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节能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58559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6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化节能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装置筒体、装置翻盖、初始过滤装置、漏斗、液体过滤装置、液体储存箱、压力感应器、液体检测器、泵、紫外线杀菌器和出水口,所述装置筒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装置翻盖,所述装置翻盖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初始过滤装置,初始过滤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漏斗,所述漏斗的下方固定连接液体过滤装置,液体过滤装置的与液体储存箱相连接,所述液体储存箱的内腔底部设置有压力感应器和液体检测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初始过滤装置,可使较大的污染物沉积在其中,便于清理,设置螺旋板、旋转端和支撑杆相互配合,可使水的冲刷带动螺旋板旋转避免初始保存箱底部的污染物堆积堵塞出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特别是一种智能化节能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工用和民用污水的处理,一种传统的处理工艺是 :将排出的污水通过沉淀池、平流池、过滤装置、浓缩池、泥水分离装置等来完成污水处理的全过程,其中沉淀池是将污水在池中自然沉淀,使污水中的污物沉淀在池中底部,从而便于收集,但这种工艺设备的话占地面积大,建设费用高,设备投资大,运行成本高,对于一般的中小企业很难采用该方法进行排污处理,有一定的局限性。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结构不合理以及智能化程度低,导致电资源的浪费,不适合当今发展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化节能污水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结构不合理以及智能化程度低,导致电资源的浪费,不适合当今发展需求的问题。一种智能化节能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装置筒体、装置翻盖、初始过滤装置、漏斗、液体过滤装置、液体储存箱、压力感应器、液体检测器、泵、紫外线杀菌器和出水口,所述装置筒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装置翻盖,所述装置翻盖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初始过滤装置,初始过滤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漏斗,所述漏斗的下方固定连接液体过滤装置,液体过滤装置的与液体储存箱相连接,所述液体储存箱的内腔底部设置有压力感应器和液体检测器,所述液体储存箱通过导管与泵相连接,所述泵通过导管与漏斗相连接,所述导管的中间部位设置有紫外线杀菌器,所述装置筒体的一侧开设有出水口。优选的,所述初始过滤装置包括支撑板、初始保存箱、螺旋板、旋转端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板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装置筒体内壁顶部,所述支撑板下设置有初始保存箱,所述初始保存箱的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通过旋转端与螺旋板相连接。优选的,所述液体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装置壳体、壳体翻盖、沥水口、架板、过滤板和排水口,所述滤装置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壳体翻盖,所述滤装置壳体的内壁通过架板与多个过滤板相连接,所述壳体翻盖的顶部设有沥水口,所述滤装置壳体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一种智能化节能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开关系统、水压感应系统、水泵、紫外线杀毒系统、液体检测系统、不合格和合格,所述开关系统、水压感应系统、水泵、紫外线杀毒系统和液体检测系统按顺序连接,所述液体检测系统检测不合格和合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通过设置初始过滤装置,可使较大的污染物沉积在其中,便于清理,设置螺旋板、旋转端和支撑杆相互配合,可使水的冲刷带动螺旋板旋转避免初始保存箱底部的污染物堆积堵塞出口。2.本技术通过设置液体过滤装置可使过滤板便于安放跟换,便捷了装置的操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3.本技术通过设置排污系统,优化的装置工作的方式,降低了能源的消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液体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系统示意图。