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效制砂机转子,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方连接有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内进料口的下端连接有转子,所述转子由上面板、下面板和侧板组成,所述转子下方连接有转轴,转子的侧板由沿转轴中心对称的两个弧形挡板组成,所述弧形挡板的两端均连接有刀头安装座,刀头安装座上连接有刀头,两弧形挡板的刀头安装座之间分别留有间距形成两个转子出料口,所述转子出料口的开口角度均大于75°。进一步地,所述机体内壁上安装有环绕转子布置的衬板,所述衬板由上下两层组成,衬板均沿竖直方向布置,下层衬板的下方设置有下料口。进一步地,上层的衬板的高度大于转子出料口的高度,上层的衬板背离转子的一面连接有安装头,所述安装头与衬板之间形成安装槽。进一步地,转子的上面板与进料口的连接处开设有与进料口配合的进料孔,转子的下面板开设有用于安装转轴的安装孔,转轴位于转子内的上端连接有防护端盖,所述防护端盖呈圆锥形。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本专利技术的制砂机转子在工作时,碎石料从进料口进入转子中,转轴旋转带动转子高速转动,由于转子为不规则圆形,转子中的物料会剧烈碰撞、破碎,同时由于离心力作用,物料从两个转子出料口甩出,在经过刀头安装座连接的刀头时,在高速运动下被刀头切割成更小的小块,物料从转子中甩出后高速撞击至周围的衬板上,进一步破碎成需要的砂粒,在重力作用下从下方的下料口中下料。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制砂机转子设计为不规则圆形,物料进入转子中后会因不规则的形状而运动更剧烈,受到更多次数的击打、互相碰撞,物料碎裂的效果更好,显著提升了物料粉碎的效率;本专利技术的转子开设有两个大角度的开口,使得出料更加地顺畅,物料甩出时动能大、速度快,撞击到周围衬板时粉碎效果好,进一步地提升了加工的效率。2.本专利技术的衬板分为上下两层布置,增加了物料甩出后碰撞衬板的有效面积,提高了物料破碎的效率,同时也有效地避免了物料高速撞击至机体内其它位置,导致机体内部机械磨损加剧甚至造成损坏,延长了本专利技术的使用寿命。3.本专利技术的衬板采用背面安装头的结构安装,利用安装槽卡接并悬挂在机体内,此结构衬板的底部无需设置额外的支撑结构,既为物料碰撞腾出了更多空间,同时也能减少衬板收到撞击时传递给机体的振动,使设备运行更稳定。4.本专利技术的转轴上连接有防护端盖,可以保护转轴不被物料撞击而损坏,圆锥形状可缓冲物料落下时的冲量,并向四周均匀扩散,起到保护轴头的作用,保证转轴稳定旋转,增强本专利技术的稳定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面图;图3是图2中转子的结构图;图4是图3中转子的主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进料口,2-转子,3-机体,4-衬板,5-转轴,6-下料口,7-弧形挡板,8-刀头安装座,9-转子出料口,10-上面板,11-下面板。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下面结合图1-图4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实施例1作为一个基础的实施例:一种高效制砂机转子,包括机体3,所述机体3上方连接有进料口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3内进料口1的下端连接有转子2,所述转子2由上面板10、下面板11和侧板组成,所述转子2下方连接有转轴5,转子2的侧板由沿转轴5中心对称的两个弧形挡板7组成,所述弧形挡板7的两端均连接有刀头安装座8,刀头安装座8上连接有刀头,两弧形挡板7的刀头安装座8之间分别留有间距形成两个转子出料口9,所述转子出料口9的开口角度均大于75°。本专利技术转子2的上面板10和下面板11均设计为不规则形状,转子2整体呈不规则椭圆形,弧形挡板7用以阻挡物料并使物料在转子2内互相碰撞,转子出料口9处的刀头安装座8可安装切割刀,优选地,通过调节切割刀可调整转子出料口9的开口大小。实施例2本实施例重点阐述与上述实施例相比的改进之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体3内壁上安装有环绕转子2布置的衬板4,所述衬板4由上下两层组成,衬板4均沿竖直方向布置,下层衬板4的下方设置有下料口6。上层的衬板4的高度大于转子出料口9的高度,上层的衬板4背离转子2的一面连接有安装头,所述安装头与衬板4之间形成安装槽。本专利技术的衬板4由多块单元的衬板4围绕成圈布置而成,衬板4不做任何运动,依靠物料撞击时的反作用力对物料进行击碎,优选地,衬板4使用耐磨钢板材料。实施例3本实施例重点阐述与上述实施例相比的改进之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转子2的上面板10与进料口1的连接处开设有与进料口1配合的进料孔,转子2的下面板11开设有用于安装转轴5的安装孔,转轴5位于转子2内的上端连接有防护端盖,所述防护端盖呈圆锥形。本专利技术中,进料口1与进料孔之间为连通关系,进料口1与转子2的进料孔并未固定连接,故进料口1不随转子2一起旋转,方便进料,而转子2通过与转轴5间的固定连接,由转轴5旋转驱动转子2旋转,驱动装置可以为驱动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制砂机转子,包括机体(3),所述机体(3)上方连接有进料口(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3)内进料口(1)的下端连接有转子(2),所述转子(2)由上面板(10)、下面板(11)和侧板组成,所述转子(2)下方连接有转轴(5),转子(2)的侧板由沿转轴(5)中心对称的两个弧形挡板(7)组成,所述弧形挡板(7)的两端均连接有刀头安装座(8),刀头安装座(8)上连接有刀头,两个弧形挡板(7)的刀头安装座(8)之间分别留有间距形成两个转子出料口(9),所述转子出料口(9)的开口角度均大于7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制砂机转子,包括机体(3),所述机体(3)上方连接有进料口(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3)内进料口(1)的下端连接有转子(2),所述转子(2)由上面板(10)、下面板(11)和侧板组成,所述转子(2)下方连接有转轴(5),转子(2)的侧板由沿转轴(5)中心对称的两个弧形挡板(7)组成,所述弧形挡板(7)的两端均连接有刀头安装座(8),刀头安装座(8)上连接有刀头,两个弧形挡板(7)的刀头安装座(8)之间分别留有间距形成两个转子出料口(9),所述转子出料口(9)的开口角度均大于7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制砂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3)内壁上安装有环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传戈郭朝朝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正升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