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空气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1115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4:39
一种以跷跷板和杠杆的结构原理,成本低,大幅节约电能的节能空气过滤器,包括机架、支撑架、杠杆、两个空气过滤器,支撑架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杠杆铰接于所述支撑架,杠杆两端部分别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包括第一压棒、第一气泵管、第二气泵管、第一气囊、壳体,所述第一压棒上端铰接于所述杠杆;所述第一压棒可滑移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气泵管上端面固定设置于第一压棒的下端面;所述第一气泵管可滑移设置于第二气泵管;两个所述第二气泵管连通;所述第一气囊设置有第一进气管、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出气管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出气管与空气过滤器连通,两个所述气泵之间设置有助力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节能空气过滤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过滤器领域,特别涉及节能空气过滤器。
技术介绍
空气过滤器是通过多孔过滤材料的作用从气固两相流中捕集粉尘,并使气体得以净化的设备,一般通风用过滤器就是针对空气中的不同粒径的粉尘粒子进行捕捉和吸附,使空气质量提高,为了保持较高的空气质量,空气过滤器通常需要长时间开启,消耗较多电能,能源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以跷跷板和杠杆的结构原理,成本低,大幅节约电能的节能空气过滤器。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解决方案为:节能空气过滤器,包括机架、支撑架、杠杆、两个空气过滤器,所述支撑架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杠杆铰接于所述支撑架,所述杠杆两端部分别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包括铰接于所述杠杆的第一压棒,具有内腔的第一气泵管,具有内腔的第二气泵管,第一气囊和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壳体,所述第一压棒上端铰接于所述杠杆,所述第一压棒可滑移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腔,所述第一气泵管上端面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压棒的下端面,所述第一气泵管可滑移设置于所述第二气泵管的内腔,所述第一气泵管的内腔与第二气泵管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气泵管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两个所述第二气泵管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一气囊上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压棒下端面,所述第一气囊的下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气泵管,所述第一气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气囊的内腔连通的第一进气管和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第一气囊内空气流出的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出气管上设置有用于防止过滤的空气回流的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出气管与所述空气过滤器相连通,两个所述气泵之间设置有用于助力所述杠杆运动的助力装置。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助力装置包括链条传送带、两个助力罐以及两个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齿轮,所述链条传送带绕设于两个所述齿轮上,两个所述助力罐分别设置于所述链条传送带两侧,所述助力罐包括罐体、第二压棒、第二气囊和升降装置,所述第二压棒铰接于所述杠杆,所述罐体表面开设有齿排,所述罐体通过所述齿排与所述链条传送带啮合传动,所述第二压棒固定设置于所述罐体,所述第二气囊上端面与所述第二压棒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囊下端部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两个所述助力罐之间设置有第一连通管,两个所述第二气囊通过所述第一连通管相连通,两个所述罐体表面开设有供所述第一连通管穿过的避让槽。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上卷扬机和下卷扬机,所述上卷扬机包括机体、第一转轴、涡轮叶片和设置于所述机体的第二进气管,所述机体固定设置于所述罐体,所述机体开设有空腔,所述第一转轴穿设于所述空腔,所述涡轮叶片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涡轮叶片设置于所述第二进气管的出气方向,所述第一气囊设置有第二出气管,处于所述杠杆不同侧的所述第二出气管与所述第二进气管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气管设置有使所述第一气囊内气体单向流入所述第二出气管的第三单向阀,所述第一气囊的内腔设置有用于间歇启闭所述第二出气管的启闭装置,所述下卷扬机包括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的第二转轴,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转轴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设置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两端头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上。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启闭装置包括启闭块和顶杆,所述启闭块可启闭设置于所述第二出气管的进气口,所述启闭块与所述第一气囊下端面之间设置有弹性复位件,所述顶杆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气泵管,所述顶杆可与所述启闭块抵触。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第一压棒上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穿设有连杆,所述第一压棒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连杆下端部滑出所述滑槽的限位装置,所述连杆上端部铰接于所述杠杆,所述连杆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上端与所述杠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下端与所述第一压棒上端面固定连接。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风力发电机和用于储存所述风力发电机发电电能的蓄电池,所述空气过滤器设置有用于将过滤后的气体集中输出的第三出气管,所述风力发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三出气管的出气方向,所述风力发电机与蓄电池电连接。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第一气泵管下端部固定设置有若干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自由端可转动设置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二气泵管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滚轮上下滑移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设置有防止所述第一滚轮脱离所述第一滑槽的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一滚轮卡合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与第一支撑杆之间。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第一压棒固定设置有若干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自由端可转动设置有第二滚轮,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二滚轮上下滑移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设置有防止所述第二滚轮脱离所述第二滑槽的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二滚轮卡合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与第二支撑杆之间。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罐体外侧固定设置有用于人工推动的把手。