图中:装置筒体1、装置翻盖2、初始过滤装置3、支撑板31、初始保存箱32、螺旋板33、旋转端34、支撑杆35、漏斗4、液体过滤装置5、过滤装置壳体51、壳体翻盖52、沥水口53、架板54、过滤板55、排水口56、液体储存箱6、压力感应器7、液体检测器8、泵9、紫外线杀菌器10、出水口11、开关系统12、水压感应系统13、水泵14、紫外线杀毒系统15、液体检测系统16、不合格17、合格1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附图1、附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化节能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装置筒体1、装置翻盖2、初始过滤装置3、漏斗4、液体过滤装置5、液体储存箱6、压力感应器7、液体检测器8、泵9、紫外线杀菌器10和出水口11,所述装置筒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装置翻盖2,所述装置翻盖2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初始过滤装置3,初始过滤装置3的底部设置有漏斗4,所述漏斗4的下方固定连接液体过滤装置5,液体过滤装置5的与液体储存箱6相连接,所述液体储存箱6的内腔底部设置有压力感应器7和液体检测器8,所述液体储存箱6通过导管与泵9相连接,所述泵9通过导管与漏斗4相连接,所述导管的中间部位设置有紫外线杀菌器10,所述装置筒体1的一侧开设有出水口11。优选的,所述初始过滤装置3包括支撑板31、初始保存箱32、螺旋板33、旋转端34和支撑杆35,所述支撑板31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装置筒体1内壁顶部,所述支撑板31下设置有初始保存箱32,所述初始保存箱32的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支撑杆35,支撑杆35通过旋转端34与螺旋板33相连接。优选的,所述液体过滤装置5包括过滤装置壳体51、壳体翻盖52、沥水口53、架板54、过滤板55和排水口56,所述滤装置壳体51的顶部设置有壳体翻盖52,所述滤装置壳体51的内壁通过架板54与多个过滤板55相连接,所述壳体翻盖52的顶部设有沥水口53,所述滤装置壳体51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56。一种智能化节能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开关系统12、水压感应系统13、水泵14、紫外线杀毒系统15、液体检测系统16、不合格17和合格18,所述开关系统12、水压感应系统13、水泵14、紫外线杀毒系统15和液体检测系统16按顺序连接,所述液体检测系统16检测不合格17和合格18。工作原理本技术在运行时,若水压感应系统13感应到有水进入时,液体检测系统16开始检测,检测不合格17时水泵14控制泵9开启将水抽入漏斗4置入液体过滤装置5进行过滤,水源再次进入液体储存箱6后,液体检测系统16再次检测,当合格18后,泵9停止工作将水排出。对于本专利技术(或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化节能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装置筒体(1)、装置翻盖(2)、初始过滤装置(3)、漏斗(4)、液体过滤装置(5)、液体储存箱(6)、压力感应器(7)、液体检测器(8)、泵(9)、紫外线杀菌器(10)和出水口(11),所述装置筒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装置翻盖(2),所述装置翻盖(2)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初始过滤装置(3),初始过滤装置(3)的底部设置有漏斗(4),所述漏斗(4)的下方固定连接液体过滤装置(5),液体过滤装置(5)的与液体储存箱(6)相连接,所述液体储存箱(6)的内腔底部设置有压力感应器(7)和液体检测器(8),所述液体储存箱(6)通过导管与泵(9)相连接,所述泵(9)通过导管与漏斗(4)相连接,所述导管的中间部位设置有紫外线杀菌器(10),所述装置筒体(1)的一侧开设有出水口(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节能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装置筒体(1)、装置翻盖(2)、初始过滤装置(3)、漏斗(4)、液体过滤装置(5)、液体储存箱(6)、压力感应器(7)、液体检测器(8)、泵(9)、紫外线杀菌器(10)和出水口(11),所述装置筒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装置翻盖(2),所述装置翻盖(2)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初始过滤装置(3),初始过滤装置(3)的底部设置有漏斗(4),所述漏斗(4)的下方固定连接液体过滤装置(5),液体过滤装置(5)的与液体储存箱(6)相连接,所述液体储存箱(6)的内腔底部设置有压力感应器(7)和液体检测器(8),所述液体储存箱(6)通过导管与泵(9)相连接,所述泵(9)通过导管与漏斗(4)相连接,所述导管的中间部位设置有紫外线杀菌器(10),所述装置筒体(1)的一侧开设有出水口(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节能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初始过滤装置(3)包括支撑板(31)、初始保存箱(32)、螺旋板(33)、旋转端(34)和支撑杆(35),所述支撑板(31)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装置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威信通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