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弹性复位件为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上端与所述启闭块相抵触,所述第一弹簧下端与所述第一气囊下端面相抵触。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第一进气管将外界气体传入所述第一气囊,利用杠杆原理使杠杆两头摆动起来,将所述第一气囊内的气体传入气体过滤器进行过滤,通过杠杆两端的惯性使能量损耗降低,并通过风力发电机发电,将风力发电机发电的电能对所述下卷扬机供电,减少电能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节能空气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B-B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节能空气过滤器的第二滚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A-A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节能空气过滤器的第一滚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节能空气过滤器的上卷扬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杠杆、20-气泵、21-第一压棒、211-第二支撑杆、212-第二滚轮、22-第一气泵管、221-第一支撑杆、222-第一滚轮、23-第二气泵管、231-第一滑槽、2311-第一限位凸起、24-第一气囊、241-第二出气管、2411-第三单向阀、242-启闭块、243-顶杆、244-第一弹簧、25-壳体、251-第二滑槽、2511-第二限位凸起、26-第一进气管、261-第一单向阀、27-第一出气管、271-第二单向阀、3-支撑架、30-助力罐、31-齿轮、32-链条传送带、33-罐体、34-第二压棒、35-第二气囊、36-第一连通管、37-上卷扬机、371-机体、372-第一转轴、373-涡轮叶片、374-第二进气管、38-下卷扬机、381-第二转轴、382-牵引绳、383-电机、4-空气过滤器、41-滤芯、42-第三出气管、5-风力发电机、51-蓄电池、6-把手、71-滑槽、72-连杆、73-限位块、74-限位环、75-第二弹簧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至图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揭示的是节能空气过滤器,包括机架1、支撑架3、杠杆2、两个空气过滤器4,所述支撑架3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1,所述杠杆2铰接于所述支撑架3,所述杠杆2两端部分别设置有气泵20,所述气泵20内气体处于未饱和状态,所述气泵20包括铰接于所述杠杆2的第一压棒21、具有内腔的第一气泵管22、具有内腔的第二气泵管23、第一气囊24、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1的壳体25,所述第一压棒21上端铰接于所述杠杆2,所述第一压棒21可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节能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支撑架、杠杆、两个空气过滤器,所述支撑架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杠杆铰接于所述支撑架,所述杠杆两端部分别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包括铰接于所述杠杆的第一压棒,具有内腔的第一气泵管,具有内腔的第二气泵管,第一气囊和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壳体,所述第一压棒上端铰接于所述杠杆,所述第一压棒可滑移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腔,所述第一气泵管上端面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压棒的下端面,所述第一气泵管可滑移设置于所述第二气泵管的内腔,所述第一气泵管的内腔与第二气泵管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气泵管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两个所述第二气泵管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一气囊上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压棒下端面,所述第一气囊的下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气泵管,所述第一气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气囊的内腔连通的第一进气管和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第一气囊内空气流出的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出气管上设置有用于防止过滤的空气回流的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出气管与所述空气过滤器相连通,两个所述气泵之间设置有用于助力所述杠杆运动的助力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节能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支撑架、杠杆、两个空气过滤器,所述支撑架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杠杆铰接于所述支撑架,所述杠杆两端部分别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包括铰接于所述杠杆的第一压棒,具有内腔的第一气泵管,具有内腔的第二气泵管,第一气囊和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壳体,所述第一压棒上端铰接于所述杠杆,所述第一压棒可滑移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腔,所述第一气泵管上端面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压棒的下端面,所述第一气泵管可滑移设置于所述第二气泵管的内腔,所述第一气泵管的内腔与第二气泵管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气泵管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两个所述第二气泵管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一气囊上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压棒下端面,所述第一气囊的下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气泵管,所述第一气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气囊的内腔连通的第一进气管和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第一气囊内空气流出的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出气管上设置有用于防止过滤的空气回流的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出气管与所述空气过滤器相连通,两个所述气泵之间设置有用于助力所述杠杆运动的助力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装置包括链条传送带、两个助力罐以及两个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齿轮,所述链条传送带绕设于两个所述齿轮上,两个所述助力罐分别设置于所述链条传送带两侧,所述助力罐包括罐体、第二压棒、第二气囊和升降装置,所述第二压棒铰接于所述杠杆,所述罐体表面开设有齿排,所述罐体通过所述齿排与所述链条传送带啮合传动,所述第二压棒固定设置于所述罐体,所述第二气囊上端面与所述第二压棒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囊下端部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两个所述助力罐之间设置有第一连通管,两个所述第二气囊通过所述第一连通管相连通,两个所述罐体表面开设有供所述第一连通管穿过的避让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上卷扬机和下卷扬机,所述上卷扬机包括机体、第一转轴、涡轮叶片和设置于所述机体的第二进气管,所述机体固定设置于所述罐体,所述机体开设有空腔,所述第一转轴穿设于所述空腔,所述涡轮叶片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涡轮叶片设置于所述第二进气管的出气方向,所述第一气囊设置有第二出气管,处于所述杠杆不同侧的所述第二出气管与所述第二进气管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气管设置有使所述第一气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荣华侯劲延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市荣华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